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作家||【马蛇菜】◆杨喜庆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杨喜庆,男,汉族,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19629月出生于内蒙古扎鲁特旗,现居霍林郭勒市。1983年参加工作,从事过挖掘机司机,物资局业务员,企业经理等工作。1992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北京文学》《草原》《骏马》《天骄》《通辽日报》《潮州日版》《霍林河》等报刊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凤凰山传奇》,中篇小说集《草原上的白毛风》,《谷穗弯弯》等。

马蛇菜【原创】

马蛇菜又名马齿苋、长寿花,马齿苋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可自播繁衍,喜阳光,耐高温,家庭养殖一般以观花为主。

马蛇菜花期较长,一般从夏天开花一直到上冻为止。花的颜色繁多,有红的、粉的、紫的、白的、黄的等多种颜色。花开紧密,一团团一簇簇,十分艳丽。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花坛,耀眼夺目。不过,马蛇菜开花也是有条件的,必须是艳阳高照的大晴天。马蛇菜的花朵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慢慢张开嘴儿,又随着太阳的西去慢慢合上,周而复始。要是遇上阴天,它的花就不会开放,只有一个花骨朵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天,似乎在等待什么。所以,奶奶除了叫它马蛇菜、长寿花、太阳花以外,还管它叫“阴天愁”。

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大面积的马蛇菜花了,只有少数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还有种植的,大部分人家的窗台上被各种各样名贵花草占据着,马蛇菜慢慢退出百姓的窗台,离开人们的视线,大有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

不过,父亲家却始终养着几盆马蛇菜。每到开春,父亲就在去年种花的几个废旧盆子中,拿掉枯死的花枝,再把没来得及散落的花籽撒在盆子中,不用覆土,浇上水即可。用不了多少日子,马蛇菜就慢慢出苗了。在小苗长出几片叶子时,再根据盆子的大小适当间苗,既保证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要保证合理的密度,这样开出的花才显得均匀美观。

我是看着马蛇菜花长大的。几十年过去了,父亲一直精心侍弄着。家里来来回回换了好多种花,唯独马蛇菜花没有换掉。我知道,这是父亲的一个念想,因为这是奶奶喜欢的花,奶奶一生就喜欢马蛇菜花,就像马蛇菜喜欢阳光一样。

奶奶生于1894年,可以说是地道的“清朝人”,封建社会的那些做派在奶奶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奶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她是小脚,干什么都不方便。所以,家里的事情就都由母亲来承担。母亲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给奶奶装上一袋烟,递给奶奶,即使奶奶没有起来,也要把烟袋放在奶奶嘴里,然后把烟袋点着再去做别的事情。

奶奶有些偏心眼儿,在她眼里,我们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若是赶上她的心不顺,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不对的。尤其是对待母亲,指桑骂槐是常有的事。倒是对待大爷一家亲爱有加。特别是大爷家的那些孩子,一旦他们来我家,奶奶就会把他们捧上天。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吓着。他们挨着奶奶坐在炕上,母亲在地上伺候着,稍有不慎,奶奶就会发脾气,甚至骂母亲一顿,总觉得亏待了他们一样。那时候,一看到大爷家里的人来了,我们个个心惊肉跳,怯生生地依偎在母亲身边,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坐在炕上和奶奶一起吃饭。等他们都吃完了,我们才把剩菜端到锅台旁,胡乱地吃着。即使大爷家给她买来一块果子(糕点),奶奶也会叨咕上十天半个月的,好像这些东西我们根本没给她买过似地。所以,我们很害怕大爷家的人来我家。

记得我们给她买了一双袜子,奶奶穿上袜子就开始骂,非说只给她买了一只袜子。骂了好一阵才发现,奶奶把两只袜子穿在一只脚上了。我们感到可气又可笑,看来,奶奶是老了,有些糊涂了。

