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中国 医药同行「慢性病安全合理用药项目」“医师药师云对话”首战告捷

 zjshzq 2020-09-02

2020年8月28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发起,安进中国赞助支持的“健康中国,医药同行——慢性病安全合理用药项目之医师药师云对话”首场线上会议成功举办,旨在促进临床降脂治疗的规范以及合理用药。国内心血管内科、急诊内科、药学、医保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十位专家共聚云端,共话进展,共谋未来,为全国线上同道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本场会议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向红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和主持。与会专家围绕新型降脂药物的临床应用,超高危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血脂管理,高血脂患者的规范、安全、合理用药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文整理会议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医为策略,药为武器;健康中国,医药同行



刘梅林教授和刘向红教授在致辞中对会议的积极意义予以高度肯定,对 “健康中国,医药同行——慢性病安全合理用药项目”的初衷和形式表示由衷赞赏,并介绍了项目内容。医为策略,药为武器,期望与会专家借助本次会议学术平台深入探讨临床降脂治疗药物应用的规范化与合理化,促进临床医师与临床药师的互动交流,对相同意见强化共识,对具体实践交换经验,对未来方向发表观点,共同为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更高风险,更多获益



   “新型降脂药物的临床应用与价值”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邵春来教授在报告中客观引用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新近发表的共识声明观点和既往相关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阐释并强调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累积暴露应作为ASCVD防治的关键。国内最新相关共识均充分肯定了PCSK9抑制剂在超高危ASCVD患者中的治疗地位,有望将LDL-C降至更低水平并获得更多的心血管事件的获益。作为ASCVD中的高危人群,近期发生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的患者使用依洛尤单抗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基于ASCVD发生的多种机制特征,针对不同干预靶点的多种新型降脂药物正在研发中,期待未来能为ASCVD血脂异常管理带来进一步优化。

  “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策略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卞晓岚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崔连群教授、安徽省立医院韩永生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依彤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路宁教授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萍教授分别从不同学科角度,围绕ASCVD患者风险分层治疗、依洛尤单抗适用人群及非他汀类药物启用时机等临床热点与难点展开深入探讨。

总体观点包括:(1)目前中国超高危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他汀类药物敏感性不高、但又因严重不良反应而无法耐受其高剂量治疗,导致依从性低;剂量加倍仅能增加约6%的LDL-C降幅,“6%原则”严重制约了他汀类药物的临床价值。(2)心血管介入手术围术期及术后LDL-C的长期管理对于术后复发风险有着显著的影响。(3)基于FOURIER研究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的出现,为超高危ASCVD患者带来了提高LDL-C达标率、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治疗新选择,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证。(4)期待依洛尤单抗这类优秀药物早日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进一步提高药品可及性,从而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5)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针对不同靶点的新型降脂药物进入临床,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个体化应用,精准化管理——“后他汀时代”实践方略



  “血脂异常患者的合理用药与规范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方振威教授基于中国大数据呈现了心血管疾病(CVD)负担——死亡率居首位,且仍在持续升高。既往研究证据表明,有效控制血脂、血压可显著降低CVD死亡负担。FOURIER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洛尤单抗可实现高达59%的LDL-C降幅,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风险进一步降低15%,安全性良好;也因此获得了相关指南推荐。方振威教授分享了两例来自临床实践的调脂药物药学管理案例,解读了基于危险分层、调脂目标及联合用药等因素的精准化管理原则,确保了依洛尤单抗在超高危ASCVD患者群体中的规范、合理使用。

   “高血脂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探讨”  

卞晓岚教授、马路宁教授、张萍教授、马依彤教授和韩永生教授聚焦特殊人群血脂水平的合理管理、降脂药物使用安全性等话题分享经验,交换意见。

总体观点包括:(1)国家政策、医院目标、临床治疗需求、药物安全性等都是临床规范合理用药需要兼顾和考量的因素。(2)伴随药物研发的不断进展、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临床医生不应再完全拘泥于传统经验和指南去选择用药方案,尤其在“后他汀时代”,依洛尤单抗这类优秀降脂药物的临床价值更应被个体化地在不同患者群,尤其是超高危的ASCVD患者中,尽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3)特殊人群的个体化调脂方案仍有待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探索。



规范策略,合理布局;医药携手,为健康“摆渡”!



大会主席在总结中对演讲专家的精彩报告和讨论专家的真知灼见予以高度评价,感谢与会专家同道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感谢中国医学论坛报搭建的良好学术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学术内容很好地践行了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促进临床规范合理用药为目标的初心与宗旨。殷切期望在未来临床工作中,医、药继续紧密携手,共同造福病患,共同保障人民健康,共同迈向“健康中国2030”!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博才整理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