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实秋与猫 (随笔)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如果一个人真的有前世来生,那么,我确信梁实秋先生的前生一定是猫,也就是说梁先生是猫投胎转世的。

这样说似乎有些大不敬。不然,我对梁先生神仰久矣,我第一次读梁先生的作品,是在1988年《名作欣赏》(第一期)上读到他的《骆驼》,那时梁先生刚刚作古不久。我与梁先生在人世间共同生活了二十七年,而没有一面之缘,不能随其左右而亲近之,常常使我引以为憾。后来,我买了他的《雅舍小品》,再后来,我买了他在大陆出版的所有的书。读他的作品和书籍越多,我越发觉得梁先生与猫夙缘深深。

梁先生喜欢猫,他认为猫小巧可爱,毛发光洁,温顺依人,有富态相。不像狗贱而且脏,时常咬人,而且永远也改不了舔舐“人中黄”的本性。梁先生爱猫,不是文人雅士的点缀,矫揉造作的显摆,而是蓄之饲之,躬亲劬劳。在他的阃闱之中,居住着黑猫公主和白猫王子,后来又新添了“小花”(猫名),最多的时候 ,他的居室里一门四猫,这还不包括门外走道上和楼下电梯旁猫窝里的猫,梁先生爱猫,动乎情,发乎衷,出于天性,源自本能。他的白猫王子每年生日时,他都拈毫濡墨撰文登报为其庆贺。

梁先生人品文品皆一品,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顶尖的文学大师,散文大家。他的散文集迄今已发行五十余版,创中国散文出版的最高纪录。在他众多的文集中,有一本《白猫王子及其他》,是以写猫为主的,在那里,无论白猫黑猫,家猫野猫,无不在其笔下活灵活现,风情万种,浸透着作者的无限深情。此外,他还写了一本专门谈吃的书,名曰《雅舍谈吃》,也是与猫有关的。

梁先生爱猫,他自己还是一只馋猫。在《雅舍谈吃》里,淋漓酣畅地记录了他本人饕餮大江南北,馕誉京城内外,纵横驰骋于食场的踪迹。在另一本《雅舍遗珠》里,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嘴馋,他在《馋》中说:“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有一次,他馋瘾大发,在半夜里起来解馋——

我曾痴想北平羊头肉的风味,想了七八年;胜利还乡之后,一个冬夜,听得深巷卖 羊头肉小贩的吆喝声,立即从被窝里爬出来,把小贩唤进门洞,我坐在懒椅上看着他于暗淡的油灯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横着刀刃片羊脸子,片得飞薄,然后取出一只蒙着纱布等羊角,洒上一些焦盐。我托着一盘羊头肉,重复钻进被窝,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头肉放进嘴里,不知不觉的进入了睡乡,十分满足的解了馋瘾。

(网络配图)

猫嗜腥,梁先生也特别垂涎于水族美味。在《雅舍谈吃》里,写水族珍馐的文字十占其三,从江河湖海,到有鳞无鳞,从西施舌江瑶柱,到海参蟹鳖,乃至鱼翅、鱼肚,鱼唇,鱼丸,无不得而烹之,烹而享之,往往一膏之吻,常常使之回味无穷。

梁先生一生与猫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猫仙已逝,《猫话》犹存。在“猫论”风行鼠害未除的今天,“白猫王子”早该铜铃叮叮地走入我们的教科书了。如此,先生的魂灵也可深慰于九泉之下。

作者简介:憨石居士,原名:钟书荣。1979年考入安师大中文系。曾当过兵,先后在司法系统、工厂、政府机关和高校工作。现已退休在家,潜心研究禅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