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书(一)

 新用户66885325 2020-08-08

读更多美文,敬请关注黄河歌者:微信公众号huanghegezhe,《简书》搜索黄河歌者。每天为您推送有特色的文章。

 乐书(一)


太史公曰:我每次阅读《尚书·虞书》时,看到其中记载君臣相互批评勉励,于是天下兴安;只要股肱大臣不良,万事就会毁坏,没有一次都忍不住流下眼泪。周成王专门作《颂》,叙述自己所受的惩戒,连累着家庭受罪,他处理起政务能不恐惧战栗,一生善守善终吗?君子不违背初心,修行大德,不骄傲自满,忘记本初,善始善终,虽然身处荣华富贵仍然歌咏勤苦,不是有大德的君子谁能这样!

《书传》中说:“治定功成,礼乐乃兴。”海内大道播及越深,就越能实现大德,人们的喜悦方式表达很不不同。自满而不损会溢出,盈余而不持会倾倒。制作音乐的人,其目的却是节制欢乐,做到欢喜有度。君子把谦让退避当作做人礼仪,以自损自减为乐事,音乐的由来就是这样。

因为州郡各国风俗各异,习惯不同,所以博采风俗,统一声律,以长补短,潜移默化,达到助流政教的目的。天子在明堂亲历亲为,处理日常政务,黎民百姓荡涤邪秽,张扬正能量,激发冲天豪情,鼓舞干劲。所以雅颂的音乐促进民风纯正,激烈呼号的音乐让战士振奋,郑卫的音律却让人心生邪念。每当音调和谐顺畅,鸟兽都会受到感染,何况五常之人。好恶之理没有区别,这可能就是自然之势吧?

因为治国大道缺失,以郑国为代表的音乐兴起,分封君主和世袭诸侯们,各显高下,争着和郑乐比试高低,真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孔子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孔子和齐国的优女都不能在鲁国容身,诸侯纷纷以能娶能歌善舞的郑姫为荣。孔子被迫放弃政治,通过校正音乐来引导世风,专门写成《五章》来讽剌时弊,但那时的人们已经麻木不仁,谁也不愿意听从教化。这种风气蔓延到六国,国君们沉迷其中,流连忘返,最后丧身灭宗,国家被秦国吞并。

秦二世更加喜好声色娱乐。丞相李斯进谏说:“放弃《诗》《书》,姿意声色,商朝的大臣尹伊很是担心;轻视细小过失,专于长夜放荡,这是殷纣灭亡的原因。”赵高却反驳说:“五帝和三王的音乐各不相同,是为了表示没有抄袭。上自朝廷,下至人民,现在同欢喜,共勤劳,只说明我朝百业兴旺,万民欢腾,音乐也只是一时教化,是为了混时度日罢了。强求音乐一致,就好象是问,为什么只有得到华山的骏马才能远行?”秦二世采纳赵高的建议,依然我行我素。

汉高祖刘邦经过沛县时,亲自作三侯之诗章,让小孩们传唱。刘邦去世后,专门命令沛县四时歌唱以奉献宗庙。汉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时没有增加新内容,乐府中只是演习旧有乐曲。

当今皇帝汉武帝刘彻继位后,专门创作乐府《郊祀歌》十九章,命令侍中李延年按照顺序谱曲,并因此拜他担任协律都尉。当时精通一经的士大夫不能单独解释其歌词,于是就集会五经专家,共同研究讲读,融会贯通歌词含义,歌词中很多出于《尔雅》文中。

汉朝经常在正月的第一个辛日到甘泉宫祭祀太一神,从头一天黄昏时开始祭祀,到第二天天明结束。祭祀时,经常组织童男童女共七十人一起歌唱。春季唱《青阳》歌,夏季唱《朱明》歌,秋天唱《西暤(音hào,浩)》歌,冬天唱《玄冥》歌。这些歌词世间多有流传,所以这里不再记述。

朝廷曾经在渥洼水中得到一匹神马,就配曲写成《太一神歌》。其曲中说:“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音zhě,者)。从容驰骋兮越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以后又从西域的大宛得到千里马,马名蒲梢,再次写成歌曲。歌中说:“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中尉汲黯进言说:“古代的王者作乐,上用来赞颂祖宗,下用来教化万民。现在陛下得到这一匹战马,就又写诗又作歌,还要作为郊祭宗庙的用曲。先帝和百姓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刘彻一时语塞,默然无言答对,心中却很不高兴。丞相公孙弘赶紧溜须说:“汲黯胆敢诽谤圣制,应当灭族!”


黄其军

    作于2020年2月8日(古历庚子年正月十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