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可道,非常道——论本源常道

 四地闲夫 2020-08-25

道可道兮名可名,

本源常在何垢净?

物象精信成一体,

大道混成先天生。


东方哲学中最基本的一对概念就是有和无,现在我们知道,不论是道家的有与无,还是佛教的空与不空,实际上都是现象界的问题,是对'象(相)'的纠结。无中生有、有无相生本质上也只是一种错觉,是以人的认知极限为界,“象”在可感知状态(有)与不可感知状态(无)之间的转换。

道可道,非常道——论本源常道

云龙太极图

如此看来,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孔子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都是对“象”的生成过程的描述,所以准确地说,不论老子模型还是孔子模型,都不应叫做“万物生成模型”,而应叫做“万象生成模型”。除了四象外,两仪实际上就是两象,八卦实际上就是八象,万物实际上就是万象。如此而已。

所以老子所谓的“有无相生”其实只是一种方便法门,让包括令尹喜在内的你我众生能够领会罢了。

那么老子是否如佛教所说,也有个究竟法门呢?

有的,这个究竟法门实际上就是老子承认在这些现象(象)背后有个真实存在、永恒不变的本源,就是老子所谓的“常道”,我将其称为本源常道。这个本源常道居住在无极世界之中。而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也对无极世界有个全新的认识,将无极从虚无缥缈的神坛上拖了下来,让无极不再神秘,让易经也不再神秘。

但这个本源常道是什么,高矮胖瘦如何,我不知道,老子和佛陀可能知道,但却无法描绘。所以佛陀只能告诉须菩提这个本源常道具有“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观音菩萨在《心经》中也只能将其描述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却不能说清楚它到底长成什么样子。

道可道,非常道——论本源常道

观音心经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在努力描绘这个本源常道的样子: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可道,非常道——论本源常道

道德经

可见,老子描绘了半天,却是越说越让人摸不着头脑,越来越迷糊。这是由于本源常道没有任何形态,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从“其中有象”、“其中有物”的描述,可以知道老子是将本源(道)与现象(物、象)视作一体,不可分离。

这一观点与佛教略有不同,所以道家讲究万象归一归虚,而佛家讲究破除种种相。另外,老子的描述虽然含糊,却至少还有一点形象让人去把握,而佛陀却连形象也描述不出来,可见老子的境界还是要略高于佛陀的。

但不管怎样,两位先哲都没有讲清楚这个本源常道,可见他们都只是近道的存在,无限接近道境,却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道境。要知道在中国的神仙谱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转世身),是大师兄,是鸿钧老祖之下的第一人,法力和地位都比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要高的,却仍然只是近道,由此可知人类想见道、证道有多难了。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对见道、证道的难度做了说明。这十二个字是《道德经》中的点睛之笔,能否正确理解这十二个字,直接决定着我们对整本《道德经》的修习效果。

道可道,非常道——论本源常道

老子出关图

本篇文章的标题是《论本源常道》,但我对本源常道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所以只好用老子的这十二个字给自己找个借口,给大家一个交待吧。

先看“道可道,非常道”。

很多人认为这六个字的意思是“能够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实际上这只理解了这六个字三分之一的含义。这六个字正确的断句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一共有三个部分,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道”。

老子认为存在着一个恒常不变的“道”,这个“道”是“常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本源常道,是那个“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的混成之物。正因为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所以才被称之为“常”,称之为“本源”。

第二层含义是“可道”,认为“道”是可以被人类认知的。

老子认为这个本源常道是可以被人类所理解、感悟和表达的,所以叫“可道”。关于“可道”中的这个“道”字,很多人都理解成了“说”。其实“可说”这个词不能表达出“可道”的全部含义。

佛教中将眼、耳、鼻、舌、身、意这用来感知外界的六种感官称为六根,相应的将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这里的“可道”包括了六根六尘的整体表达和判断,不论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舔、用身体触还是用意识去分析,都是对“常道”的判断和表达,都是“可道”的一种形式。 “可道”与佛教的“五蕴”是相似的概念。

第三层含义是“非常道”,或者理解为“可道之道非常道”,是讲人类认知方面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对本源常道造成的扭曲。

这也就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意思,认为我们所表达出来的那个“道”就不再是那个“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本源常道了。

老子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有局限,也有偏见,因此人在感悟和表达这个本源常道时,都会让本源常道沾染上个人的气息,都会有偏差,就如同盲人摸象一样,不能准确全面地认识和表达本源常道,所以“可道”的道不再是本源常道这个公道,而是你个人的私道,是你个人对本源常道的感悟和认识。正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私道。

再来看“名可名,非常名”。

这六个字与前六个字一样,同样应该断为“名,可名,非常名”。

很多人将这个“名”与各种事物连接起来,将其理解为各种事物的名,这是不对的,这里的“名”同样是指对本源常道的命名。

老子是怎样给这个本源常道命名的呢?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看到没有?“道”也是老子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勉强取的名字,老子可以将其称为“道”,称为“大”,庄子可以将其称为“大块”,那么别人也可以将其称作炁,也可以称作“以太”,甚至叫做任意一个名字,比如这里我把它叫做“本源常道”。

老子认为,这个本源常道应该有个自己的名字(常名),但他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不过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它起个名字,因此道是“可名”的,但每个人所起的名字都不是它本来的名字,即“可名之名非常名”。

之前我们曾提到老子与孔子境界的差异,说孔子的境界是“无中生有”,停留在“有”的层次,而老子的境界是“有无相生”,贯通了有无,因此境界高于孔子。现在我们知道了有无都是现象层面的,本源常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但由于孔子最终停留在了“万物”这个层面,未能触摸到本源常道,孔子所停留的这个“有”是现象层面的“有”,而不是本源常道层面的“常有”,所以与老子相比,境界上仍然是稍逊一筹。

最后还需要再澄清一点,人们对道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包括老子在《道德经》中就从多个角度来使用“道”这个字,既有常道,也有天道、人道,还有“走马以粪”的道路,一般人们常将老子的“道”理解为规律和轨迹,因此天道是天运行的规律和轨迹,人道是人运行的规律和轨迹,道路是车马运行的规律和轨迹。但这个理解仍然有偏差。

阳明先生提出了“心即理”的观点,认为我即心、心即物、物即理,我、心、物、理四位一体,这个是比较接近真相的。老子的“常道”不仅仅是规律,同样“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其中有信”,是物、象、精、信的四位一体,或者说是物质、现象、意识、规律的统一体,是“混成之物”,尤其是不能将物质和规律剥离开,认为物质是物质,规律是规律。

我这里之所以用“本源常道”来代替老子的“常道”,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人为割裂,实现物、象、精、信的四位一体。


睿智奇谋,经国济世

植根易经思想,用东方谋略与智慧解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生活中的问题。

欢迎提出您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我们会全力为您答疑解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