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情缘】朱玉华:难以忘怀的薯丝饭

 新用户89134deQ 2020-08-24

                 

难以忘怀的薯丝饭

文/朱玉华

  友人在微信中说“想念薯丝饭”。这也勾起了我对薯丝饭的回忆,那种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那种朴实无华的形状,那种表里如一的性格,确实令人念念不忘!

  小时候家里穷,兄妹多。为了让一家人填饱肚子,父母想尽了千方百计,考虑最多的要算红薯丝。薯丝饭也就成为喂养我长大的主要食物了。因为水稻产量低,粮食常年处于紧缺状态。家中不算多的旱土,以及每年早稻收割后的高岸田,都会栽上红薯。红薯耐干旱,再贫瘠的土地也能旺盛生长。红薯成熟后,除选择少部分个头大体一致,没有受伤的进入薯窖储藏,留作来年的薯种外,其余的大都手工刨成红薯丝,晒干后作为粮食收藏。自家的红薯数量有限,制作的红薯丝也不是蛮多,所以每到秋冬季节,父亲就会去山区用一斤大米换回两斤红薯丝。红薯丝,薯丝饭为我们缓解了饥饿的肠胃,帮我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那时候我们吃的薯丝饭总是饭粒少,薯丝多。或许是红薯丝放太多,又或许是经常吃的缘故吧,虽有清香扑鼻,但并不觉得薯丝饭好吃。每每座在餐桌前心里就想:哪天能吃上一餐白米饭就好了。

  直到后来参加工作,走进了机关,从此和薯丝饭渐行渐远。后来红薯丝越来越少,偶然吃上一餐薯丝饭,才觉得它的味道不同寻常。

  红薯丝平凡低溅,薯丝饭的做法也简单,但要做好,还是有些讲究的。

  首先,将红薯刨成丝,放进盛满清水的水缸内翻洗后,再将其捞上来撒在晒垫或篾折上晾干就好了。(水缸里的水经过一个晚上的沉淀,第二天倒掉清水,取出水缸底部一层厚厚的淀粉,晒干后就是上好的红薯粉了)当然,如果不经过洗粉这一环节,红薯丝的味道更甜,口感也更好。但一般都会洗出薯粉,用薯粉做成的粉皮也是一道很可口的菜肴。

  做薯丝饭一般是用饭甑或铁炉罐。先将淘洗好的米放入锅内,再添上比较宽泛的清水,当米粒煮开后放入红薯丝。充分揽伴,让红薯丝吃透米汤又均匀地和米粒混合后,再将米粒和薯丝一起捞出,放进饭甑蒸熟即可。用炉罐煮薯丝饭方法类似,只要将米汤倒出再烧熟就成了。

  只是现在,不仅红薯种植面积相对减少,而且红薯一般用打碎机打成末,这样虽省了刨红薯丝的辛劳,也增加了薯粉的数量,却没有了成形的红薯丝。

  如今,虽说餐桌丰富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吃上一餐薯丝饭却成为奢望。薯丝饭的香甜,薯丝饭的清爽是那么清晰地留在记忆深处,令人难以忘怀。

  2018.10.29于悉尼

投稿用稿规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