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镜活检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zjshzq 2020-08-30

文献来源: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20年7月第4卷第3期

作者:黄艳 薛玲 周炜洵 许晶虹  刘秀丽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病理科(黄艳);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病理科(薛玲);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周炜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许晶虹);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免疫及实验诊断中心病理科(刘秀丽)

通信作者:刘秀丽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以及一部分手术切除标本不能明确分类的未定型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

内镜活检在IBD的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大部分病理医师对IBD的形态学不太熟悉,影响诊疗效果。

本文从内镜活检IBD取材和制片出发,详细介绍内镜活检UC、CD以及IBD异型增生及癌的形态学特点,同时理清诊断思路,最后总结内镜活检IBD中几种需要鉴别的肠道疾病及鉴别诊断要点。


一、内镜活检IBD取材及制片要求

IBD多部位黏膜活检取材十分重要。推荐取材至少取5个部位,包括直肠和回肠末端在内,每个部位取不少于2粒组织。

内镜下未见异常的黏膜也应取活检,即不应只取溃疡处,溃疡周围的黏膜也需要取活检。特别强调治疗前、第1次内镜活检即初诊病例的组织学评估。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建议检查上消化道,在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多个部位取活检以协助诊断。

对于已经建立IBD诊断的病例即复诊病例,治疗后内镜活检的主要目的是判断病变范围、炎症活动度及监测肠道异型增生和癌。

根据病情,推荐增加活检的部位与数量,不仅在内镜异常的部位取活检,还要在病变周围和远处内镜下未见异常的部位取活检。若全结肠病变,推荐每隔10 cm取4粒组织,乙状结肠及直肠癌变风险更高,建议每隔5 cm取活检。

活检组织离体后,内镜医师或助手用小拨针将其展平,展平的黏膜平贴在滤纸上,立即浸泡于10%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不同部位的活检组织分放在不同的容器内,并注明患者的信息和取材部位,以避免混淆。

由于IBD的病变可能为局灶性,在组织包埋时,建议应竖立包埋确保切片方向垂直于黏膜,每个蜡块最多包埋2粒组织。推荐对每个蜡块在最大面做多个连续切片(6-10片)。


二、内镜活检UC形态学特点

UC分为活动期、缓解期及静止期。活动期病变最严重,形态最典型,容易诊断,特点如下;

(1)最显著特征是组织结构的改变,包括隐窝分支、变形,隐窝萎缩;有时表现为隐窝开口增宽,黏膜表面不平整,严重时呈绒毛状突起,称之为结肠黏膜绒毛状转化(图1A)。

(2)上皮的改变包括:上皮变性、坏死、脱落伴溃疡形成;上皮损伤可导致黏蛋白丢失,表现为杯状细胞减少;伴有隐窝炎和隐窝脓肿;左半结肠出现潘氏细胞化生(图1B)。

(3)黏膜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炎症分布均匀,累及所有活检组织,隐窝基底部浆细胞增多。缓解期表现为血管充血减轻,中性粒细胞和隐窝脓肿逐渐消失,隐窝基底部浆细胞仍保留,上皮再生,细胞增殖带扩大。

静止期表现为黏膜萎缩,隐窝变浅,隐窝分支,潘氏细胞化生,淋巴组织增生。

UC活动度组织学分级,推荐如下:无活动性、轻度活动性、中度活动性及重度活动性。

提示活动的形态学特点主要是上皮内中性粒细胞浸润、糜烂及溃疡,隐窝炎及隐窝脓肿。轻度活动性:隐窝炎不超过总隐窝25%,隐窝脓肿不超过总隐窝10%。中度活动性:隐窝炎超过总隐窝25%或者隐窝脓肿超过总隐窝10%。重度活动性:多灶糜烂或溃疡[8,9,10]。

图1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图 A(HE ×40):结肠黏膜绒毛状转化;B (HE ×100):炎症分布均匀,潘氏细胞化生(箭头)

由于UC病变主要在黏膜层,内镜活检组织可出现上述形态特点,再结合临床病史及内镜特点,内镜活检标本诊断活动期UC准确率高。

如果隐窝排列整齐,没有组织结构破坏、紊乱,即使发现隐窝炎、隐窝脓肿,也不要轻易诊断UC,此种情况最可能是急性感染性肠炎或药物性肠炎。

对于复诊病例,正常结肠黏膜不能排除UC,因为UC治疗后出现黏膜正常化、炎症分布不均匀及直肠豁免,应调阅第1次内镜黏膜活检切片以协助诊断。


三、内镜活检CD形态学特点

CD的早期特点是贴近淋巴小结的黏膜浅表炎症,内镜下表现为阿弗他溃疡,对应的组织形态为黏膜局部糜烂。

CD是节段性慢性炎症,显微镜下炎症呈多灶性,且炎症程度轻重不一,可观察到明显的炎症灶向正常黏膜跳跃的特点,表现为同一块活检组织或多块活检组织炎症分布不均匀(图2A)。上皮局部损伤且轻微,黏蛋白基本保留,表现为杯状细胞相对正常。小肠表现为绒毛萎缩,幽门腺化生,结肠隐窝结构一般不会呈弥漫性破坏。

