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才女札记3||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一犁_书馆 2020-08-10

作者

孙燕超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杨绛的人生

 行走在杨绛的文字里,能感受到人生光亮的温度,收获的是灵性与精神上的奢侈。她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懂”是爱情最好的诠释,“淡”是生命最好的注解。这两点,先生都做到了。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文坛伉俪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便应了这句话。
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婚姻是围城里的典范。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不离不弃。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钱钟书与杨绛当年一见钟情,钱锺书在诗歌里也描述了这次初见的情景:頡眼容光忆初见,蔷薇新瓣浸醍醐。可见当时杨绛“蔷薇新瓣浸醍醐”的红润脸庞,给钱锺书留下了多么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之后,两人便开始交往。期间,钱锺书鼓励杨绛报考他所在的清华大学的外文系研究生,并时常给予帮助辅导。1933年,杨绛通过一年的努力自学和钱锺书的悉心辅导,果然一考而中。两人的感情也在清华大学甜蜜的相处中,迅速升温,两颗年轻的心愈靠愈近了。
钱杨二人频繁通过书信谈情说爱,实际上双方都未告知父母。有一次,杨绛给钱钟书的一封信被钱父钱基博拆开,信上的内容是这样的: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
至此,两人的恋情大白于双方家人面前,钱家觉得杨绛“乃如意媳妇也”,而杨父对钱钟书的印象也极佳,视如“乘龙快婿”。
 胡河清曾赞叹:“钱钟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
    杨绛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
    她是一位睿智的老人,她的文字,从容与平淡,却如涓涓细流,从你的心间抚过,让你能品得世事的不易,与处世时难得的那份豁达与安然。
文革时期,钱钟书本莫名扣上了一个“罪名”,被贴上了大字报。杨绛激烈的反应,震动了她的同事,人们没有想到弱质芊芊的杨绛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外柔内刚,她抗议、呐喊,铁骨铮铮,刚直不阿,更表现她对丈夫真挚、深厚的爱。她常说,“患难容易孕育智慧,苦难方能滋生修养。”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钟书评)
    杨绛晚年的不幸际遇,丧女之痛和丧夫之痛,在《我们仨》里,钱钟书、杨绛、钱瑗“我们”,他们性格各异,志趣相投,都将读书治学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甚至生命本身。他们的善良、智慧和正直,他们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有隐忍而克制的叙述,偶尔一个情感浓烈的句子跳出,无不令人深感钝痛。她写看到爱女将不久于人世时的心情:“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送别阿圆时,“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摧垮杨绛,她还要“打扫现场”,从“我们仨”的失散到最后相聚,杨绛先生独自一人又明澄勇敢、神清气定地走过近二十年。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也是一个爱的奇迹。
   已到期颐之年,依然是“这凡俗人间的一丝光亮”。从译著《堂吉诃德》的浪漫与荒诞,从著作《洗澡》中的“脱裤子、割尾巴”,从《干校六记》的隐忍与苦难,从《我们仨》的悲怆与明亮,从《走到人生边上》的通透与达观……我们认识了杨先生。
    而静如水,安如磐,生如轮,死如归,更是
杨绛先生的做人之道。杨绛先生一生都奉行的是一个“静”字,杨绛先生最本初、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读书。在喜欢清静的氛围中陶冶着自己高贵的灵魂。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先生百岁之际对生命的感悟。杨绛《一百岁感言》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读杨绛先生的散文《将饮茶》《走到人生边上》小说《洗澡》《我们仨》。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洗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岁月轮回,静水流深。她这一生,如同明灭之中划过的一根火柴,用幽幽微光照亮着茫茫穹苍。
   仿佛一束亮尽的光,杨绛的离去,这个世界便少了一种力量,一种叫做“平淡”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穿透人的心灵。时代映射在她身上的,那些善良的人都会心之向往的东西。
    杨绛罕有的孤独与稀有的分量,让人敬重与不舍。我们提及她,内心能感到安宁与美好


作者简介

孙燕超,女,1996年出生于江苏盱眙。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江苏省委宣传部优青。贾平凹主编的《美文》杂志“文学新势力”栏目头版推出本人专栏作品,《星星》诗刊推出个人展示页。小说、散文、诗歌散见《北京文学》 《上海文学》等国内外报刊。

期荐读

▼▼▼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