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酸梅汤的古典味道

 谷山居士 2020-08-05

河北 临城县 / 苦茶

       酸梅汤这种饮品, 比起其他媚甜的饮料, 高妙之处在于, 它的滋味是多元、 立体的 :初始是酸, 再品是甜, 细咂摸, 又回到了酸, 可还裹伴着一缕缕的甜。酸酸甜甜, 舒缓悠长, 如一曲悠扬慢板, 将火烧火燎的心情调缓了、 放稳了, 让人能够平静地面对这个热情如火的夏天。

       在《雅舍谈吃》 里,梁实秋写酸梅汤:“冰糖多, 梅汁稠, 水少, 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 甜酸适度, 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 就着文字想一想, 那滋味的深邃, 真真让人口舌生甘。

       酸梅汤的“梅”,是乌梅。《本草纲目》里有对“梅” 的说明 :“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 它能敛肺生津, 安蛔止痛, 可治久咳、 久痢、 伤寒蛔厥。神话白蛇传中还有乌梅辟疫的故事。

       酸梅汤清热解暑, 生津止渴, 消食和中, 行气散瘀。《礼记》 中有“浆水酶滥” 的说法, 郑玄注释其中的“酶” 是一种梅浆, 来自乌梅。这大约是用乌梅做饮料的最早记载了。把酸梅汤正式推向市场的是宋朝, 据《武林旧事》 记载, 南宋临安府(今杭州) 卖一种名叫“卤梅水”的凉饮料, 便是今天酸梅汤的前身。清朝时, 酸梅汤进一步完美起来, 当时皇宫御膳房将乌梅泡发, 添加冰糖、 蜂蜜、 桂花一起煮, 用冰块冰镇,甘酸清凉, 解暑消食。《燕京岁时记》 里说 :“酸梅汤以酸梅合冰糖煮之, 调以玫瑰、 木樨、 冰水,其凉振齿……”

       《都门杂咏》 里有这样的诗句 :“炎伏更无虞暑热, 夜敲铜盏卖梅汤。” 傍晚, 暑热将散, 大地上泼溅了浓浓的阴凉, 可是蝉还在树上鸣叫, 人还挥动着老蒲扇。卖酸梅汤的人, 挑了担子,夜敲铜盏卖梅汤。黄发垂髫, 团团围住, 你一碗, 他一碗, 这样的情景, 真是桃花源一般。

       其实, 卖酸梅汤, 旺时该在中午时分吧?酷暑之下, 从太阳地里逃回来的人, 头上无不笼着一团袅袅热气, 此时来一碗酸梅汤,酸甜入心入肺, 暑热缓缓退去。一碗见底,还有几粒冰渣, 嚼在口里,“咯啦啦, 咯啦啦”,凉意沁入牙缝, 冰得呀, 不敢呼气。喝到最后,酸梅汤慢慢温了, 酸甜显现, 慢慢咂摸, 宛若年少爱情常有的那种醋意, 酸而甜, 甜而酸,叫人难忘。

       酸梅汤的制作并不复杂, 完全可以在家轻松自制。原料以乌梅、 山楂、 陈皮、 甘草为主。将诸药在凉水中浸泡半小时, 洗净后放入沙锅, 加凉水, 用大火煮。水沸后转小火,继续熬煮至少半小时。出锅前, 放些冰糖块熬化便完成了。要是有糖桂花或干桂花, 小火时放入, 可为酸梅汤添上几许淡雅的香味。寻常人家, 熬一锅酸梅汤, 放入凉水壶中晾凉,再入冰箱冰镇, 可供全家人饮用好几天。

       写到这里, 想起张爱玲的《金锁记》, 其中也有酸梅汤出场 :“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 像迟迟的夜漏——一滴, 一滴……一更, 二更……一年, 一百年。真长, 这寂寂的一刹那。” 这碗打翻的酸梅汤, 滴出了一片悲凉氛围。只是, 酸梅汤本味的凉, 可不是这种入骨的悲凉, 它是温婉的, 平和的,缓而有礼的, 它是那么蕴藉丰厚的一种古典味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