CD黏膜固有层炎症细胞多样,局灶性分布不均匀的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间质水肿,淋巴管扩张,间质及淋巴管内见组织细胞聚集。

上皮样肉芽肿具有诊断价值,肉芽肿一般较小,由数个上皮样组织细胞聚集组成(图2B)。上皮样肉芽肿在内镜活检标本中出现率不高(不到50%)。

若内镜取材深,CD黏膜下层炎症比黏膜层严重,黏膜下层可见淋巴细胞聚集、纤维化以及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细胞增生。由于CD是肠壁全层炎症,而内镜活检只能取材到黏膜层和浅表黏膜下层,这给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内镜活检标本诊断CD的准确率较低(不到50%),应特别强调内镜多个部位、多块组织规范化活检取材的重要性。

对于部分诊断困难的病例,建议在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多个部位取活检,若出现上皮样肉芽肿或局灶性增强性胃炎可协助诊断。

图2 克罗恩病病理图 A(HE × 40):小肠炎症分布不均匀,绒毛萎缩;B(HE × 100):黏膜下层见多个上皮样肉芽肿(箭头)


四、内镜活检IBD异型增生及癌的形态学特点

随着IBD病程延长,异型增生和癌的比例增高。10年病程癌发生率约2%,20年病程约8%,30年病程约18%。异型增生根据其内镜表现分为隆起型和平坦型,也称为可内镜切除型和非内镜切除型。

IBD黏膜活检应评估其是否为无异型增生、不确定异型增生、有异型增生(低级别和高级别)、黏膜内癌及浸润癌。显微镜下主要从结构异型和细胞异型两方面观察,结构异型包括腺体拥挤、筛孔状及表面上皮乳头状,细胞异型主要指细胞核的改变:核深染、核增大、核膜增厚、核大小不均一,缺乏表面成熟。

由于炎症较重及上皮再生修复,导致反应性增生与异型增生的鉴别非常困难,不同的观察者甚至具有IBD诊断经验的病理医师之间诊断一致性较差,因此建议由2名及以上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共同诊断。


五、内镜活检IBD诊断思路

首先,判断黏膜是否正常,病理医师要熟悉立切、斜切及平切的正常黏膜组织学,只有熟知正常黏膜的组织形态,才能判断黏膜有无异常。

其次,明确有无炎症,是急性炎症还是慢性炎症。正常肠黏膜固有层包含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不能因为存在炎症细胞就判定为黏膜慢性炎症。判断有无肠炎时,主要观察上皮有无损伤,然后是炎症细胞的类型及分布。

急性肠炎的形态学特点:上皮变性、坏死、再生,黏膜糜烂、溃疡形成,炎症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并见上皮炎、隐窝炎及隐窝脓肿;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隐窝结构未见明显变形(图3A)。

慢性肠炎的形态学特点:隐窝结构破坏扭曲,隐窝萎缩,隐窝分支、变形,隐窝基底部浆细胞增多,小肠绒毛萎缩,结肠黏膜绒毛状转化,潘氏细胞化生及幽门腺化生,黏膜固有层弥漫性混杂性炎症细胞浸润(图3B)。

图3 急慢性肠炎病理图(HE × 40) A:急性肠炎,炎症分布以黏膜上半部分为主,隐窝结构正常;B:慢性肠炎,隐窝分支、变形,隐窝萎缩

再次,是IBD还是其他肠道疾病。IBD是慢性炎症,病程较长,一般超过4~6周,形态上没有特异性诊断标准,仅凭病理形态无法诊断IBD,需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内镜及影像综合判断。

同时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肠道疾病,比如慢性缺血性肠病、慢性放射性肠炎及药物性肠炎等,鉴别要点参见后文'六、内镜活检IBD鉴别诊断'。

最后,如果是IBD,应尽可能鉴别UC和CD。内镜活检主要根据病变部位、炎症分布以及有无上皮样肉芽肿鉴别两者。必须同时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内镜特点及影像学所见综合判断。内镜活检UC和CD的鉴别详见表1。

表1 内镜活检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鉴别


六、内镜活检IBD鉴别诊断

内镜活检需要与IBD鉴别的肠道疾病包括感染性肠炎、肠结核、药物性肠炎、缺血性肠病、放射性肠炎、黏膜脱垂相关综合征、NK/T细胞源性淋巴瘤、自身免疫性肠炎(AIE)和免疫缺陷性肠炎如普通可变免疫缺陷病(CVID)等。

