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李同书|父亲的花生地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东方散文

东方散文
     秋季版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超市老板,发表文章多篇,多次获奖。 

 父亲的花生地


父亲在行将跨入老年队伍的时候,竟然出乎预料地分到了13亩责任田。很难描述父亲当时的心情,这种异想天开似的梦境般的财富让他一直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站在13亩土地的边缘,父亲几天几夜没有入眠。那是他一生中拥有最多财富的时刻,像一个乞丐突然面对从天而降的一座金山,除了无法用难以形容的喜悦机械地接受政策的馈赠,父亲简直像一个初涉世事的孩子,发疯般地在属于自己的13亩土地里奔跑,跳跃,从土地的这一头一直到那一头,然后又从那一头到这一头。

父亲大胆而决绝地准备在13亩土地上种花生。

父亲的这个决定使村里人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花生是高投入低回报的产物,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了一个晚上,一致决定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玉米和高粱。

母亲是唯一一个拥护父亲决定的人,他们坚定信念干劲倍增,共同的憧憬把他们的心牢牢地栓在了一起。

那一年春天阳光充足风调雨顺。

父亲白天在花生地里忙碌,除草、施肥、捉虫子,晚上,就在简易的草庵里睡觉。母亲一天三次把饭在家里做好,然后用瓦罐把包谷糊糊盛起来,用一条粗布毛巾包裹着两只杂面窝窝,沿着长满杂草的小径一路逶迤地走进花生地。

父亲坐在田埂上,一边津津有味地狼吞虎咽,一边盯着一地绿油油的花生苗,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黝黑的脸上挂着晶亮的汗珠。

入夏,花生即将结果,一场罕见的暴风雨却突然席卷大地,玉米和高粱正赶上抽穗,这下子可遭了殃,风雨过后的田地一片狼藉,翠绿的庄稼顷刻间失去了蓬勃的生机。那些主张种植玉米和高粱的村里人彻底傻了眼,他们站在自家被风雨夷为平地的田埂上,看着父亲即将成熟的13亩花生,脸上挂着懊悔和嫉妒的复杂表情。一个女人突然趴在自家狼藉的玉米田里大哭起来,像一场旋风带来了可怕的瘟疫一样,哭声和叹息声在寂廖的田野上疯狂地蔓延开来。

父亲和母亲坐在自己的花生地里,仿佛一下子瘫软下来,再也不知道怎么是好,他们垂着头,有气无力地接受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痛惜的哭喊,那种痛悔的表情好像表明暴风雨的始作俑者压根就是他们。

母亲看不下去了,她强忍着内心同样的痛惜,亦步亦趋地从花生地里走出来,劝劝这个,劝劝那个,后来母亲发现,自己的劝阻是那么无力和苍白,又是那么无足轻重,只好哀叹一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走回到自家花生地里,紧挨着父亲坐下来,垂着头再不言语。

八月中旬,花生成熟了。

父亲把茅草庵重新加固了一下,把锅碗瓢盆、床单被褥从家里搬了过来,在花生地里安了家。

花生长势喜人。每一棵须蔓上,都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剥开一颗,饱满的花生粒像白白胖胖的婴孩,惹人喜爱,大伙啧啧感叹,后悔没听父亲的意见,在自己地里种植花生。

每天,父亲在村里人的注视下,默不作声地在花生地里劳作。捯、捡、晾晒,父亲匍匐在地上,浑身布满了泥土和汗水,整个人像个泥塑。每一道工序都那么繁琐、复杂,但是父亲安定、满足、压根不觉得劳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翻来覆去地忙碌着。

最后,父亲把花生从草梗里分离出来,装在几个秫秸囤里,远远看去,装着花生的秫秸囤像一个个城堡,白白的花生在秫秸囤里蜷卧着,像一个个光头孩娃,顽皮地探着脑壳,好奇地打探着外面的世界。

一个晴朗的日子,父亲决定把花生重新晾晒一遍,这也是收获花生后最后一次大的行动。捂了几天的花生,阳光一晒,就彻底干了。父亲拆开秫秸囤,白花花的花生打着滚,像唱着哗哗啦啦的歌曲,争先恐后跑了出来,褐色的土地上,白乎乎的一片,阳光下,像流动的河流一样。

晚上,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还没有把花生收起来的意思,坐在白花花的花生河流边,他吧嗒吧嗒吸着烟锅,整个人像一尊粗糙生硬的石雕。最后,暮霭从四面八方悄悄地蔓延过来,他把母亲拉到身边,郑重地看着母亲,说,我有一个想法,想问问你。

母亲看着一脸严肃的父亲,说,只要你认准的理,该咋办咋办,俺不挡你。

父亲感激地拍拍母亲的手,然后朝围观的村里人喊道,大伙快过来,给你们分花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