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慧能的“本来无一物”要比神秀的“时时勤拂拭”更通透?

 梧桐树边羽 2020-09-01

为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优于“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关于六祖慧能的这首佛偈,与师兄神秀的短长,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实际上其中出入很多,我们一一来看。

神秀的原诗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和如今流传是一致的,但是六祖慧能的原诗,根据最早版本的坛经——敦煌写本,即法海本所记录的,应该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而现在被众人以为高妙的最流行“本来无一物”的版本,其实是由惠昕本《坛经》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的篡改。也就是说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这首四句偈子,其实是惠昕篡改过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那么,为什么众人都以篡改本为妙,并直接安到六祖慧能的头上呢?

这几句偈子之间到底详细区别在哪?如何分别出境界高低?

这是因为后学者对禅宗分裂的故事性添加,以讹传讹。

其实六祖的原偈“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与大师兄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之间区别并不大,只不过是沾染世尘程度的问题。

佛家的“性空”,并非万物不存在,而是万物本性的一致。正因为万物本性一致,在禅宗理解中,万物皆有佛性。我们做的,只需要“明心见性”。

什么是“明心”?明心就是修行,就是通过仪式和学习不断扫除让我们见到本来“性空”的障碍,也就是通俗所说“斩断孽缘”,得以大彻大悟。

神秀的“时时勤拂拭”,是指僧人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地扫除阻拦成佛的业障,斩断羁绊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是必然的,是谁都需要经过的。也正是这种想法局限了神秀的认知,他认为只有通过苦修,才能大彻大悟——这是历来佛教修行的法门,但并非禅宗的要义。

慧能的“佛性常清净”,则是主观地、内发地避免了俗世尘埃的沾染。通俗点讲,这是经历了人世间痛苦的人修行和唐三藏从小修行的区别。因为经历了世俗的折磨,所以需要用力去遗忘,才能悟道。而唐三藏从小生长在寺庙中,从小接受佛理,根本就没有俗世红尘的沾染,自然是“何处惹尘埃”了。

在所有人的心中,最初的纯真都要比历练世间险恶得来的彻悟要纯洁、正宗。

所以慧能实际上在修行上强调的是内心的纯洁,和神秀的刻意修行比起来,要高那么一点点,更接近佛教认为的纯净、完美的开悟——没有经历世俗尘埃的沾染,只有佛性的熏陶,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存在啊。

虽然这不现实,但是宗教本来就是浪漫的。特别是哲学义理,就好像物理中的真空一样,现实不存在,理论上是必然存在的。慧能的看法确实要比神秀高远,这是理论上公认的。

至于流传最广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实际上是为了迎合信众,简单世俗化佛教原理的俗语。因为你说“佛性常清净”,那什么是佛性呢?普通信众其实对这些原理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你说“本来无一物”,大家就都知道什么意思了。不就是“空”嘛,空就是没有啊,再加上“空即是色”等佛教用语的普及,好像这句偈子就是说心中达到“空”的境界,当然是空空如也,空无一物,自然是没有尘埃了。

这种符合现实语言逻辑的解释是最通行的,不知道惠昕是解读错误,还是有意为之,但是却符合了普罗大众的认识层级,从而得到大范围流传。

无一物,是对“性空”的错误理解。性空,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指世间万物都没有自性,这种没有自性的共性,就是佛性,即,是“空”,也就是“明心见性”的“性”。

明心的方法,就是神秀和慧能的分歧所在。神秀是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修行,属于客观追求,慧能发自本心,属于主观能动。

但是他们都是禅宗中追求“渐悟”道路,慧能走得稍远,已经有了“顿悟”的潜质。

惠昕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听起来极为高妙,其实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我说没有就是没有。

他将“性空”简单地理解为什么都没有,在逻辑上更加符合常人思维:“因为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所以不需要有打扫尘埃的困惑”,也更符合难以理解高深佛学思想的普通信众的思维角度,从而比神秀、慧能的原偈更加大行其道,广为流传,甚至不断衍生、发展出各种情节和传说来。

这几句偈子中的区别是有道路和表达方式的细微区别,如果我们跳过慧能原版,直接拿“本来无一物”和“时时勤拂拭”来比较的话,那就是“顿悟”和“渐悟”的区别。

禅宗法门,“顿悟”是最高级别的领悟,有悟性的修行者远比没有悟性、苦修的修行者要高级。虽然实际上顿悟者都是在渐悟的道路上不断积累,才能达成瞬间“灵台清明,大彻大悟”,但是佛教、禅宗为了吸引更多的信众,多对“立地成佛”的顿悟进行宣传,而对苦修的渐悟避而不谈。

久而久之,毫无根基的顿悟就占了上风,“本来无一物”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唯心主义说法,就借助修行者的懒惰、不学习佛理,却想成为有神通的顿悟者的心态,显得比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要高明很多。

其实,佛教义理也是一种学识,而修行不过是一种学习过程。

修行哪有不苦的,不学习,哪里有什么顿悟?

天上掉下来的好事,都是骗人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