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4​桂枝二越婢一汤

 有缘者可网诊 2020-08-07

​桂枝二越婢一汤

方义:此治风寒在肌表,兼有内热,症状较轻浅,辛凉小发汗之剂。

主治:

太阳病,轻度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不甚浮数,而较微弱,但必须兼有口渴、喜冷等内热现象。

药品:桂枝一钱至钱半 生杭芍一钱至钱半 炙草五分至一钱麻黄五分至一钱 生姜八分至一钱 大枣一至二枚 石膏钱半至二钱

煎服法:水一至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禁忌:

(1)寒热病势较重,脉较有力,兼有内热者不宜服。恐药轻不能胜任。

(2)没有口渴喜冷等内热证者,忌之。因石膏没有使用的必要。

(3)单发热不恶寒,虽有口渴喜冷症,也不宜服。因阳明经病,不宜用桂枝。

用药大意:桂枝汤解肌,越婢汤发散表邪兼清内热。

类似方剂参考:

(1)大青龙汤:此是发汗兼清内热之重剂。

(2)桂枝麻黄各半汤:温性小发汗剂,发汗药较多些,是没有内热症之方。

(3)桂枝二麻黄一汤:温性小发汗剂,发汗药较少些,是没有内热症之方。

(4)白虎汤:此清阳明经热之方。

谭杰中论述:

    那另外呢,它这二十八条 ,它说"太阳病,这个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还是一样嘛,就是烧一烧又不烧,烧一烧又不烧,那说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那同学看一下我们讲义上面那个宋本那一条是怎么讲的,它说呀,"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它就直接接下去写"宜桂枝二越婢一汤",那这个就有一点怪怪的啊,因为桂枝二越婢一汤也是所谓小发汗法嘛,所以它也是会发汗的,所以如果是只看宋本的话,宋本因为张仲景有过这种文笔的例子,所以解释的也不太会被混乱,它就是说,宋本的解释就是说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就要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就是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接着这个热多寒少后面的,然后如果是脉微弱的人,就是没有阳气就不可以发汗,这是一个宋本的陈规,就是看到这种顺序有错误的条文的时候,读宋本的人会自动把他调过去,因为宋本就是常常讲不可以怎样,然后最后才补充要用什么方,然后把它放过去,小青龙汤有一条就是类似这样子的,所以这是有宋本的陈规,但是我们看到这个桂林本呢,它就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果是脉微弱者无阳,脉微弱者无阳不可以发汗啊,这是,然后呢这个脉微弱而无阳其实在病症上面是比较偏所谓的少阴病,就是少阴病的人阳气会弱,脉会比较微弱,就这个状况比较偏于少阴病,那少阴病是一定不可以发汗的,就少阴病在张仲景的书里面有讲说少阴不可以发汗,发汗一定会动血,会动经动血,就是它的气会脱离经脉,血会脱离经脉,会从不知道哪里喷出来啊。

    那这个,它桂林本就补充脉浮大者与桂枝二越婢一汤,啊,这个地方,那这个桂林本之外,这个古本,伤寒杂病论还有另外一个传本,叫作长沙古本,就是湖南古本,那这个湖南古本在这里呢就写"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后面就写说"宜当归四逆汤",那当归四逆汤其实啊不能说是错哦,可能同学有一点错愕,但是因为我自己有一次病少阴病,病到用到当归四逆汤,那时候的症状跟这个很像哎,就是当你是在少阴病的框架,就是脉是沉细微弱的,然后你呢发烧,然后又怕冷,然后又烧一烧不烧,其实这里已经没有在讲说烧一烧不烧了,然后呢你的脉很微弱,然后就觉得、、、对,我感觉到我在发烧,可是也觉得我有一点怕冷,然后脉几乎把不到,那个时候的确是可以吃当归四逆汤哎,那当然细部怎么样用当归四逆汤我们将来少阴病再说,但是用当归四逆汤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道理,就是临床上可以用,有时候可以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