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印度列国志】列国时代十六雄国(六):健驮逻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列国时代十六雄国(六):健驮逻

13.阿槃提

阿槃提国(梵语:Avanti),又译为阿槃底、摩波槃提,释迦牟尼时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大致上位于印度摩腊婆地区。在释尊时代,它是极为强大的国家,与憍萨罗国、摩揭陀国和跋蹉国并为四强。

它是佛教的主要中心之一,有许多著名佛教僧侣皆出身此国,分别说部在这个地区形成。耆那教的始祖大雄也曾经在此国修行,因此成为耆那教圣地之一。

阿槃提拥有两个分国,在西北方以邬阇衍那为首都,在南方以摩酰昔摩地为国都。

阿般提国,东面与支提国隔山而望,南、西面皆为德干高原,北面与苏罗娑国、婆蹉国隔昌巴尔河而望相接。

都城为邬阇衍那(UjiayaniUjjaini)城,意译最胜城,音译又作:优禅尼、乌贾尼城等,今在印度国中央邦乌贾因(Ujjain)市。

在列国时代,阿般提国是南亚次大陆中西部地区最强大国家,实行君主制。公元前410年,摩揭陀国进入幼龙王朝时期,同年新国王悉输那伽(Sisunaga)征服了阿般提国,如是南亚次大陆列国时代结束。此后,随着亚历山大东征等一系列政治变化,此区域又不断恢复国家建制,到公元7世纪,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记录此地区存有邬阇衍那、摩腊婆等国家。

佛陀生前未到过此地,其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梵语:कात्यायन,转音Kātyāyana,标准英译Mahakatyayana),以论议第一为人所尊崇,出生和传道于此。

14.阿湿波

阿湿波(梵语:Aśmaka)是印度列国时代十六雄国中最南面的国家,位于戈达瓦里河上游地区,都城为补怛洛迦(梵语:potalaka)。佛教经典《撰集百缘经》提及过它的一位国君——梵豫王。《往世书》中记载了它的二十五位国君,与摩揭陀国的幼龙王朝为同一时代。在《本生经》五中,以阿湿波与阿槃提的关系类比于鸯伽与摩揭陀的关系,因此佛教学者推测阿湿波可能是阿槃提的附属国。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该国也较晚才被摩揭陀国所灭。

阿湿波国,位于十六国最南部,温迪亚山脉断裂带、讷尔默达(Narmada)河以南的德干高原地区,是相对于其它十五个印度河-恒河地区的国家完全独立的文明体系,与其距离最近的是其北面的阿般提国。

都城为补怛洛迦(梵语:Potalakapotali)城,音译又作:补多勒迦城、波坦那(Potana)城。史诗《摩诃婆罗多》则言都城名为Paudanya。无论此国都城为何,其今址均未考定。

关于列国时代的阿湿波国情况,历史记载有限,仅能推知此时当地人的语言属于泰米尔语系,而其它十五国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时期,阿湿波国被摩揭陀国收入版图,此后很快又独立。公元七世纪,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记录此地为摩诃剌他国,都城在今纳西克(Nashik)市,位于戈达瓦里(Godavari)河南岸,属印度国马哈拉施特拉邦。

佛陀生前未到过阿湿波国。随着阿育王弘扬佛法,德干高原地区佛教开始兴盛,此情况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名录的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为证,玄奘法师记录此地为阿折罗伽蓝及石窟。

15.健驮逻

健驮逻(梵语:गन्धार),又译犍陀罗(犍:汉语拼音qián;注音符号ㄑ|ㄢˊ)、乾陀罗香风国等。有的学者认为健驮逻是今日阿富汗坎大哈的前身。

乾陀罗国,东南方向是居楼国,西北面与剑洴沙国相接,这里是印度河上游的五河交汇之地,南亚次大陆历史发源地之一,因处在东西文明的交汇之地,在吠陀时代已经达到高度文明。

都城为呾叉始罗(TaksasilaTakkasila)城,当时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今为巴基斯坦国旁遮普省塔克西拉(Taxila)市。

列国时代,乾陀罗国为君主制。公元前五世纪,被波斯帝国所灭。孔雀王朝时,重新划入印度版图。

佛陀在世时,未到过此地。公元1世纪,这里佛教兴盛,并形成了融合西方雕塑艺术的佛陀造像制作中心,犍陀罗艺术对中国影响很大。

1)地理位置

健驮逻是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的一个古国,位于喀布尔河的南方,东抵印度河并包括喀什米尔的部分地区。故王城布路沙布逻(Purusapura)在今巴基斯坦喀布尔河南白沙瓦的西北。布路沙布逻东南几公里处,曾有大菩提树,相传过去四佛曾坐在此菩提树下。菩提树西南有如来舍利窣堵坡。窣堵坡西有迦腻色迦王佛寺。

