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是怎样的(人生系列6)

 果果w65k9gp8te 2020-08-13
人性是怎样的(人生系列6)

我国自古以来,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暗箱操作横行泛滥,用尽心思,机关算尽。

结果许多人力、物力资源,都在内耗中荒废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缺乏透明而公正的规则,所以人们不按规则而行。

明规则不彰,潜规则流行。

各行各业,很多时候都是遵循着潜规则行事。

我们为什么制定不出人人遵循的好规则呢?

因为我们对人性认识太浅显。

从古至今,对人性的关注就很少,对人性的研究几乎空白。

如我国古代的小说,对人性和心理的描写很粗糙,甚至没有,而不像国外的小说,描写非常细腻。

而建国以来的主流小说,好人则是高大全型,坏人则是无恶不作,人性描写非常简单。

这是我国的封建礼教束缚了人性,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使得人们不敢正视自己的人性,不敢正视自己的欲望。

然而忽视人性,不代表它不存在,更不代表它不起作用,只不过从台前转向了幕后,从明里走向了暗里。以致出现了大批的“满嘴里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

人性是怎样的(人生系列6)

人性是什么呢?

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开篇之句:人之初,性本善。

无私母爱、乐于助人、舍己救人、舍生取义,体现了人性的善良。

所以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性是向善的,主张性善论。卢梭等也认为人性是善的。

人性真是善的吗?

那么世间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是谁做的呢?

贪污腐败、谋财害命、种族屠杀、侵略战争,人类种种恶行,罄竹难书。

所以荀子、韩非子等认为,人性是恶的,主张性恶论。奥古斯丁、马基雅弗利、叔本华等也认为人性本恶,基督教的原罪说也是一种性恶论。

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所以战国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善恶是人与生俱来的两种属性,后天养之善性,则善性增长;养之恶性,则恶性增长。主张有善有恶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持此种观点。

但告子认为,人性是无善恶的,善恶是后天造成的。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主张无善无恶论。王阳明、洛克等也认为人性无善无恶,如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洛克认为人心如白板。

善恶是后天造成的吗?

人性是怎样的(人生系列6)

《自私的基因》作者认为,人们生来是自私的,基因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扩张。

生物间即使出现利他行为,出发点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帮助别人是为了别人能帮助自己。

人们生来是自私的吗?追求自己的利益,称得上自私吗?

我们常常混淆了自私、自利和无私的概念,需要正本清源。

自私,为自己利益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如使用地沟油、黑心棉、假冒伪劣产品等。常见自私行为有,欺骗、偷盗、抢劫、强奸、行贿、剥削、垄断、贪污等。

自利,或利己,追求自己利益但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如农民辛勤劳作望丰收、职工努力工作求晋升等。

无私,为他人利益牺牲自己利益的行为。如在沙漠里把自己的水分给快渴死的人。

人的本性是自利的,既非自私也非无私。偶尔自私或无私的行为,不占主要。主体还是自利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每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努力奋斗,恰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

亚当·斯密曾说过,每个人为自利而努力工作时,他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人性是怎样的(人生系列6)

市场经济社会,是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是个金钱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的社会。

当我努力把商品做好,有利别人享受优质商品,然后更多人购买,又利好自己获得更多收益。

这是一个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是一个良性循环不断增长的螺旋模式。

商品经过交换,每个人的利己,同时也是利他。

长期看,利己和利他,完全具有一致性。

故自利性,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不好的规则,无视人的本性,充分释放出人性恶的一面。

一切好的规则,应基于人的本性制定,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努力的一面,遏制人的好逸恶劳的一面。发挥人的优点,约束人的弱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