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建峰科普】转氨酶高低值对不同肝脏疾病有哪些意义?

 鲵1nnbw 2020-09-05

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1、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转氨酶高常见的疾病。

  2、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以及饮酒都能引起转氨酶高,但停药、停止饮酒后可恢复正常。

  3、心脏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等,都可引起转氨酶偏高。

  4、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除伴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情况外,还可引起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偏高。

  5、肥胖及脂肪性肝病会对肝脏造成很大负担,从而导致转氨酶偏高。

  6、某些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麻疹、血吸虫病、大叶性肺炎、肺结核等病症,也会导致转氨酶偏高。

  7、非病理性原因:比如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检查前吃过油腻食物、熬夜等,都可能引起轻度转氨酶高。

  费建峰表示:AST和 ALT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然而,必须强调的是,这些转氨酶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可能意味着存在肝脏疾病,也可能并不存在肝脏疾病。例如,肌肉疾病和心脏损伤也会导致酶的水平升高。ALT和AST水平升高的解释基于个体的整体临床评估,因此,最好由医生来评估肝脏疾病和肌肉疾病。

  此外,这些酶的检测水平与肝脏疾病程度或预后相关并不密切。因此,ALT和AST的确切水平并不能用于确定肝脏疾病的程度,或预测肝脏功能的预后。例如,急性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患者的ALT和AST水平急剧升高,但是大多数HAV急性感染患者可以完全康复。相反,通常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从出现持续肝损伤,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时,ALT和AST水平只稍微升高。

  


  AST/ALT比值的临床意义

  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AST/ALT比值是不一样的:

  1、急性肝炎和轻度慢性肝炎,虽有肝细胞损伤,肝细胞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异常的表现主要为ALT升高,AST/ALT的比值<1;

  2、重症肝炎、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

  3、失代偿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AST/ALT>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