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上辈农村人养七八个子女不叫累,现代人养一个子女就非常累?

 dream_hujun 2020-08-25

题主说的这个一对夫妻能生育七八个子女的时期,只能是上世纪76年之前的情况,当时计划生育还是处于提倡阶段。现在这一代赶上多姊妹末班车的人们,也都成为了爷奶之辈了,其父母们高寿的或许还在,大多数差不多已经作古了。

至于说到当时他们怎么养七八个子女不叫累,在这里首先给你纠正一下,你说错了!怎么个不叫累,同样的不容易、压力大,因为当时农业都是传统耕作方法,生产力低下,常年就有青黄不接的时候,遇着自然灾害粮食更为严重,再加当时政策限制,人们都被束手束脚,不能发挥一点自己的能动性,经常仅为了衣食温饱就够犯难的。

作为有着姊妹五个,出生于1954年,成长于六、七十年代的本人,也算与本问题沾个边,亲身经历的时期。偶然看到这个提问,不由揽下,讲述一种与题目十分相关,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听到一定很陌生的分配方式,作为对本问题的回答。

首先应该感谢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自从五十年代农村成立人民公社后,生产资料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三级也就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农民以生产队为单位参加生产劳动,实行工分制,日工分按劳动强度轻重,技术含量、男女老弱分别不同,一般是10分往下。

一个家庭如题主所说有七八个子女的,不但是有,而且还为数不少,在我们本生产队就有几家。他们往往是只有一个男劳动力参加生产劳动,女方在生产队农活忙时,抓得紧的情况下也得服从点劳动纪律,出来干活时,孩子们只有大的哄小的。那么他们的家庭仅一个正常出勤的劳动力,又怎么养活的八九、十来个人的,这就要靠分配制度来调节了。

比如:某年某个生产队总产粮食上交公粮后有20万斤,按国家规定的分配制度”人6工4“,就得拿出来12万斤按生产队的全部人口分,剩下8万斤才能按工分分,这样家庭人多的就相应分得粮食多。

而这样算来劳动力多,人口少,或单身汉的家庭,看着自己同样甚至一家几个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到分粮食的时候,人家分走了大堆,自己却分得个小堆,心里怎么平衡。且听往下说。

还拿某个生产队某年总产粮食交公粮后余20万斤举例来算,按全年考勤计算,总产生工分40万分,按每个劳动日10分计算,为4万个劳动日,折合每个劳动日5斤粮食。再按当时粮价假若每斤0.2元计算,每个劳动日价值为1元。

先说如题主说的,一个家庭七八个孩子,劳动力少的。假如他家分了4000千斤粮食,按0.2元1斤作价合计为800元,而他实际出勤340个劳动日,总工分3400分,按劳动日10分价值1元计算,折合金额340元,用分得粮食作价800元减去他的出勤劳动日总价值340元,余下的460元就是他的缺粮款,有钱的原则上要求兑现,如果确实困难户,只有年年累计,等到子女长大成为余粮款户,再慢慢地还清,大多也都是如此。后来碰上农村分田到户改革,这笔账也就一风吹了。

再说劳动力多的家庭,就以单身汉来说,出勤同样是340天,总劳动价值金额340元,分了800斤粮食,合款160元,余粮款180元,这笔钱为了保持和提高集体劳动积极性,是必需得兑现的。往往要靠生产队集体副业经济来源支付。(以上数字都是为说明分配方式便于计算的假设)

我们家庭也曾经当过缺粮款户,后来我们家庭刚刚转为余粮款户,领了二年余粮款就碰上农村改革。

今天借此在这里聊聊这件事,各地或者有所不同,同辈人们也可以说一说各自本地的不同情况,让年轻人们知道知道这段历史,我们成长过程中享受到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温暖。

2020年8月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