不久,奶奶病了,病得不轻。奶奶躺在炕上,睁着眼睛四下看着。我们知道,奶奶这是在找大爷一家。奶奶病重的信儿早就告诉他们了,谁知他们为什么不来?没办法,父亲又亲自去了大爷家一趟。第二天大爷才不紧不慢地来了。大爷坐在炕上,说了些这不对那不对的事,我们吓得不敢吱声,躲在门口静静地听着。中午,大爷吃完饭就走了,一直好多天也没来。看到奶奶病得很厉害,虽说我们有些害怕他,但还是希望他来,起码给一家人壮个胆子或者帮父母照顾一下奶奶。可是,大爷就是大爷,不来就不来,来了坐在炕上吃完饭就走。没办法,照顾奶奶的事就只有我们一家来承担了。

奶奶的病始终不见好转,无奈,父亲去镇里把医生请来。医生看了一会儿告诉父亲:给你开一副药吧,就一副,好了别找我,不好也别找我了,死马当活马医吧。奶奶吃了那副药,出了一身透汗,不几天,奶奶奇迹般地好了。那年奶奶七十八岁,就是那一年,奶奶把抽了一辈子的烟戒了。

奶奶病愈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地,除了每天出门晒晒太阳,有时候还帮母亲干些家务活。对我们几个孙子辈的也不那么横眉立目了,有时候还坐下来和我们说一些有趣的故事。我们几个受宠若惊,觉得奶奶变了,真的变了。

每到过年的时候,奶奶开始吃素。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总是腊月二十九过年。这一天,母亲会给奶奶炖肉包饺子,再炒上几个菜,烫上一壶酒。过了这一天,奶奶就开始吃素,一直到正月初三,奶奶才“开斋”。母亲总是把过年的饺子包好了放在仓房里冻上,等到奶奶开始吃肉的时候,再拿出来给奶奶煮着吃。因为三十晚上的饺子馅儿里有长寿菜。家里的任何人都要吃,就连我这个不爱吃饺子的人也不例外,这是规矩,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奶奶常说,吃了这样的饺子会长寿呢。直到今天,父母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奶奶说的长寿菜和马蛇菜同属马齿苋科,只是长寿菜的花小些,没有马蛇菜的花艳丽,不适合观赏,好像长寿菜天生就是给人吃的一样。奶奶每年夏天就会采些长寿菜,晒干以备过年的时候用。然后精心侍弄那些马蛇菜,供家里人观赏。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着,像一个大花坛,引来邻居和一些过路人驻足观看。

奶奶每天都要站在马蛇菜花跟前看上几眼,嘴里不知说些什么,然后坐在门口的一个小凳子上,眯缝着眼睛看着太阳,久久地看着。懵懂中,我不知道奶奶在说什么,也不知道奶奶在想什么。从奶奶的眼神儿中,我慢慢发现,奶奶似乎不喜欢阴天。每到阴天的时候,奶奶也会站到马蛇菜花跟前,嘴里还是叨咕些什么,然后抬头看看天,转身回到屋里。每一次,我似乎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叹息。

奶奶是在九十七岁的时候走的。奶奶走的安详,走的平静,就像睡着了一样,无疾而终。那几天,天一直阴着,偶尔还会落下几粒雨点。我的心很沉重,总是空落落的感觉。当我不经意间看到那些马蛇菜花时,我才发现,那些花花朵紧闭,花骨朵微微低垂,没有一点生机。我的心更加沉重了,伴随着轻轻落下的雨滴,我的眼里流出泪来……

几十年过去,马蛇菜已被大多人忘却,市面上也很少见到,在我视野能及的范围内,只有父亲家还养着几盆。而且还和奶奶在时一样,只是觉得颜色少了几种,整个花盆变得有些单调。好在马蛇菜的花朵越来越大,弥补了花色少的不足。我想,也许这就是法则吧,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在不停地变化着。

时代的不同,时代的变迁,必然会改变人的思维,进而改变人的行为。每当提起奶奶的过去,母亲总是一笑了之,毕竟奶奶是从封建社会过来的人,举止行为必然带着封建社会的色彩,把心放开,那些事情也就无所谓了。

父母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身体仍然硬朗。我想,这和他们心胸宽广不无关系。什么事情都很看得开,什么事情都想得开,每天保持乐观的心情,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也许这就是他们长寿的秘密吧!

马蛇菜又开花了,还是那么艳丽,那么红火。满满几大盆子,把整个院子装点得生机盎然。父亲和母亲站在马蛇菜花前,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就像那些马蛇菜一样,心里有阳光,时刻都开花。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不断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