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晨读 第八期】 急性坏死性脑病(ANE)

 dyj712woh7chje 2020-08-10

Case:者女性,15岁,因突发意识不清、肢体抽搐4 h于2017年12月8 日入院。4 h前患者突发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每次症状持续2~3 min后缓解,共发作5次。既往史:6 d前曾有发热病史,体温最高39.3℃;无毒物接触史。人院体检:体温36.7℃,脉搏7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5/75 mmHg(1 mmHg=0.133 kPa);昏睡,体检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抵抗,颏胸距2横指,四肢肌力检查不合作,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 ),双侧巴宾斯基征(一),左侧克尼格征( ),布鲁津斯基征(一)。

病灶影像分析——

头颅CT示双侧丘脑、小脑半球低密度影(A,B)。头颅磁共振成像 增强示双侧丘脑区及脑桥被盖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周围高信号,中心低信号,周围毛刺样改变;双侧小脑半球及蚓部长T1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增强示双侧基底节及小脑半球病灶边缘强化(C-L)。

答案:急性坏死性脑病(ANE)

该病例下载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 2月 第52卷 2,意在学习,无其他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

急性坏死性脑病(ANE)

一、概念
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ANE)是一种急性、爆发性重症脑病,临床以惊厥、意识障碍及对称性多灶性脑损害为特征,病死率高达30%,幸存者多遗留轻重不一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分型
1. ANE:又称孤立性或散发性急性坏死性脑病,于1995年由Mizuguchi等首先命名。其发病机制不明,患儿多有前驱病毒感染史,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意识障碍(迅速进展至昏迷)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影像学呈多灶性、对称性脑损害,主要累及双侧丘脑、基底节、脑干被盖及大小脑白质。
2. ANE1:即家族性或复发性急性坏死性脑病,2003年Neilson等首次报道了一个多代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ANE家系,约半数家系成员有复发病程,2004年将其基因定位于2q12.1-2q13,当时还未明确其突变基因,2009年发现RANBP2基因突变为家族性或复发性ANE的易感基因,并将此型ANE命名为ANE1,以便与散发性(或孤立性)ANE区别。
3. 其他类型:随着基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可能会有更多类型的ANE被命名,如ANE2、ANE3等。
三、临床表现
ANE呈现暴发且多样化的病程。临床主要有以下3期:(1)前驱感染期:可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呕吐、腹泻、皮疹等,此期体征较少。(2)急性脑病期:多在起病后24-72h即进入该期,主要表现为惊厥、意识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如休克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弥散血管内凝血等。(3)恢复期:轻症可以完全恢复或只留较轻的后遗症,重症死亡率高,幸存者多留有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如四肢瘫痪、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等),甚至植物人状态。然而上诉症状中的任何一项都不是ANE所特有,该疾病的诊断主要还需要依靠临床影像学。ANE1与散发性ANE相比,除有家族倾向和容易复发外,其临床症状一般较轻。
四、辅助检查
1. 神经影像学:对称性多灶性脑损害为本病特征,白质与灰质均可受累,主要分布在丘脑(100%)、上脑干被盖、侧脑室周围白质和小脑髓质,偶见脊髓受累。ANE的影像学特点是一个与临床、病理生理改变相对应的动态过程。CT和MRI均可显示这些改变,尤其是MRI,对诊断可提供可靠的依据。
1)CT和MRI:
ANE的初期影像改变:病变部位主要表现为脑水肿,病灶在脑头颅CT上(图1)表现为低密度信号。头颅MRI(图1)病灶为长T1长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为高信号,灰质病灶可以为同心圆样的混杂信号。
ANE的中期影像改变:病变主要表现为点状出血、坏死。在头颅CT上表现杂色,为花斑状低密度区中掺杂不规则高密度影,脑白质密度更低。头颅MRI(图2):灰质病灶(主要是丘脑)在T1、T2、Flair、DWI均可见同心圆样环状表现。T1:中心低信号,周围环状高信号为亚急性出血改变;T2:之前的高信号有所减低,周围环绕高信号或等信号,小点状出血在T2通常是模糊的。Flair:高信号更加明显,中心及外周均混杂有低信号。DWI:混杂信号,高信号较前减少。脑白质始终是长T1长T2,Flair高信号。
