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架子”盘的是筋——古传太极拳单操系列

 杨门单操太极拳 2020-09-06

武术古拳谱常把单操习练,说成是“盘架子”,这里面挺有讲究的:

“盘架子”,拳友们留心一下便知:“盘”字多与“活”连着使用,在经济学有“盘活货币存量”,“盘活经济大餐”等。

而在武术的范畴里,“盘架子”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盘”之而“活”的,一定不是“骨头”,一定是“筋”。

因为骨头是硬的,无法“盘”之,就如同儿童搭建积木玩具,就不能用“盘”字,而一定要用“摆”字,或“搭”字。无论“摆”字和“搭”字,后面多接“定”,“正”等字,多有固定之意。如“摆”积木,“搭”建房屋等。

而筋是软的,且有弹性,“盘”之即能“活”。久练之,可成拳于技击。

“盘架子”久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每走一步,我们必定走在“筋”上,而不是骨头顶着骨头。

这就好像走钢丝绳的杂技演员,每走一步,都踩在钢丝绳上一样……

不懂“盘架子”走筋,行住坐卧,总是骨头顶着骨头,久之,易生各种筋骨疾病。用骨头顶着骨头的办法打竞赛套路,一部分人会严重损伤膝盖。

“盘架子”要关注:通过“吊筋”,来找到筋在关节部位的“折点”。这个,是训练古传太极拳“挤劲”的关键。没出这个,所谓的“挤劲”是假的。

千万不要忽视对拳理的理解,因为正确和深刻的拳理理解,可以使单操习练的效果加强很多,而错误的拳理理解,甚至可以使单操习练的效果归零。

我们不能把太极拳变成“太极教”(这里并未对各门宗教有不敬之意[抱拳])。正确的太极拳习练方法,的确可以带来远远强于其它运动的锻炼效果,但是千万不能忘记这个前提:一定是“正确的太极拳习练方法”。当下的确有相当多的太极拳习练者,整日参照着太极拳“十要”去打简化套路。这实际上是用简化套路的训练方法,去实现古人习练单操的训练效果,并且几十年如一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