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源溯流——走进数学“寻根”之旅

 新青年数学教师 2020-09-02

阅读提示:

       向您推荐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成员张国治等老师的文章《探源溯流——走进数学“寻根”之旅》,本文发表在《数学教学》2017年第2期.

       高考复习如何更有效?作者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有一个很有趣的发现——许多试题来源于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这类不断生长的问题称为“题根”.

      作者从课本中一道题为例,探源溯流,给出竞赛题、高考题命题的题根,给出一种高效学习数学的方法.

 文 / 张国治  程似锦  于雯青   李浩玉

(第二中学,新疆 830002)

        高考复习如何更有效?笔者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有一个很有趣的发现——许多试题来源于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这类不断生长的问题称为“题根”.

        我们熟知记单词有词根,数学命题、解题也有题根.木有本,水有源,题有根.题根是一个题族、一个题系中的源头、一个题群中的典例.把握住了一个题根,叩源推委,便能寻觅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进而辐射到一个题族、题群.那么如何寻找“题根”呢?将源于课本的题目进行提炼与升华形成结论,然后再将其广泛应用于解题实践中,这便是寻找题源的不二法门了.这一过程意义非凡,因为茫茫题海中很多题目表面不同,但实质一样(可归结于同一个题根或题源).一个题源加工而成的结论,其功效不亚于教材中的一个定理.笔者从课本中一道题为例,探源溯流,给出竞赛题、高考题命题的题根,给出一种高效学习数学的方法,敬请同行指正.

        引例  人教版A选修2-2第32页B组第1题,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并通过函数图象直观验证:

寻根之旅一: 求值(或最值)

立,从而g(x)min=0.

寻根之旅二:判断单调性

寻根之旅三: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寻根之旅四:证明不等式

寻根之旅五:综合应用

       评注:重要不等式1、2可等价转化,但如果它们在解题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便能够相得益彰,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研究“题根”对教学、命题和解题都有深远的意义,变幻多端的数学题目犹如葱郁繁密的树叶.看似难以捉摸,实则息息相关,故而在研究问题时应拨开层层枝叶,寻其根源,以本见全.“题根”的这种由基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式既夯实了基础,符合“回归课本”的学习理念,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滋养的土壤.

       如果把一道数学题比作一棵大树,那么,题根就是它的根系,题根周围的知识生长点不断推广和延伸,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因此倘若我们把握住了题根,并且沿着它的生长点正确推导下去,便能“占领”学习数学的制高点,把握全局,轻松“玩转”数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