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是怎样过七夕节的?

 来自彩云之南 2020-08-25

今天,2018年8月17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叫中国情人节。

一说起“情人节”,现代人的神经就躁动,今天的网络肯定很热闹,“情人们”微信传情,电波送礼,忙的不亦乐乎!

没有情人的“单身狗“们,此时倍感寂寞和虐心,微信上到处可见他们伤感的调侃帖子。

其实,这些都是不了解七夕节的表现。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 ,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七夕节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在我国,牛郎织女的故事源远流长,家喻户晓。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牛家庄有一位孤儿叫牛郎,依靠哥嫂过活。嫂子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后来,他被迫离开哥哥独自生活,陪伴他的只有一头年迈的耕牛。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下凡嬉戏,陶醉于人间山川河流的美景,于是一众姐妹下到河中沐浴玩耍。通灵的老牛将此事告知牛郎,并献计偷走织女的衣裳以便挽留她在人间。牛郎依言行事。

后来,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两人男耕女织,育有一儿一女,生活美满幸福、甜蜜如糖。

不料,天帝查知此事,令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犄角,变成一只小舟,让牛郎带着儿女乘舟追赶。

快要追上之时,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浩瀚无边的银河,一叶小舟是断不可通过的。牛郎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伤心欲绝。

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世间的喜鹊,无数喜鹊从四面八方飞来,用它们瘦小的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牛郎织女得以相拥于天河之上。

玉帝见此感人之景,也动了恻隐之心。奈何人神有别,自此玉帝允许牛郎和织女每年七月七日鹊桥约会一次。在大多数时间里,牛郎织女只能隔河含情脉脉相望。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七夕情人节的爱情主题是心心相印、坚贞不渝的爱情!

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佳句美诗:

迢迢牵牛星

作者: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鹊桥仙

作者: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人是怎样过七夕节的?

古人认为,女子以七岁为一个周期。“七”对女人关系重大。

“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节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古时候,七夕节是女人们祈福学艺比武的好机会。

古时候的女人们,受到社会的限制,主要活动场所主要局限于家庭。能找到一个好丈夫,生儿育女,家庭美满幸福,是她们的美好愿望。

有了这个美好愿望,总要找个机会说出来。每年的七夕节,就是她们表达美好愿望的好机会。

在七夕节,女人们会把她们的美好愿望向她们的女神织女倾诉,祈求她的保佑。女人们在七夕节,还会向织女这位“巧娘娘”请教织布的技术和处人处事的智慧技巧,这一过程叫“乞巧”。

七夕乞巧习俗丰富多样,除了仰观星汉,乞求富贵子嗣、容颜美好外,心灵手巧是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特别要求。甘肃陇南西和以撒花瓣的方式乞巧,乞巧歌词,“巧娘娘,快给我姐妹赐花瓣,莫赐宝贝莫赐钱,赐我一副巧心眼”。

有的地方是未婚姑娘们穿针引线乞巧,亲手做些精美小物品赛巧,胜者被称为巧姑娘,身价倍增。

有的地方有一种特别的园艺乞巧方式,那就是种巧芽。女人们在七夕之前,培植豆芽或麦芽,到七夕活动期间,她们带着各自精心培植的作品,奉献给巧娘娘,同时让大家品评,看谁的巧芽长得茁壮顺溜,谁就得巧。

古代的女人们在七夕节忙于祈福比武技艺,古代的男人在七夕节干什么呢?

古代的读书人在七夕节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在七夕节,男人们也会“晒书晒衣”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炫耀自己的财富。

古代的小孩在七夕节干什么呢?小孩子会在亲人的带领下,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

大一点的孩子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老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如此看来,七夕节是一个有意义和有趣的节日,朋友,祝您七夕节吉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