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作家 ║ (宁东一小专栏)宋志博《粒粒皆辛苦》

 甘宁界 2020-08-19



无数颗文字舞蹈的天堂!无数颗心灵自由的牧场!

关注甘宁界ganningjie-st   石头在这里和你相约!

重点作品今日头条、天天快报、uc头条三大平台陆续推出!

今天,你分享了吗?

小作家  ║ (宁东一小专栏)宋志博《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

宁东一小五(3)班    宋志博

中午的时候,我不好好吃饭,饭粒撒了一桌子。妈妈批评我了,我生气了,筷子一摔,鼻子一横,不吃了不吃了!!!

妈妈看到我气呼呼的样子顿时也气的不行把碗一收,白了我一眼说,爱吃不吃!

姥姥看到了,拉着我说:孩子啊,你不知道姥姥可是经饥饿的年代过来的,你妈妈小时候都没有白面吃,然后给我讲了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姥姥年轻时侯正是饥荒年代,粮食收成不好,又刚好赶上分家,放粮食的缸底都刮的锃亮,就连门口的榆树的榆钱儿都撸的干干净净,没了榆钱儿就吃树皮……后来连树皮都没了。然后瘦的皮包骨头的舅舅喊着:妈妈我饿!姥姥也是饿的肚子咕咕叫,只能哄着舅舅说,饿了就喝水。一大碗凉水灌进肚子,缓解了肚子火烧火燎的饥饿。邻居家的孩子偷偷告诉舅舅说,倒立,倒立就不饿了。舅舅喝完凉水爬上床,倒立了起来,一肚子水晃晃荡荡一起倒立起来,果真肚子不怎么饿了。如果还饿,就睡觉,睡着了就不饿了……

太姥姥来看姥姥了,看到舅舅在倒立问他干啥,舅舅说倒立了就不饿了。太姥姥心情低落的回了家。当时太姥姥的婆婆特别厉害,太姥姥不敢让她知道半夜把两个姨姥姥喊起来说,咱们连夜臼点小米吧,咱俩粮食多,你大姐都快饿死了。两个姨姥姥打了半袋小米连夜偷偷送到姥姥家里。靠着这半袋小米,姥姥一家撑了过来。到了舅舅十岁左右家里条件渐渐好了起来,但是白面馒头仍旧是个奢望,舅舅的梦想就是能够吃上一顿白面面条。

家里的好粮食都给了老人,舅舅的爷爷生病了想要吃一碗面条,白面面条。两根青菜一把葱花几滴香油,馋的一堆孩子眼巴巴看着,手放进嘴里,口水顺着指头淌了一地。舅舅的爷爷叹了口气,一个孩子分了一筷子面条,舅舅一口把面条放进嘴里。真香呀,又顺又滑的白面面条。舅舅说,如果以后天天能吃上面条得多幸福啊……

姥姥说,你妈妈批评你是她小时候经历过没有粮食的苦楚,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米一面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加工出来的,在好多国家好多地方,好多小朋友还在经历着饥饿,你这样做你妈妈能不生气吗?

我用电脑查了一下,弹出来一个饿的骨瘦如柴的小孩子,我的眼睛酸酸的,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因为我们国家和平没有动荡,这来之不易的粮食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才对呀!

我低了头,对妈妈认了错,自己真的是太过分了,从今天起我要开始净盘了,因为我也终于明白那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简评:

小作者由生活中的一个不良习惯,引出一个严肃的话题:节约粮食。然后又通过奶奶的教育,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继而内心受到启迪,从而认识上也发生了变化。再通过网上学习,进一步分析自己的过错,也达到深化主题强调节粮的目的,还具有一定的号召力。结尾的向妈妈认错,是把自己的认识落实在行动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形象,自我褒奖的合情合理。篇末点题,有画龙点睛之美!全文结构安排、材料的选择,以及感情的表达等等,都能看出来作者用心写作的良好品质,这一点是值得很多孩子学习的。

指导老师:康建设

小作者简介宋志博,男,11岁,现就读于宁东一小五(3)班。本人性格外冷内热,成绩优秀,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从不骄傲自满,勇于找到自我错误,积极改正。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后勤,在生活里我是电子迷。在康建设老师的指导下,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公     告

维护原创,允许转载,

但须注明来源。

不论大漠烽烟,还是长河落日,亦或一条小溪、半弯清流,每一颗文字都是甘宁界人的精神绝响,石头在此向倾情抒写甘宁界风物、展现甘宁界人情感世界的每一位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赞赏:赞赏资金50%为作者稿费七日后以微信红包的形式发放给作者,50%将用于平台维护,音频朗诵作品平台,作者朗诵者各30%十元以下不发稿酬。仔细阅读,然后投稿。

长期征收下列稿件:

1、表现情感、记忆、风物类散文作品。,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

2、家庭教育、社会问题、生活世态类小说作品,短篇不超过10000字,中篇不超过20000字,20000字以上确实优秀稿件请分好章节,连载发布。

3、20行内精品诗歌,可以成组投寄。

稿件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