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小豆和红豆不是一回事!给宝宝祛湿健脾,赤豆汤和四星汤该怎么用?

 许尤佳育儿堂 2020-11-20

  

这个夏天,我们介绍了很多健康美味的糖水、茶饮,告诉家长们可以代替不那么健康的饮料、雪糕。

其中,儿童三豆饮是最受家长欢迎的食疗之一。

网络上三豆饮的食疗方很多,用的豆子、分量都不相同。

我们介绍的儿童三豆饮,是用红豆、黑豆、赤小豆各15g熬制而成,能健脾祛湿,解暑止渴。

赤小豆是祛湿的主力军。

有家长可能会自行发挥,拿赤小豆和同样有祛湿功能的薏米共煮,希望改造成“加强版”祛湿汤。但发现效果没那么好,便认为是赤小豆效果不好。

其实,中医讲的“湿”分很多种,并不是只要某种食物能祛湿,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吃。

今天我们专门来讲讲用赤小豆给宝宝祛湿的正确用法。


1


用赤小豆祛湿

比木棉花猛,比薏米温

关于祛湿的食药材,我们讲过很多。

比如木棉花。宝宝积食久了,有些无法运化的痰湿积淤,可以在三星汤中加木棉花,变成四星汤。

木棉花祛湿比较温和,很适合宝宝。但面对已经比较严重的湿,力度就不太够了。

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性味平和的茯苓,专门祛中焦的湿,能恢复脾土健运水液的能力,利水而不伤气。

如果脾胃运化失利,已经影响到下焦,出现以下症状:

小便次数多,每次都很短,甚至有灼痛感;

大便腥臭,要么溏稀,要么便秘;

四肢沉重,头重如裹;

……

到了这种程度的湿,就需要用到赤小豆或薏米了。

赤小豆和薏米这两种食药材,功效类似,都有点寒凉。

可能经常有家长喜欢用薏米泡水,给孩子日常代茶喝。其实我是不太建议的。

我会在儿童食疗方中用到赤小豆和薏米,但用量上都经过斟酌考究的:用量少,又能让其祛湿的功效发挥出来,还会搭配其它食药材,中和药性。

如果要在赤小豆和薏米中选一个,我更建议用赤小豆。它比薏米略温和一些。


2


赤小豆不是红豆

不可久服

赤小豆

性味:味甘、酸,性平,微凉。

归经:归心、脾、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赤小豆的性味相对比较平和,能入血行血。除了擅长祛湿外,还有解毒排脓的功效。

宝宝如果得了腮腺炎,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可以用15g赤小豆煮熟捣碎,混鸡蛋清外敷的方子,消肿效果不错。

可以说,用对了方法,赤小豆见效还蛮快的。

那为什么有些家长用赤小豆给宝宝烹煮食疗方,发现效果不明显呢?

你可能这几点没注意:

赤小豆和红豆要分清

我曾见到有家长给宝宝煮红豆沙祛湿。这可真是把红豆和赤小豆的功效弄混了。

红豆的颗粒比较浑圆饱满;赤小豆更细长扁一些,比红豆小,色泽也深一些。



在功效上,两者也是不同的。

红豆性温,归肝、脾经,主要功效是养心、活血,理气,祛湿的作用微乎其微。

网上常说红豆能祛湿,其实也是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了。

就连传统祛湿民方薏米红豆汤,用的也是赤小豆而不是红豆。

赤小豆不宜量多久服

赤小豆能有效逐津液、利小便,还能散血消肿。

但如果服用过多、过久,功效过猛,反而会“津血渗泄”,造成阴虚血虚。

所以,赤小豆入汤入菜,用量必须控制好,不能天天吃。

瘦弱宝宝不宜服

我们知道,湿气重的宝宝,往往整个人看起来比较“虚胖”。身上肌肉松散,不结实,精神也不太好,往往会有点积热。

这类有湿热的虚胖宝宝,就很适合对证服用赤小豆。

而体型瘦弱的宝宝,就不太适合服用赤小豆了。

湿重久了,脾胃吸收不好,阴虚血虚,再服用赤小豆,很容易化燥伤阴,越吃越虚,越吃越湿。

祛湿的同时,别忘了健脾

很多家长爱给宝宝煮冬瓜薏米汤,祛湿力度大,但往往只祛湿而容易忽略健脾。

宝宝体内的湿气,绝大部分源于饮食喂养的疏忽,积久化湿、化热。这种情况下,宝宝的脾胃肯定是虚弱或受损的。

赤小豆有一定健脾的功效,但力度较弱,所以我们在服用的时候,也会用一些健脾的食药材搭配。


3


发现宝宝湿气重

四星汤和赤小豆这样用

赤小豆比较对证的湿气,主要表现为:小便淋沥灼痛或癃闭,大便腥臭稀溏黏腻或秘结。

此外,如果宝宝还有舌苔腻滑,舌苔白厚(寒湿)或黄厚(湿热),舌体胖大,甚至有齿痕,那么不建议立即用赤小豆祛湿。

因为赤小豆要在健脾食药材的搭配下功效才好。

湿气一重,很多时候会伴随着积食。在健脾祛湿之前,务必要做好消积食的工作。

 发现宝宝有湿气,可以先用四星汤给宝宝消食导滞,兼轻度祛湿,期间素食3天左右。

▶ 等脾胃消化好转,再用赤小豆+健脾食药材祛湿:

可以用赤小豆(15g)搭配白术(10g)、炒扁豆(15g)、陈皮(2g)等健运脾胃的食药材(在其中选1~2种即可)。

如果宝宝气虚,还可以搭配太子参(5g)、黄芪(6g)煲瘦肉汤,给宝宝每周喝1~2次。

想要清热、健脾祛湿的话,还可以选择以下的食疗方:

赤小豆冬瓜生鱼汤

材料:生鱼1条,冬瓜100g、赤小豆15g、生姜2片。

做法:生鱼宰净,冬瓜连皮切块,与赤小豆、生姜同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烧30分钟即可,不放盐食用。每1~2周1次。

功效:适用于咽痒鼻痒、眼睑浮肿、舌淡胖大、大便溏稀等症状。水肿或湿热太明显的时候不适合吃。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时辨证可服。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xyjyet)

▲ 了解更多 ▲

这就是赤小豆祛湿的基本用法了。

更多详细的健脾祛湿方法,可订阅《许尤佳儿童消化18问》系统学习:

 推荐课程 ▶

本期有奖答题 ▶

根据推文自己总结,宝宝湿气重,为什么优先选赤小豆而不选薏米?

第 060 期

第059期 获奖家长 ▶

请这两位家长24小时内联系小助手获取许教授面诊名额!

小助手立春:xyjyet_lichun

 小助手堂堂:xyjyet_tangtang

有任何问题,或想要进家长群交流,都可加小助手立春微信哦!

有奖答题方式 ▶

参与每期推文后的有奖答题,在下方留言区写下你的答案。

截至推文发出后第2天中午12点,回答正确且点赞数最高的2条留言将直接获得许教授面诊机会!

关于推文的心得

欢迎留言一起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