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之所以这么回答,正是因为他们感觉糖尿病的伤害并不会那么快到来!即使在患病后,也不着急控制。 然而,只有当并发症到来时,患者才傻了眼,才会感叹:这病怎么来的这么快?才体会到什么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感觉。 好多人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得了糖尿病,多久会出现并发症呢? 那么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呢?其实他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对!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小编来给你揭晓! 并发症什么时间会出现呢?这与个人身体素质、饮食情况、用药情况、工作情况等都密切相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所不同。 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统计数据显示, 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 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 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 一部分人,就是因为出现了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发现得了糖尿病。这说明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还是比较早的。下面列举几个调查统计得来的主要并发症数据: 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5年~10年间发生的概率为57.82%。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增加2~4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 缺血型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的60%~80%。 2,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 5年~8年间发生的概率为39.45%。病变主要包括微血管和大血管,脑动脉血管硬化,急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变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出现在颅内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和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脑血管疾病引起大约10%的死亡,其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 3,糖尿病神经病变 10年发病率37,41%。在吸烟、年龄超过40岁,以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更高。 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周围对称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最为常见。早期表现四肢远端的感觉异常、麻木、触觉敏感性下降。 4,糖尿病眼病 10年~15年间为29.92%。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眼底独特环境中的表现,其发生和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 随着病情的发展,表现为势力逐渐减退,引发白内障、眼底出血,开始是看不清东西,最后就失明了。与非糖尿病人比,失明发生率增加25倍。 5,糖尿病肾病 在糖尿病诊断后的15年~20年间,肾脏损害的占29.93%。尿微量白蛋白是最早临床证据及筛选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开始是有尿蛋白,肾功能降低,最后出现尿毒症。与非糖尿病人比,尿毒症的发生率增加17倍。 糖尿病肾病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30%,发病年龄越小,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死亡比例就越高。 6,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患者的终身发病率高达15%至20%,糖尿病足的形成,也往往是全身情况差的集中表现,足病越重,患者全身情况越差。每年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有50%以上是糖尿病患者。 开始是下肢发凉、麻木、疼痛,接着是溃烂,最后是坏死、截肢。糖尿病足即使是截肢后,常规治疗5年患者的生存率仅44%。 与非糖尿病人比,截肢的发生率增加40倍。全国每2分钟就有一条腿因糖尿病被截肢,并且一半以上的截肢者5年内需进行第2次截肢。 不要并发症出现,控住血糖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时间,并不是按照患病多长时间来看的,而是按照血糖控制水平来决定的。 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够好,那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就会大大的缩短,但血糖控制的足够好,那并发症出现的时间会延长。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糖尿病患者不到半年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有的糖尿病患者患病五六年身上也没有出现明显异样! 警惕:血糖波动能够加剧并发症的出现 血糖波动越明显,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就越大。很多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就是这样引起的,而且血糖长期波动,会导致代谢出现问题,各种病症也会随之而来。 正常人血糖波动范围在3.3~8.9mmol/L之间,而糖尿病人血糖波动范围很大,低的时候到2.8mmol/L,高的时候可能超过30mmol/L,血糖越高,波动越大,并发症发生越快越重。只要血糖波动超过10个毫摩尔,就会对器官和人体组织产生伤害。 如何有效控糖 中医才是有效的解决之道 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但西医所谓的糖尿病不等于中医的“消渴病”,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 消渴病是脾胃虚弱、脾阳亏虚 中医认为消渴病多由于饮食肥甘油腻、辛辣醇酒厚味等而产生内热,内热伤阴,阴虚燥热,从而引起消渴、口渴多饮。日久阴虚及气,气阴两虚,而产生肺燥、胃热、肾虚、脾虚等证。 根据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阴液亏虚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虚阳上亢、虚火上扰的表现,这即是糖尿病“阴虚燥热”的病机理论。而临床实践发觉传统理论认为的“阴虚燥热” 只是一种表象,糖尿病的根本问题其实是脾胃虚弱、脾阳亏虚。 脾主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人体吃下去的饮食水谷经过口、食道进入到胃,通过胃的腐熟作用将食物变成食糜状态,然后经过脾的运化功能,将食糜转化为富含营养的水谷精微物质,进一步化生成气血,并且脾胃主管将精微物质输布运送到全身,营养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脾气散精” 的作用。 因此,糖尿病相当于中医的脾胃病。自古就没有脾胃病是绝症不可根治的说法,因此,糖尿病是可以逆转的。 汲取中医之精华,德丰健用中医之法逆转糖尿病 德丰健中医诊所运用纯中医治疗理念及方法,采用辨证、针灸、艾灸、汤药、运动、饮食调整等来调理脾胃,脾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分解稀释能力越来越好,糖就能够被输送到五脏六腑,进而被细胞等吸收,血糖自然就降下来了。 另外,德丰健中医诊所还会根据每位糖友的情况,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综合调理脾胃,同时也可以恢复机体功能,真正的实现让身体一天天的在变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