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漫谈浅述衣冠南渡前后因果

 瓜子心 2020-08-08

引言

三国末期,因诸多曹氏宗族内有才之士的先后离世,曹魏政权出现后继乏人的状况,在此背景下,历经数朝的司马家族趁势崛起。司马家族核心人物司马懿在成为顾命大臣后正式跻身国家首脑阶层,并通过一系列举措击败曹氏内的竞争对手,至此曹魏政权已被架空,司马家族迅速加快篡位之事的步伐。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曹魏皇帝将皇位禅让于己,建国号“晋”,由此,晋朝大幕正式拉开。

晋朝新生之初,司马炎挟一统天下的历史大势,遣兵南下成功消灭东吴政权,此后三国割据的局面正式结束,华夏地区迎来久违的一统盛况。但是在当时的文人看来,司马家族皇位来之不正,晋朝之根基十分薄弱,而蜀汉、孙吴政权新灭,因此国内民心尚未完全归附。

对此晋朝中央推行一系列政策,如恢复分封,大封藩王;武力打压蜀汉、孙吴地方势力;朝中重用宗室国戚......。然而这些被视为可以挽救晋朝于水火的政策却给西晋的统治埋下巨大隐患,以致后期国内出现动荡,本文所将讲述的便是西晋末年因局势动荡而出现的中原士子大规模南迁的史实,史书称其为“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事件。

司马炎人物画像

篡位帝撒手人寰,贾氏后祸乱朝纲

公元290年,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病逝,晋惠帝正式登基称帝,朝中政治迅速出现风起云涌之势。由于惠帝天生智商缺陷,在国家管理方面可谓是一窍不通,因此朝中事务多由朝臣杨骏全权负责。杨骏作为先帝钦命的顾命大臣在朝堂之上地位颇重,因此各方势力仍能给予中央足够的尊重,地方藩王也多安分守己,如果事态按照这一情形继续发展下去,晋朝也许会很快进入发展正轨,从而进入一个国家初立的平和时期,但是意料不到的震动出现了。

“贾后凶暴未足,继以淫黩,中冓丑声,播闻中外,古今有如是之浊秽,而不至乱且亡者,未之闻也。”—《贾后列传》

当时的宫中皇后贾南风在见到朝中大权旁落于杨骏后,心生妒火,为让自己所在家族进入中央并掌握晋朝政权,贾后派遣手下人员四处走动,试图拉拢各方势力,并成功将楚王玮拉至麾下。公元291年,贾后由楚王辅助秘密调动城中禁卫,闯入杨府将将军逮捕并杀害,而后再次借楚王之手铲除汝南王,此后贾后一族成员不断入职中央,地方司马皇族藩王对此产生严重不满。

《晋书》史料

分封制弊端再现,八藩王起兵争权

公元301年,日益昏暗的晋朝中央再也无法有效管辖地方藩王势力,再加上赵王起兵入宫发动政变自立为皇帝,各地藩王积蓄已久的不满终于爆发。此后,各地藩王纷纷起兵意欲中央皇权,晋朝国内战火迅速迷漫,因涉及此次皇族政权的藩王多达八位,故而后世将此次事件称为“八王之乱”。此次乱局前后共持续十六年之久,最终以司马越成为最大赢家而告终。

“西晋之政乱朝危,虽由时主,然而煽其风,速其祸者,咎在八王。”—《晋书》

然而,看似是皇族之间的斗争却如蝴蝶效应一般在国内“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国内各方势力被清洗,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再无衔接者,早已于塞外虎视眈眈的胡人部落也趁机南下染指中原。公元311年,前不久于平阳称帝的匈奴王第三次派遣大军出征洛阳,此时因司马越病死,洛阳城内军心、人心早已惶惶不安,再加上地方诸多势力不再忠心听命于未中央而为起兵急援洛阳,因此匈奴骑兵迅速踏破洛阳城。而后匈奴趁势而下,先后攻占中原诸多重镇,并于三年后攻破长安,彻底消灭残存的西晋势力,至此西晋正式灭亡。

