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台梭利:她用一生发现童年的秘密

 水晶苹果360 2020-08-09

导  读

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同时也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曾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她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国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等都曾在幼年时期接受过蒙台梭利教育。


探索和发现童年的秘密,是蒙台梭利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当她1949年春结束在巴基斯坦的访问和演讲时,人们在送给她一只大蛋糕上面用奶油裱成一本书的形状,并写着“感谢您发现了童年的秘密”。



求学时期


蒙台梭利1870年8月31日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基亚拉瓦莱小镇。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也是一名军人,性格平和、偏向保守;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严谨、开明。虽然家中只有蒙台梭利一个孩子,但是她的父母并不溺爱她,非常注重对她的教育,如要求她守纪律,同情、帮助穷苦和残疾的儿童。


受父母良好教育的影响,蒙台梭利从小便养成了自律、博爱、独立的个性,也表现出了强烈的自尊心。1875年,5岁的蒙台梭利因父亲工作变动随其来到罗马。次年,她进入公立小学一年级就读。学校中有位老师对学生很严格,只讲权威,不讲尊重。


有一次,这位老师用略带侮辱的口吻提及她的眼睛,蒙台梭利对老师轻视儿童、侵犯儿童人格尊严的态度和行为极为气愤。


学业上,蒙台梭利也表现出了她的与众不同。13岁时,她选择了多数女孩不感兴趣的数学,进入米开朗基罗技术学校学习,在校期间成绩优异。16岁中学毕业时,她进入达芬奇工业技术学院就读,用4年时间学习了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这为她以后发展语言以及自然科学的教学方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20岁那年,由于对生物学的强烈兴趣,蒙台梭利产生了放弃学工,转而学医的想法。但是,在当时保守的意大利,女子学医可谓荒谬之极。这一选择也导致了蒙台梭利和她父亲之间父女情感的严重分裂,父亲甚至中断了对她经济上的资助,可是这丝毫没有动摇蒙台梭利学医的决心,几经周折,她于1890年秋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学习。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她只能靠奖学金及家教维持生计,然而正是这段学医经历,奠定了她深厚的生物学涵养,帮助她理解了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


1896年,蒙台梭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罗马大学医学院,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这时她才26岁。




特殊儿童教育时期

蒙台梭利博士毕业后,随即被罗马大学附属医院聘为精神病临床助理医师,担任身心缺陷儿童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她对这些不幸儿童的境遇深表同情,从而激发了她对儿童神经和心理疾病研究的兴趣。


在此期间,她开始阅读伊塔(Jean. M. Itard, 1774-1858)训练“阿维隆野孩子”和塞根(Edenard Seguin, 1872-1880)的著作《智障儿童的医疗、保健与教育》。她还曾去巴黎和伦敦参观和访问有关低能儿童的教育机构。

有一次,她在住院部偶然发现一些精神病患儿,在禁锢他们的那间屋子的地面上乱抓乱扒,似乎在“寻找什么”,她立即把管理人员找来,问道:“这些孩子是否用过食?”回答:“刚用过食,而且他们都吃得很饱。”这种现象引起她极大的注意,后来经过她持续不断地观察、思考和研究,她认为,“关着这些儿童的那间屋子里,四壁空空,没有任何可供孩子抓、握、摆弄等操作的东西,所以这些孩子只能在空地上乱扒乱抓来活动他们的手指,以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在担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师的两年中,蒙台梭利总结出了两个观点:首先,创造智力需要靠手的活动;其次,要克服智力上的不足主要靠教育的手段,而不能只靠药物的治疗,或者说教育的手段比药物的治疗更有效。这两个结论引起了医学界和教育界的强烈反响。

1898 年,蒙台梭利被聘为国立启智学校校长,在全面主导启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她深入贯彻实践了自己的理论思想。蒙台梭利开始运用塞根的方法和教具,去教育和训练这些特殊儿童,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改进。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和补充,探索更适合于儿童实际需要,并且儿童乐于接受的有效方法和教具。

在此期间,她把全部精力用于从事教学和实验研究工作,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七点几乎都与儿童在一起,一边教学,一边仔细观察和准确记录儿童的表现和反应。晚上下班后再做记录的整理,进行分类、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发现问题和确定改进措施,准备新材料等等。