ANE的恢复期影像改变:少数轻型病例病灶可完全消失,大部分病例病灶表现为萎缩、含铁血黄素沉积、囊腔形成等退行性改变,在头颅CT及MRI均会留下囊腔形成或大脑萎缩等异常信号,部分病例亚急性出血囊腔形成等异常信号持续存在数月至数年,MRI表现见图3。经典ANE神经影像特点(图4)为“同心圆、三色板模式或靶样形状”,这种典型改变因为没有T2穿透效应的限制,在头颅MR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上尤为明显。病变中央部显示为略高信号,周围病变为低信号(表示细胞毒性水肿),损害灶的外围部有比中央更高的信号(表示血管源性水肿)。ANE的病理改变可解释上诉神经影像学改变。通常,病变的中心是血管周围出血、神经元坏死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ADC显示略高信号;在中心的外围部分显示低信号,为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淤血和少突胶质细胞急性水肿;最外层的高信号为病变的渗出,即血管源性水肿。值得注意的是典型的病变主要出现在灰质,特别是在双侧丘脑。
(2)新型影像技术在ANE中的应用:一些新型成像技术已被应用于ANE的临床诊断,并可能有助于ANE的鉴别诊断。①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有学者使用DTI的轴向和径向扩散系数改变观察ANE白质纤维束的受损程度来判断临床预后,同时帮助ANE与其他类似疾病鉴别。②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研究发现ANE患者MRS检查中脂质-乳酸复合峰和谷氨酸/谷氨酰胺复合峰可倒置,或短暂出现该2种峰。谷氨酸导致的神经元兴奋性中毒可能是导致ANE的病理机制。但有一些ANE患者MRS检查未发现谷氨酸/谷氨酰胺复合峰,表明可能严重ANE才会出现该峰,该峰可作为ANE预后评价的预测指标。③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早在1995年Oki等对ANE患者使用SPECT检查,发现在起病24d丘脑病灶中心为显著的低灌注,表明出现不可逆的组织损伤。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1955年首次报道并提出ANE诊断标准,随着ANE1的提出,其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并被临床广泛运用。
(1)ANE主要诊断标准:①发热性疾病1-3d后出现急性脑病,必需指标:意识恶化(甚至昏迷);支持指标:惊厥。②头部影像学显示对称性、多发性病灶,必需部位:双侧丘脑;支持部位: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囊、壳核、脑干、小脑。③脑脊液检查无细胞数升高,常见脑脊液蛋白水平升高。④血清转氨酶不同程度升高,血氨正常。⑤排除其他疾病(感染性、代谢性、中毒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2)ANE1诊断标准:满足ANE诊断标准 下列任意一条:①曾有发热引起的脑病(无论是否满足ANE诊断标准)。②有ANE家族史或家族中有因发热引起的脑病:不必为一级亲属,通常为表兄妹;亲属中有下列疾病:病毒性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类感染性脑病、“不典型”或“急性”Leigh综合征。③下列任何一个部位出现特征性病变:内侧颞叶、岛叶、屏状核、外囊、杏仁核、海马、乳头体、脊髓。
2. 鉴别诊断:ANE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根据病史、临床特点需与下列疾病鉴别: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急性脑病综合征、出血性休克、中暑等。根据影像学特点需与以下疾病鉴别:Leigh病、戊二酸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Wernicke脑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梗死、严重缺氧或创伤性脑损伤、中毒所致对称性基底节坏死(如一氧化碳、甲醇、氰化物、锰、二硫化碳等);其他导致对称性基底节坏死的疾病,如渗透性髓鞘溶解综合征、长期低血压、海绵状脑白质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亨廷顿病,纹状体黑质变性、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等。
六、治疗
ANE无特异治疗。主要包括:(1)免疫与抗细胞因子治疗:该病可能为感染后免疫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因此免疫治疗,特别是抗细胞因子治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有研究认为在疾病的早期或起病24h内开始予以激素治疗可改善ANE预后,在疾病后危重期使用也可以改善一部分患儿预后,因此建议所有的ANE患者均予以激素治疗。另有研究认为,使用激素并不能改善其预后。因此,关于ANE是否使用激素、激素治疗的时机、剂量及疗程均无统一意见。另一种抗细胞因子治疗即低温治疗,起病12h内开始低温治疗对儿童ANE的预后至关重要。(2)线粒体修复治疗:该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可予以左旋肉碱、辅酶Q10、B族维生素、乌司他丁等帮助修复线粒体功能。(3)重症监护: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维持脑灌注压。(4)对症治疗:控制发热、惊厥,积极控制脑水肿等。(5)经验性治疗:如抗病毒治疗等。(6)康复治疗:疾病恢复期需予以康复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