“八王之乱”图解

西晋朝大势已去,东晋国渡江定基

中原已然落入胡人之手,但是地方司马皇族势力犹在,而其中最为势大的当属视为琅琊王的司马睿。尽管手握重兵,司马睿却无意与风头正盛的胡人军队一较高低,而是采纳麾下王敦等士族代表人物的建议,决定率兵南下建立新的政权。然而孙吴政权熏染的南方士族却给初到江南的司马睿当头一棒,对此《晋书》有言:

“及徒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

书到用时方恨少,司马睿此时才尝到此前西晋中央采取的系列打压南方士族带来的苦果。事实上,除了晋朝中央与南方士族势如水火之外,南北士族之间的敌对关系也早已路人皆知。对于南北士族间的紧张关系,《晋书》如此记载道:

“王浑登建鄴宫酾酒,既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余,得无戚乎?(周)处对曰:“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浑有惭色”

有关西晋政权的战争

北方士族视南方士族为丧家之犬,南方士族则视北方士族为改姓家奴,只是由于西晋采取的强烈打压政策,使得南方士族受困严重,南北士族交恶的问题才没有显现出来。然而今非昔比,北方士族所依仗的西晋政权灭亡了,南方士族在大解恨意之余,自然对初来乍到的司马睿产生心理上的抵制。

晋元帝广纳贤士,开边关衣冠南渡

司马睿虽然谈不上千古明君,但却不失为明智之主,他敏锐的察觉到民间风起云涌的暗潮。为稳住时局,司马睿不顾朝中元老反对大批提拔南方士族成员入朝为官并采取多种宽松政策,以期暂时缓解南方士族的敌对心理。然而这些举措“治标不治本”,延续数百年的南方士族最看重的就是礼尚往来,既然司马皇室对自己不仁在先,此时想借些小利拉拢自己为其卖命显然天方夜谭。重重压力下,司马睿将目光转向仍于中原残存的北方士族,他决定大开边关要道,要大量引入北方士族成员,于是轰轰烈烈的衣冠南渡开始了!

“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史通·邑里》

司马睿人物画像

根据统计,此次南迁的士族主要有谢、萧、王、袁等姓。大量北方士族的南迁致使东晋境内人口激增,而这些南迁的士族为了生活需要不得已在南方广购房田,此时矛盾出现了。南方士族可以识时务的听从东晋朝中命令对北方士族的迁入漠不关心,但是却不能容忍其争夺自身已得利益。所有士族赖以生存的根本都是家产与宗族。如若为了北方士族的生存而放弃自己的家族资产,将房地拱手让人,这些南方士族必然奋起反抗,届时局面必然难以收拾。

对此以王、谢等为首的北方士族为了生存决定放弃读书人的脸面相争,纷纷在远离繁盛地带的荒野地区修建房田。此举极大程度上缓和了双方士族的矛盾关系,同时大批荒野地区得以被开辟,原本孱弱的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司马家族得以站稳脚跟。除此之外,北方士族的南迁带来了西晋盛行的老庄文化,这些文化与南方士族所习的儒家与道家文化进行相互融合,促进华夏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西晋灭亡的战争

总结

西晋王朝在立国之初便存在一系列隐患,如皇位来源不正,国家统治主要依靠宗室,这些隐患使得新生的西晋王朝误入歧途,整个国家的发展也呈现一种畸形之态。以致后期出现皇权旁落,国戚掌权祸乱朝纲的一幕,然而这些发生于朝廷之上的政治变动并不会过多的波及到西晋的统治根基,民间发展并未因此停滞不前。但是席卷而来的“八王之乱”却使得整个国家陷入硝烟,许多地方势力被清洗,司马皇室宗族的力量被严重消耗,以致乱局结束后,西晋已无中央统治的威信度,最终被匈奴攻占灭亡。

西晋的灭亡与司马家族重心的南迁,使得中原诸多士族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最后不得已在司马睿的号召下举族南迁,以此确保族内传承。面对南方士族的排斥,北方士族愿意降低身份,尽量避开双方潜在的利益纠纷点,此举对于一向高高在上的北方士族来说十分难得,从而使得曾势如水火的南北士族慢慢握手言和。至此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衣冠南渡事件正式落幕,南北文化迅速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也出现空前的良好前景,为此后华夏经济重心南迁奠下基础。

参考文献:《贾后列传》、《晋书》、《史通·邑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