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担任启智学校校长期间,使我真正了解教育学,是我真正从事教育研究活动的开始。”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这些儿童不仅学会了关于日常生活的一些基本技能,而且他们动作协调、灵活,反应较快,语言发展正常,同时还学会了读、写、算的基本常识,在政府的监督下通过了与公立学校同龄儿童同等水平的考试。

由于经济与政治等原因,在当时的意大利,正常儿童的教育也是相当压抑的。蒙台梭利曾把学校里的氛围比作监狱,“教师粗声粗气地说话,几乎没有笑容,没有表现出喜欢儿童的样子,为了微不足道的理由,惩罚儿童;校舍与校风死气沉沉的,令人沮丧。”此时,蒙台梭利越来越相信,她用来教育智障儿童的方法可以修改后用于正常儿童,将他们从僵硬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并一定能促使他们心智上的快乐成长。



蒙台梭利是儿童永远的伙伴


正常儿童教育时期

1901年底,蒙台梭利离开了特殊学校,决心致力于正常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为了扩大和加深她的理论基础,她再次进入罗马大学哲学系研究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并广泛阅读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卢梭(Rouaasu,1712-1778)、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1746-1827)、福禄贝尔(Friedrich Froebel,1782-1852)等人的教育名著。


1904-1908年期间,她担任罗马大学人类学讲师,试图把人类学的一般原理运用于教育研究。她经常到公立学校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将她的讲义整理和修改成《教育人类学》一书。罗马大学的学习和工作,使她的理论基础更加宽厚,眼界更为开阔,为她研究正常儿童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蒙台梭利积累的数学、生物学、医学、哲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知识,为她后面形成的教育观点和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石。


19世纪末期的意大利,在结束了几个世纪的分裂和外国统治之后,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到20世纪初,仍然是欧洲相当落后的国家。人口中的大多数是文盲,在一些大城市中大量无业和失业的贫民流落街头,生活极为悲惨。在罗马,市政当局为了保持古罗马文明的风貌,把大批极端贫困者赶到市郊建立贫民区实行隔离,让他们住在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长期无人居住的危险建筑内,黑暗、污秽、拥挤、贫困、愚昧、罪恶、悲惨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儿童的命运更是悲惨。


1906年底,罗马优良建筑协会设想在罗马的圣罗伦佐贫民区的公寓里开办学校,把居住在每栋公寓里的3-6岁儿童集中在一个大房间里,由一名教师负责照管和教育。为了保护公寓设施,“罗马住宅改善委员会”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向蒙台梭利发出邀请,希望她前去主持这些儿童的教育工作。蒙台梭利一直渴望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于是欣然应允。



创办儿童之家


1907年1月6日,世界上第一所“儿童之家”在圣罗伦佐贫民区玛希大街58号公寓里正式成立,首期招收了50多名3-6岁的儿童,聘请一位年轻妇女负责照管。蒙台梭利曾经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除了50多名贫困、衣衫褴褛和明显胆怯的儿童之外,我一无所有,其中不少儿童还在流泪。”


这些儿童虽无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但由于他们的父母一般都没有文化,没有固定的工作,生活贫困,性情粗暴,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甚至有某些不良嗜好,父母既无能力也无时间来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这些儿童在入学前一般都心态异常,智力低下,发育不良,行为乖戾,而且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性。


面对现实,蒙台梭利主张用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拯救这些儿童。传统的教育观是以成人为中心的,认为儿童的发展受成人的摆布。蒙台梭利强烈批评了这种教育观,认为儿童是人类的创造者,教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承认儿童的权利,满足儿童的需求,因此蒙台梭利竭力想为儿童创造一个不受约束的环境。


在她主持的“儿童之家”里,教师没有桌子,没有权威,几乎没有教学;儿童是活动的中心,可以自由随意地到处走动,选择他自己的工作;微型家具、小桌子、小扶手椅、窗台的设计都与儿童相适应;儿童可以方便地打开小橱,可以随意地使用各种物品。蒙台梭利在那里系统地进行了教育实验,制定了一系列的教材、教具和教法,逐步创立了闻名于世界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


