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说:湿

 时宝官 2020-08-15

中医认为湿有外、内之分,即有内湿和外湿的说法。外湿为六淫之一,致病常先伤于下。内湿为病理产物,与脾的病理变化密切相连。

中医说:湿

1.湿为阴邪,得温则化,遇阳则宣。但'湿性粘滞',常缠绵不己,不易速去。

01.外湿:多与气侯环境有关,如阴雨连绵,或久居潮湿之处,均易发生湿病。又脾胃素弱,也易复感外湿。

中医说:湿

02.内湿:多与脾胃有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伤则津液敷布不利,故湿从内生。

中医说:湿
中医说:湿

2.外湿袭人,多由体表肌肤侵入,浅者伤人筋脉关节,深则可入脏腑。湿邪伤人,常兼寒、热、风。

01.寒湿:全身疼痛而重,关节痛甚,行动不便,汗出不彻,四肢浮肿等。

中医说:湿

02.风湿:风湿为患,多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湿疹、风疹,窜走搔痒不定。

中医说:湿

03.湿热:发热心烦,口渴自汗,四肢关节肿痛。

中医说:湿
中医说:湿

3.内湿的形成,多因饮食失节,恣食生冷肥甘,或饥饱失时,损伤脾胃,湿从内生,聚而为患,或为泄泻,或湿从热化,注于下焦,发而为淋,或浸淫肌肤等。

01.脾为湿困:肢体无力,脘闷饱胀,或呕逆不止,大便溏稀。

02.湿从热化:湿热蕴于心经,则口舌生疮。注于下焦发而为淋、痢、湿疮。

中医说:湿
中医说:湿

湿病与脾关系密切,湿之兼证无论虚实寒热,如寒湿困脾、湿热内蕴、水湿内停、脾不运湿。治疗时结合病情,参以燥湿、利湿、化湿之品,湿去则脾运自复。

鲁人郎中中医说,用简单的文字,讲述古老中医文化,让您走近中医,贴近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