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车便当——心里永远的白月光

 食品与生活 2020-09-05

很怀念小时候的火车,在空调化和大提速之前,绿皮车曾经是中国铁路的象征,不紧不慢、晃晃悠悠地载着旅人到天涯海角。那时的火车更有人情味,列车员会为旅客倒开水,火车在车站停靠的时间似乎也更久一些,月台上徘徊着送行的人,时常有小贩挑着担子、推着小车,向可以自由开关的车窗里或下车活动筋骨的旅人兜售当地的小吃,像朱自清《背影》里描述的: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我隐约记得,停靠无锡时,吃过鲜甜的无锡小笼;停靠嘉兴时, 大人剥过冒着热气的五芳斋粽子。那时的交通不发达,城与城之间隔着遥远的路途,每一个车站刻着每一座城鲜明的印记,绝不雷同,少有敷衍,都是新鲜的滋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泡面逐渐成为火车上最畅销的国民便当,或者说时至今日仍然是,它经济实惠、口味众多、食用方便。车厢里一旦出现泡面香气四溢的味道,旅愁的气氛便会弥散开来,它意味着离家越来越远,却离梦想近了一步。

邻国日本的火车便当无需赘述,据日本駅弁资料馆(“駅弁”即“火车便当”的意思)统计,截至2019年1月初,日本共计有6421种火车便当,而且每月还在不断推出新品。“季节限定”便当也是一大特色,各车站会选用当季最有特色的食材制作便当,并在限定的时节销售。

如2017年夏,东京站曾推出一款夏季限定素菜便当,涵盖蔬菜、豆类、菌菇等24种食材。札幌站从2003年起每年9~10月出售秋季限定便当,选用北海道产大米混合五谷、菌菇煮成饭,佐以姜汁烧秋刀鱼、鲑鱼、蔬菜、蒸鸡块、鸡蛋卷、蟹肉丸子、腌菜等配菜,最后在便当盒上点缀一枚红叶,无不折射出东瀛人精致的饮食审美与生活的仪式感。

除此以外,韩国铁道公社京釜线龙山站的风味海苔卷、烤肉便当,澳大利亚悉尼中央车站至堪培拉餐车上出售的金枪鱼番茄干三明治,法国国家铁路公司巴黎车站的奶酪意大利方形小饺子,德国铁路餐车上出售的香炖扁豆香肠汤,意大利罗马中央车站至奥地利维也纳梅德灵站夜行火车上的羊角面包、黄油、果酱和热咖啡早餐套餐等,显得更随意, 与其说是便当,不如说是轻食快餐,供旅人在火车上垫垫饥,消磨时间。

火车对于我的女友晓晓来说,是一种情结。童年时她就生活在武汉的京汉铁路旁。汉口大智门火车站的月台飘着咸粽子和油炸面窝的香气,每次进站乘车她都很想吃上一口,却总是被千叮咛万嘱咐, 跟紧大人,生怕弄丢了。

长大以后, 晓晓去过很多地方学习、生活、工作,她时常怀念秘鲁马丘比丘下面的小镇火车站,印第安人从篮子里拿出面包和牛油果现场切制,随后将牛油果涂在硬面包上,撒一点盐,很美味。游子多年离家,晓晓心中最想念的还是大智门火车站, 不仅仅是因为月台上那些始终没有机会一尝的食物,还因为父亲从这个火车站回来,风雪夜归人,是她心里永远的白月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