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庄子梦蝶时,他在想些什么?

 素笛轩 2020-08-22


李商隐在其诗《锦瑟》的颔联中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庄子借这一故事,更多地表达了“物化”之旨。



“物化”的表现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摘自《庄子·齐物论》)



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翩飞舞,遨游各处,悠闲自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忽然醒过来,才知自己本就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庄周和蝴蝶必定是有所区分的。这种转变就叫做“物化”。

庄子的“物化”指的是主客交融的意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庄子认为万物可以相互转化,物与物之间并没有太大分别;

其二,庄子认为万物本为一物,定名分而成为完整的个体。

“物化”表达了庄子所追求的物我同构、与道合一、齐物我、是非的自由境界。“物化”更突出展现了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交融不分的心理状态,即揭示了审美主体在观照中忘怀得失,感到自身化为对象、与对象融为一体的心境。



“物化”的实现



如何才能实现“物化”呢?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的方法。

“心斋”出自《庄子·人间世》,庄子借助颜回和孔子的对话阐述了“心斋”的内涵。

颜回向孔子请教游说卫国国君的方法,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耳只不过是听声音,心只不过是认知符号。“听之以气”的意思就是用集虚的方式让道进入你的内心。





而对于这个集虚的方式,杨立华老师认为它恰恰是一个非常认真清楚的“放弃自我”。

“耳”代表了感官,“心”代表了自我的念虑,把这些都纷纷排遣掉之后,然后让道在你内心中朗现出来。“心斋”达到的就是一个放弃自我破除自我的意识,因此就是这样一个无我。这个无我不是一个完全的自我的泯除,而是在我之中走出自我的过程,无我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倾向,是一个有放弃自我的欲望,有打开自我的欲望,这本身就叫无我。而不是如草木瓦石那样真正地没有自我。若没有自我,你也就没有认知,没有道德的可能性,没有行为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心斋”就是洗掉附着在内心里的经验、成见、认知,恢复虚灵明觉的本心的工夫。





“坐忘”出自《庄子·大宗师》,也是借助了颜回和孔子的对话来阐述。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的“坐忘”是一种个体的主观修养和主观精神体验。“坐忘”的关键在于“离形去知”。所谓离形,与“堕肢体”同义,就是忘身。忘身不是简单地忘记人的身体存在,其实是指人要摆脱无止境的欲望;所谓“去知”,与“黜聪明”同义,就是去除由心智作用所产生的伪诈。

所以,庄子所说的“离形去知”,就是告诚人们要从形骸智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还原一个自由、自主的真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达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庄子所构建的世界总是自由又潇洒。

或许现世中的我们也能通过“心斋”和“坐忘”,即“物化”之法,来短暂地告别种种烦忧,从而获取舒适自然之感。

栏目策划:清圆;图文编辑:微雨

知行合一 · 200607



 

素笛轩:sudixuan01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