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还是别上“裸课”了

 冯栎钧是老师 2020-08-11



"裸课"的提法,首见于张祖庆老师的文章《老师,你敢上裸课吗?》。张老师从律师朋友那里得到启发,上公开课,要向开庭一样,不预演,不雕琢,真实地呈现过程。

这个想法很好,但我认为对于年轻老师来说,不太合适。

我刚上完了一节很重要的教研课,这个课在之前已经试教过不下10次。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在听课老师们的帮助下,自己的努力下,我对教材琢磨得更透了,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也更明了了,但是在教学的时候仍然留有遗憾。

西师的荣卫东教授说:如果以常规的诗歌教学课来看的话,字词落实,读写落实,前半时100分。但是如果以王荣生教授的观念,诗歌作为“定篇”来教,应该让孩子喜欢上这个节日,应该传承文化,应该为中国灿烂的文化骄傲自豪的话,后半段只能算及格。因为文化的味道还没出来。

文化的味道还没有出来,是因为还有五分钟的内容没有上。(当然也有教师本身课堂驾驭能力的问题。)

没有上完的原因是,对学生的学情不了解,推动课堂节奏太慢,后半场有些拖沓。

遗憾。

好吧,我安慰自己说,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早点明白自己的不足,也好!尽管这次的感觉不完美,但我还是很感谢这个磨课的过程。每一次都很有收获。

比如有一次讲到“穿尽红丝几万条”,孩子们对“红丝”非常感兴趣,就不知不觉讲开了去,为什么是红丝不是其他颜色的丝线?从月老,从红线到更多的民间习俗,孩子们可能勉勉强强明白了穿针要用红线的原因,是因为姑娘们希望嫁个如意郎君,可是诗歌早就跑偏了。我知道了,那个环节可不能敞开了去聊。

还有一次我们在纠缠在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了解,深浅不同,大家开心的讲来讲去,结果好长时间都在故事里绕,诗歌也跑偏了。这也让我明白了三年级的孩子还是和老师合作着讲故事比较合适。


这次的课上完了,市教研员张咏梅老师也指出了我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我居然有再上、重上的期待。这也是很大的进步。

回头看看这个磨课的过程,我觉得年轻人还是别上"裸课"的好!


  冯栎钧  ☆♪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

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长。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联系冯老师

E-mail: 3326132336@qq.com

欢迎大家以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 谢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