1907年4月7日,蒙台梭利在罗马开办了第二所“儿童之家”。1908年11月4日在罗马的法马古斯塔大街开办了第三所“儿童之家”。此外,1908年10月在米兰设立了一所“儿童之家”,由蒙台梭利的学生安娜·麦克切洛尼(Anna Maccheroni)管理。1909年蒙台梭利的助手安娜·费德利(Anna Fedeli)在米兰又设立了第二所“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教育实验的成功,使蒙台梭利闻名遐迩。当时,欧洲的许多报纸、杂志、书籍对“儿童之家”进行了生动地报道与描绘。1909年,蒙台梭利完成《蒙台梭利方法》(原名为《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此书风靡一时,被译成20多种文字,广为传播。



蒙台梭利在观察小朋友们识别卡片


发现儿童


蒙台梭利回顾自己40余年的教学经验说:“一言以蔽之,我所从事的事业的本质就是‘儿童的发现’。”她的儿子马里欧·蒙台梭利进而说明,“儿童的发现是玛利亚·蒙台梭利成就的精髓”。


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蒙台梭利旗帜鲜明地提出“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抨击了当时社会对儿童的忽视,成人对儿童不当的教育。她提出:“儿童并不是一个成人只能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儿童成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他是成人的开始,后来他成为了成人。成人的幸福其实与他童年时期的生活紧密联系。我们的错误往往会落到儿童的身上,并给他们带来不可磨灭的痕迹。我们终将会死去,但儿童却要承受因我们的错误而造成的后果。对儿童的任何影响都会影响到人类的发展,因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就是在他童年心灵敏感和秘密时期形成的。”蒙台梭利毕生追求的就是理解儿童、帮助儿童发展,并使儿童个体潜能得以充分实现。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地位的提高,并不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的,也不是通过各种团体和组织的写作得来的。那么,这应该是归结于什么呢?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儿童时代已经开始了!”


蒙台梭利在长期的教育实验和观察活动中,提出儿童具有完全不同于生理胚胎的“心理胚胎” 和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当幼儿处于某个敏感期时,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对某个特定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教育必须提供良好的“有准备的环境”,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的生命力量,必须“让我们的儿童自己生活”。她发明的一系列教具,提出的教育方法至今仍然在许多幼儿园使用。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认为,“蒙台梭利对于智力缺陷儿童心理机制的观察成为一般方法的出发点,而这种方法在全世界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史坦丁(E.Mortimer Standing)在《蒙台梭利的生平与事迹》中写道,“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可以说是‘从无到有’,蒙台梭利的新大陆却是从儿童的心灵中发掘出来的”“蒙台梭利在历史上的贡献不在于她对教育法的改革,而在于她通过观察儿童使世人明了儿童的本质。即作为一个崭新的事实,使世人认识到了以前所不知,无法加以想象,蕴含于儿童灵魂深处的可能性。”


1950年,蒙台梭利在为BBC广播公司驻意大利站发表讲话之前,与一位英国小女孩亲切交谈。

一生成果


蒙台梭利一生笔耕不辍,撰写了许多重要著作,包括《蒙台梭利教学方法》(1909)、《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2)、《蒙台梭利手册》(1914)、《童年的秘密》(1936)、《儿童的发现》(1948)、《童年的教育》(1949)、《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等。


意大利政府为了纪念蒙台梭利,于2020年1月15日,由卢西亚娜·德·西蒙尼设计,罗马造币厂铸造的2欧元纪念币正式发行。



2020年蒙台梭利纪念币


该纪念币采纳了著名摄影师拉奥特·迈特纳·格拉夫于1930年在维也纳为蒙台梭利拍摄的照片,当年她刚好60岁。


这是意大利继1990年发行的1000里拉面值纸币后,在蒙台梭利诞辰150周年之时,再一次通过发行特殊纪念币来纪念她对教育界做出的卓越贡献。

 


1990年蒙台梭利纪念纸币

 

2020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之际,蒙台梭利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上个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

编后语


“童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时期。除生理发展外,幼儿心理发展更需要得到重视。因为儿童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为了他自己的创造者。”

——蒙台梭利


⊙ 转自 | 西部幼教论坛微信号:xibuyujiaoluntan
⊙ 特别说明 : 我们 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