1.感染性肠炎:多表现为急性肠炎,炎症一般局限于黏膜上半部分,隐窝结构正常,炎症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慢性感染性肠炎与IBD鉴别较困难[20]。

2.肠结核:最难与CD相鉴别的是肠结核,典型肠结核出现伴干酪样坏死的肉芽肿(图4),与CD鉴别不难。但肠结核出现干酪样坏死的概率低,CD有时可有较多肉芽肿,故两者的鉴别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内镜下溃疡的特点、影像学有无多节段累及综合考虑。肠结核与CD的鉴别详见表2。

图4 肠结核病理图(HE × 40)小肠黏膜下层见一肉芽肿,中央见干酪样坏死

图5 药物性肠炎病理图(HE × 100)隐窝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隐窝上皮凋亡显著(箭头)

图6 慢性肠道缺血病理图(HE × 100)隐窝萎缩,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图7 放射性肠炎病理图(HE × 100)隐窝轻度变形,血管内见微血栓(箭头)

图8 黏膜脱垂相关综合征病理图(HE × 40)黏膜糜烂,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隐窝锯齿状(箭头)

图9 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病理图(HE × 40)上皮内大量淋巴细胞样肿瘤细胞浸润(箭头)

表2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3.药物性肠炎:药物性肠炎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炎症模式,药物与症状的关系明确,最常见的药物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最容易与UC混淆的是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相关性肠炎。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相关性肠炎的病理形态表现为隐窝结构破坏,隐窝炎、隐窝脓肿,固有层大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大多数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相关性肠炎累及结肠,伴有小肠和(或)胃的损伤;另外,隐窝上皮可出现明显凋亡(图5)。

4.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病,特别是慢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均易与CD混淆[22]。慢性肠缺血的临床表现为老年人腹痛,多伴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部位以左半结肠多,病变局限,溃疡横向或不规则,黏膜内淋巴细胞、浆细胞不多,固有层纤维化(图6)。慢性肠道缺血与CD的鉴别详见文献。

5.慢性放射性肠炎:慢性放射性肠炎可出现隐窝结构变形,血管壁增厚,偶见纤维素性血栓,可见奇异型间质细胞(图7)。结合放疗病史,左半结肠,特别是直肠病变最严重,与IBD不难鉴别。

6.黏膜脱垂相关综合征:组织学表现为黏膜糜烂、脱落,表面上皮及隐窝反复再生、修复,导致绒毛状外观,隐窝上皮增生有时呈锯齿状,上皮细胞黏液减少,细胞核染色质深染;间质内血管扩张、充血,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黏膜肌增生、紊乱(图8)。固有层炎症细胞少及纤维、肌纤维显著增生有别于IBD。如结合病史、内镜表现,观察脱垂样间质改变,黏膜脱垂相关综合征不难诊断。

7.NK/T细胞源性淋巴瘤:淋巴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和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内镜及影像学多节段累及与CD非常相似,内镜活检常常是浅表坏死组织而难以诊断,有时需经多次内镜活检,甚至是手术切除后才能明确诊断。相比淋巴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活检组织可见广泛上皮内淋巴细胞样肿瘤细胞浸润,而相对容易诊断(图9)。

8.AIE和免疫缺陷性肠炎: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腹泻,体质量下降,全消化道均可累及,以小肠病变最为显著,内镜活检有时易误诊为IBD,特别是CD。AIE和CVID共同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为小肠绒毛萎缩,上皮及隐窝内淋巴细胞增多,隐窝上皮凋亡明显。AIE黏膜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病例潘氏细胞和(或)杯状细胞缺失,可伴有抗肠上皮细胞抗体或抗杯状细胞抗体阳性[24]。CVID黏膜固有层浆细胞减少或缺失,淋巴组织结节状增生,部分病例可见上皮样肉芽肿[25]。这两种肠炎与IBD的鉴别尚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所见综合考虑。


七、总结

内镜活检在IBD诊断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强调初次内镜活检诊断IBD,同时需要内镜医师在多部位、至少包括回肠末端和直肠在内的多块组织规范化取活检。

病理医师必须熟练掌握内镜活检组织UC和CD的形态学,同时又能排除类似IBD的其他肠炎,逐步提高内镜活检IBD的病理诊断水平,尽可能使IBD患者在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及早得到规范化、系统化治疗。随着病程延长,IBD相关异型增生及癌需要长期内镜监测及内镜活检病理评估。


原文可通过杂志官网万方数据库下载阅读

本文版权归《中华炎性肠病杂志》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