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被人利用”?看完长见识了

 快乐QB 2020-08-14

凡是中国人,几乎都知道孔子的大名,其创立的儒家学说主导了封建时代两千多年的思想,其中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至今仍然广泛影响至海外。

毫无疑问,孔子是伟大的。但我们不禁要问,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什么只有孔子的思想能够脱颖而出?难道儒家思想就要高人一等?

实际上,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来说,儒家并不比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丰富,也不一定更深刻。但孔子之所以被推崇了几千年,其中一个原因是——儒家思想被皇帝们“利用”了。

我们首先要知道,距今2200多年前的秦朝,实际上是以法家为统治思想的,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正统的儒家思想几乎就已经消失殆尽。

而之后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之前采用的是道家思想。直到汉武帝登基以后,国力日渐强盛,汉武帝急需一种有利于加强统治的思想,以使得万邦来朝、万民归顺。

这时候,一个名叫董仲舒的人出现了。

董仲舒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皇权,便结合道家、法家等思想,将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加强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思想,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什么要“独尊儒术”?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我们今天重点要说的是“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其实,孔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本意是要求臣民、子女、妻妾应该服从于君王、父母、丈夫,同时也要求君王、父母、丈夫为臣、子、妻做出表率。

孔子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伦理纲常和制度来教化天下。

但是,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皇帝都只注重服从,而忽略了表率。因为,只有绝对的服从,才能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才能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也正是由于“三纲”的思想,我们即使在电视剧中也经常会看到,皇帝的叔伯兄长即使辈分高,但也是臣子,见到皇帝也要跪拜。

这样的结果,是当皇帝的那个人最希望看到的,而且当时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的统治下空前繁荣,皇家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巩固权力。

于是,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主张。

从此,原本已经快要消失的儒家思想再次登上舞台,并且一跃成为皇家正统。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皇权的需要和“利用”,孔子能不能成为“孔圣人”还有待商榷。

当然,这些思想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封建糟粕,但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它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总而言之,孔子之所以直到今天仍然被称为“孔圣人”、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被称为伟大,其中一个原因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了最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思想,并且这种思想成为了几乎整个封建时代的主流和正统。

因此,无论是对于孔子还是孔子的思想,我们都不能以当今时代的眼光去看待,而是应该结合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做出客观的评论和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