从吠陀时代起健驮逻从喀布尔河的南方到喀布尔河口以至印度河流域都有人居住。后来健驮逻人渡过印度河扩张到旁遮普西北一些地区,因此健驮逻曾居北疆大道要冲,成为和波斯和中亚交通的中心。

2)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家赫卡塔埃乌斯就提到迦湿弥罗国是健驮逻国的一个都市。

由于雅利安人迁移到来,中亚青铜时代文化融入健驮逻文化。健驮逻人骁勇善战,在《摩诃婆罗多》的战争中健驮逻国王曾帮助俱卢族人对抗般度族(Pandavas)人。

根据健驮逻文《佛本生经》,古时健驮逻曾是迦湿弥罗国的属国。

健驮逻国的主要都市是白沙瓦和呾叉始罗。呾叉始罗曾是健驮逻国的首都,也是古代的学术中心;《波腻文法》的作者文法家波腻尼仙和《论政治》的作者政治家考铁利亚都出自呾叉始罗大学。

3)波斯统治时期

健驮逻和甘菩遮很快在居鲁士二世(公元前558-530年)在位期间(或在大流士一世在位的第一年)被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所征服,组成了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二十个并且是最富裕的行省。

据说居鲁士二世毁坏了位于Paropamisadae的迦毕试国(现在的贝格拉姆)的著名城市甘菩遮。

4)马其顿希腊统治时期

在公元前327年, 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三世入侵健驮逻国,传入希腊文化。但亚历山大的部下没有记录健驮逻和甘菩遮的名字,但却记录了其他数十个小国的方位。这排除了健驮逻和甘菩遮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发展成大的王国的可能性。

公元前326年,大多数位于从前健驮逻和甘菩遮的政权都被马其顿人征服。 一些学者认为健驮逻人和甘菩遮人是同一族群。

公元前3世记由于位处丝绸之路交通的要道,健驮逻国力鼎盛。这时候希腊人和健驮逻国王族通婚,另一方面孔雀王朝阿育王派遣佛僧人到健驮逻国传道。希腊文化和佛教文化在健驮逻国得以融合而产生特有的健驮逻文化。

5)公元前二世纪之后

公元前二世纪,原居中国河西走廊的大月氏部落于前176年和前162年两次败于匈奴,不得不循天山北路西迁到伊犁河流域,并逐走当地斯基泰人(塞人),而斯基泰人就南下逐步灭亡了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大夏);后月氏于约前135年左右间再败于乌孙迫使他们渡楚河南下占据大夏,原居大夏的斯基泰人(Sakas)被迫南迁健驮逻。

公元前1世纪,安息国王冈多法勒斯(Gondophares)统治健驮逻。

此后又百余年,贵霜帝国开国国王丘就却从安息手中夺取健驮逻。公元58年贵霜王朝第三代国王迦腻色伽一世在布路沙布逻(Purusapura)(今巴基斯坦喀布尔河南白沙瓦的西北)建立王城。迦腻色伽一世铸币使经济繁荣,这时期佛教大盛,并传入中国。

公元三世纪萨珊王朝入侵,健驮逻衰落。公元五世纪,嚈哒王多逻摩那侵略印度,毁灭健驮逻。

16.剑浮沙

剑浮沙(梵语:Kamboja)是印度列国时代的十六雄国之一,又译为甘菩遮国。该国位于印度次大陆的最西面,首都为多门城(梵语:Dvārakā)。其统治阶级原本是一个刹帝利种姓,梵文和巴利文文献经常提到。

他们是说伊朗语的雅利安人部落,在公元前二至公元五世纪跟塞种入侵印度,并控制各王国(他们有时也被认为是塞人王室)

剑洴沙国,位于十六大国最西部,印度河上游与斯瓦特河交汇处的平原地带,西南部与乾陀罗国相接,其它各方向以兴都库什山脉山脚为界。

都城为陀跋利迦(DvārakāDvarika)城,意译多门城,今址不详,可能在今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马尔丹市附近。

据考证,这里是说伊朗语的雅利安人部落的居住地,剑洴沙(Kamboja)人是阿育王石刻敕令所列各民族之一。在列国时代,该国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习性,虽然实行君主制,但国王只是名义领袖,实际由各部落首领管理,贵族都是刹帝利种姓。此地以出好马和骑手闻名。公元前五世纪,被波斯帝国所灭。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时期,归入摩揭陀国版图,阿育王在其都城附近刊布了遵守佛法的敕令。公元前二世纪,剑洴沙人与塞种人(大夏,也有观点认为剑洴沙人是塞人的王族)联合占领了南亚次大陆,建立了贵霜王朝,直至公元五世纪初,笈多王朝兴起后式微。根据公元七世纪,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的记录,原剑洴沙人的居住地此时归在健驮逻国(即乾陀罗国)名下,但此时健驮逻国也是王族绝嗣,役属迦毕试国。

佛陀在世时,未到过此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