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老刘tdrhg 2020-08-24

中国传统家具以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做工精湛而闻名于世。在品种众多的中式家具中,坐墩虽仅属于坐具类中的一个品种,但经多年的发展演变,已形成了相当多的款式,颇受人们的喜爱。在故宫和各皇家园林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种造型优美、工精质优的硬木坐墩。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又名“绣墩”,因古时,人们在使用坐墩时总爱在其坐面上覆盖锦绣一类织物作为垫子,借以增其华丽,同时兼具防尘和装饰效果,故而得名“绣墩”。

这个名字听起来与它端庄秀丽的造型颇为一致,给人一种文雅的回味,因此,有人索性将它写为“秀墩”,后来多定意于女子的坐具。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紫檀木雕花纹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就曾提到:

“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

所以,与太师椅、官帽椅等方方正正、充满“阳刚之气”和“等级主义”的坐具不同,绣墩体型轻便精巧,线条圆润秀气,更有一种女性的“婀娜温柔”之美,像是古代家具大家族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乾隆 紫檀嵌景泰蓝坐墩一对

墩在汉代已经出现,最早时多用竹藤制成。因其不仅用于室内,更用于室外,故传世实物,石制的或瓷制的比木制的要多。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乾隆 紫檀嵌景泰蓝坐墩一对

石制绣墩往往上雕方袱,四角各坠铜钱一枚,可以反映古时使用情况。不过作为一种坐具,依其功能,还是称之为“坐墩”较为确切。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五代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石制坐墩

作为一种无靠背坐具,坐墩的特点是面下不用四足,而采用攒鼓的做法,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腰鼓型。上下两边各雕弦纹一道和象征固定鼓皮的乳钉纹。为便于提携,在中间开出四个海棠式鱼门洞。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紫檀木海棠式鱼门洞四开光坐墩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宋代,墩的使用已相当普遍,这个可以从宋代古画中研究考证: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宋 佚名《十八学士图》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宋 佚名《猫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秋庭婴戏图》即是典例,两位孩童围立于一件五开光的黑漆坐墩旁嬉戏,坐墩外形格外雅致,曲线柔美,圆浑可爱。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宋 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台北故宫藏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秋庭戏婴图》中的黑漆坐墩

在宋代的坐墩上,往往保留着两种物体的痕迹,即来自藤墩的圆形开光和源自鼓腔钉蒙皮革的鼓钉。

古代藤墩用藤子盘圈做成的墩壁。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明 仇英《竹院品古》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紫檀木仿籐坐墩 故宫博物院藏

弦纹及一周圈状如纽扣的纹样则象征绷在鼓面的皮革边缘和钉皮革的帽钉。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明 龙泉窑青瓷刻花鼓式坐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多数的明式木制坐墩上,大都还保留着藤墩和木腔鼓的痕迹,依然以此为装饰。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明 紫檀大理石面仿籐坐墩


明清以来,坐墩的基本式样是器身开光,两端小,中间略大,吸收了古代花鼓的特点,故又名“鼓墩”。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明 紫檀大理石面仿籐坐墩

在上下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出象征鼓钉的钉帽,腔壁的四周或为素面,或装饰有各种图案。这类坐具大多体型较小,占地面积不大,宜陈设在小巧精致的房间内。

明代坐墩实物,传世留存极少。即使是清制而具有明式风格的也为数寥寥,主要有三种形式:开光、直棂、瓜棱三种形式。

开光形式的举故宫鸂鶒木六开光坐墩为例: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早期 鸂鶒木六开光坐墩 故宫博物院藏

坐墩一周均匀地开出6个椭圆形开光洞,并用紫檀木镶边。开光洞上下对称装饰弦纹各四道,其中最外的两道用紫檀木镶成,上下对称的第三、四道为双线,双线中的一条亦为紫檀木嵌成,上下第二、三道弦纹之间随形嵌紫檀木,上浮雕回纹,第三四道弦纹之间饰鼓钉纹一周。下附圆环托泥,里侧镶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而直棂式的已经看不出它和藤墩的联系了。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紫檀直棂式坐墩

另一种瓜棱式坐墩,造成瓜瓣的样式,整体外实中空。设计者从天然瓜果找到造型素彩,抛弃了开光加鼓钉的传统造法。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黃花梨嵌大理石面坐墩 欧云伉俪旧藏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黃花梨坐墩 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藏

清中期或更晚的坐墩往往连鼓腔的痕迹也找不到了。

清代坐墩具有较复杂的装饰和较丰富的造型,大开光、起弦纹和乳钉纹等明代简洁做法被摒弃,墩身外墙往往有三四层装饰纹样。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中期 红木理石面双鱼纹坐墩

除木制外,还有竹编、藤编、彩漆、雕漆或陶瓷等多种质地,造型多样,绚丽多彩。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各类坐墩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墩体由矮硕趋向细高,坐墩高度也随之增加。尤其是乾隆宫廷制品,造型装饰,处处翻新,有的还加上了束腰,成了非凳非墩的坐具。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紫檀木雕花纹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紫檀木镂雕人物花卉纹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而到了民国时期,绣墩更矮些,多嵌大理石或硬螺钿,一般与圆桌配套成堂。

在人们对家居陈设艺术日渐重视的明清时期,坐墩作为实用性与装饰性兼具的家居艺术品大受欢迎。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孙温 《红楼梦》椭圆开光坐墩

《红楼梦》中就有两处有关绣墩的描写,其盛行程度可见一斑。

第三十八回:“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

第八十五回:“北静王吩咐太监等让在众戚旧一处好生款待,却单留宝玉在这里说话儿,又赏了坐。宝玉又磕头谢了恩,在挨门边绣墩上侧坐,说了一回读书作文诸事”。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孙温 《红楼梦》云纹坐墩

由此可以看出,绣墩没有靠背,拿取方便,室内室外均可放置,在当时是家居生活中的常设之物。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乾隆 紫檀嵌珐琅坐墩 故宫博物院藏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黑漆描金龙凤纹坐墩 故宫博物院藏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中期 紫檀透雕花卉纹坐墩 颐和园藏

同时,坐墩作为家具,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在室内装饰上有着独特的功能。

将其放置于按中国传统方式布置的房间中,在烘托室内整体装饰效果上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清 孙温 《红楼梦》,带有冰裂纹及圆形开光的坐墩随意陈设

在园林中,亭阁内,也可放置绣墩和绣墩造型的圆桌。它们与自然界的山石,花草、水溪,鸟语交响成曲,使得整个景致显得分外典雅动人。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坐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黄花梨绣墩形茶台(一桌四凳)

坐墩不像一般坐具,在使用中,坐墩可以没有固定的摆放位置,这不仅方便于使用,而且对活跃室内装饰气氛起到积极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