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怀心中的江左梅郎

 青衿说 2020-09-02

他看似书生,实为将首:

他毕业于南开大学,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1919年回国,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参与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并指挥长征。西安事变中,他代表中共中央与中国国民党签订合约,共同对日作战。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国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第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主任,负责国共双方军事与政治调停,战争结束后,陪同太祖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并代表中共进行北平和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49年至1954年间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直至1976年逝世。1949年至1958年间,他还兼任外交部部长。此外,他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党、政、军重要职务。

他文武兼修,胸怀天下:

南开的校父严修称赞他有宰相之才,经过长期考察,慎重考虑,决定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亲自托人提亲。以严修的名望和社会地位,只要他一点头,立刻就打开了非富即贵的上升通道。但是他婉拒了,因为他有更远大的志向。他一生从不争功诿过,关键的时候能够力挽狂澜,功成名就之后则可能急流勇退,甘当配角,甘为人梯。他总是把成绩归功于党和人民,把荣誉让给别人。他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是个公认的中国革命的老黄牛。解放后,他更是充当大管家,从事纷繁复杂的工作:比如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外交工作他都干。他一生最后几年,直到临终,身上一直佩带着一块徽章:为人民服务。但从工作量上来说,他当之无愧的党内之最。他1974年6月1日病倒住院了。而在他住院前发生了什么?从1974年的1~5月共139天,每天工作12~14小时的有9天;14-18小时的有74天;19-23小时的有38天,连续24小时不休息的有5天。只有13天工作少于12小时。从3月中旬到5月底的两个半月,除了日常工作,他又参加了中央21次会议,外事活动54场,其他会议和谈话57次。他的右臂为啥总是弯曲,就是因为在1938年受伤后,两次没治好,只好到苏联去治疗。医生建议他多休息,他说时局危急,放心不下,不能长期离国,最后落下了病根。

他面如冠玉,内藏钢锋:

他出身清朝干部家庭,是民国的四大颜值担当,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为中华之崛起,放弃了自身的安逸。他明明可以有多种选择、多次机会、多种途径乘坐直升飞机直达上流社会,却非要选择最凶险的一条道路,那就是带领一帮泥腿子闹革命,建立一个新社会,以实现中华之崛起。事实证明,他的确选择了一条九死一生的坎坷道路:沙基幸免、血染西装、上海滩脱险、武汉搜查、黄石港被绑票、重病突围、日本特务盘查、病魔缠身、劳山遇险、两次空难,还遭遇过几次特务的暗杀。大家都知道中美建交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但是建交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他回见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时候,不知是不是有意的,尼克松略带讽刺的说:美国的原子弹足以摧毁地球十几次。他却云淡风轻的说:我们中国是比较落后的,拥有的核武器只够摧毁地球一次,虽然声音不高,但是底气十足。

他身在庙堂之高,手握神秘力量:

中国第一个现代情报系统(中央特科)就是他一手打造的,比中统和军统都早,最后把国民党渗透成了筛子,他自己还深入虎穴,长期驻扎在国统区,干生死未卜的工作。这么说吧,委员长看到了作战计划后,毛泽东桌上已经有了五份同样的文件。这五份的来源分别是:作战厅郭汝瑰发来一份;参谋次长、军令部厅长刘斐审阅后发来一份;蒋介石的贴身秘书沈安娜发来一份;文件保管科韩练成发来一份;下达命令的时候南京军话总站又发来一份……由于出色的情报工作,莱芜战役中,三天时间就消灭了五万国军。司令长官王耀武大为不解,很纳闷,他说:“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总之,没有他精心打造的情报网,中国历史必然要被改写。红军可能在井冈山就会覆灭,也绝到不了陕北,也不可能转战陕北,三大战役不可能打得那么顺。

1976年1月8日,他老人家逝世,国内十里长街送总理,国外联合国降半旗(不是联合国旗降半,而是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国旗全降半旗)。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死去的领袖没有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2020年1月8日,是他逝世44周年。“今日盛世,如他所愿”。

历史上真正的梅长苏,一直来我崇拜他,欣赏他,今天我缅怀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