分享

【新秀答疑】新加入的BCBA徐紫薇老师答疑

 昵称71058182 2020-08-04


徐紫薇

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特殊教育系在读博士生,本科生讲师兼行为分析师督导(BCBA Supervisor)。从事临床干预和单被试实验研究,临床主要负责行为功能评估、问题行为干预、实施忠诚度评估与支持等。

Q
A
&
1
Q: 小孩两岁多了叫他过来总是不过来,请问老师有好的方法训练吗?远处近处叫他他也不过来,做手势也不慬过来,除非手上有东西吸引他才懂得过来拿。

A:在进行行为训练之前,建议家长先找专家鉴定孩子的听力是否属于正常能力范围。如果听力障碍排除了,就可以找小孩喜欢的玩具作为强化物准备行为训练。

首先,可以告诉所有家人在日常环境里适当少叫孩子名字,特别是尽量不要在指令中用孩子名字。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指令意味着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XX,过来”“XX,来穿衣服”。 长期在指令中使用孩子名字,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和将自己的名字和需要完成的任务联系起来,所以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名字,自然不会第一时间回应。

下一步,找到一些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者零食作为强化物。当孩子自己玩耍时,不要给他那些可以作为强化物的玩具。家长可以拿着强化物在他身后等待。训练时,可以一边叫孩子的名字,一边拍他的肩膀作为辅助,一旦孩子回头,立即口头表扬孩子并给他强化物。多个训练回合之后,如果孩子能够每次都回应,可以考虑延迟辅助(拍肩膀)。换句话说,家长可以先喊孩子名字,两三秒内孩子没有回应的话再给辅助。同时,家长还可以逐渐增加自己和孩子的距离来训练孩子远距离回应名字,强化物的使用也可以从每次训练成功后,减少为每两三次。

《在ABA训练中,强化物的巨大力量》回复数字42 查看

2
Q:孩子三周,上集体课时注意力非常不好,不跟着老师思路走,感觉他对上课内容没兴趣,有时会把脚拿上来玩,请问老师该怎样培养孩子上集体课的注意力。

A:首先可以观察孩子在一对一训练的时候能否集中注意,听从指令。如果孩子具备了在一对一训练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但在集体课总是走神,通常我们需要考虑集体课上是否有明确清除的指令和有效的强化物。如果是这个情况,建议家长和老师多交流沟通,将孩子的兴趣融入集体课。如果孩子在一对一训练时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建议家长多花时间一对一训练,以便先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的该学习技能。
3
Q:我的宝宝总是学不会吸和吐怎么办?

A:建议先咨询相关医学专家,看看宝宝学不会吸和吐是否有生理原因。鉴于吸和吐属于基本进食技能,需要短时间能尽快训练提高,建议先联系儿医,在进食保障的基础上再咨询相关行为干预训练。
4
Q:我家宝宝在可视范围内叫她她可以用眼神看呼唤者,但不会用声音回答,怎样让她会用声音回答呢?如果她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她另外一个房间,呼唤者在客厅,怎样喊她的名字她都不会答应,这样怎么办呢?

A:家长可以先观察下孩子是否有发声和模仿等前提技能。如果有的话,可以在喊孩子名字(给指令)之后,很快学孩子回应(辅助),如果孩子可以模仿自己,马上用孩子喜欢的玩具作为强化。每天多次回合式训练,并且在孩子掌握技能后逐步延后辅助。如果孩子缺乏上述前提条件,可以先叫孩子用手势回应。训练方法与上述相似,不过需要把辅助换为家长自己做目标手势或者给孩子肢体辅助。
训练孩子回应名字的方法请参考问题一。

《在ABA训练中,强化物的巨大力量》回复数字 42 查看

5

Q: 我家宝贝六周多,性格急躁,没耐心,语言障碍,带出门一定要手牵手,不然就到处乱跑,让人找不到,没办法控制自己。很会模仿别人说话。根据上面描述的情况,请问如何进行干预?

A:说说到处乱跑的问题,建议家长先了解下孩子为什么要到处乱跑: 跑之前是看到了喜欢的东西? 大人一直没搭理他?还是不喜欢当时外面的环境? 这个了解的过程就是是功能性行为分析的过程。只有知道了行为的功能(到处乱跑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合理设计功能性的行为训练。

建议家长多观察孩子通过到处乱跑得到了什么: 靠近喜欢的东西或建筑?得到大人的注意?还是逃离了不喜欢的环境? 了解行为的功能后,家长可以教孩子如何通过肢体、卡片等语言来达到目的,比如说用手指向喜欢的东西或建筑,轻拍家长的手臂来吸引家长注意,询问家长是否可以离开该环境。这些都可以是乱跑的替代行为。家长需要不断强化有相同功能的替代行为,并确定孩子不会通过乱跑得到他想要的,长期这样训练相信会对乱跑这一问题行为有效。

6
Q:孩子最近状态很差,上课的时候不说也不愿意看,这种情况有一段时间了,是不是累了,该怎么办?

A:可以考虑晚上起来查看下孩子的睡眠情况。如果孩子玩上睡得不好,时常起夜,可以考虑减少白天小憩的时间,减少睡前进食,减少睡前在床上进行喜欢的活动 (比如玩平板电脑)。如果孩子睡眠没有问题,可以观察课堂上是否有孩子喜欢的元素,老师教学中是否有明确清除的指令和孩子喜欢的强化物。此外,可以观察询问下看看孩子是不愿参与还是无法参与。如果是不愿参与,找到孩子的兴趣,将兴趣融入课堂才是关键。如果是无法参与,需要训练孩子的前提技能,比如听指令或者回答问题。

《有睡眠障碍的孩子家长指导手册》回复数字33 查看

7
Q:老师,您好,我想问下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越大语言越退化的问题,后来就突然没有语言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啊?

A:排除生理原因的话(比如听力下降),语言的退化和后期干预训练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如果有条件,建议早日带孩子去找专业机构做相关评估和干预训练。

《促进语言发展的七大绝招》回复数字46 查看

8
Q:高功能自闭症是阿斯伯格症吗?

A: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证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说社交障碍,单一兴趣。二者都涵盖在自闭症谱系里,属于不同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前者往往三岁前会表现出语言障碍或者语言发育迟缓,它是高功能自闭症的诊断依据之一。而阿斯伯格症患者并不一定有早期语言缺陷,且语言能力并不是阿斯伯格症的诊断依据。
9
Q:老师,你好,对4岁自闭症孩子语言怎样训练引导?

A:建议联系专业机构进行语言综合评估,比如VB-MAPP评估。评估可以告诉我们孩子现在的语言水平如何,哪些方面属于正常发展范围,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建立在评估结果的训练项目才是有针对性的,才能满足孩子现在的需要。

《促进语言发展的七大绝招》回复数字46 查看

我们希望给专业的年轻老师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欢迎在自闭症康复领域有一定资历的老师参与到【新秀答疑】。

如果您满足以下条件:1)具有相关专业背景;2)应用行为分析师(BCBA),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答疑规则:
编辑:#名师答疑#+孤独症有关问题,发送至公众账号。

特别声明:
个性化问题仅供参考,有需要的家长请前往医院就医。

欢迎家长和老师继续提问!

本文答疑由作者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