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 鑫 : 心安之处是母亲

 思与远方1 2020-09-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母亲在身边,我心则安

□ 胡 鑫

   我不知道怎么爱您,牵着您的手,您陪我长大。目送我在村口,在小河边,在学校门口,在参军时的月台边。

      我不知道怎么爱您,小时候,每一次放学,推开老屋喊一声:妈,只要您在,我的心就踏实,我的脸上就有阳光,就有微笑。

      我不知道怎么爱您,长大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每周回家后,按响门铃,您总是在门口等候,只要您在身边,小家才像个家,饭菜才有妈妈的味道,我的军装才会格外笔挺,肩章才会格外闪亮,工作才会格外有激情。


我的母亲有一双勤劳而灵巧的双手,我从小穿着母亲织的毛衣,做的布鞋、棉鞋长大,母亲有一颗慈爱的心灵,母亲对长辈、小辈有一颗无私的大爱,母亲有一个男子汉的个性,母亲重感情、懂感恩,善良、贤惠、孝顺,“身教大于言教”的榜样力量一直感染着我,一直伴随我成长,一直激励着我安心部队本职,建功军营。

  自从3岁记事开始,母亲就是我们家中的天,她用勤劳撑起家里的一片天,当时赶上大抓计划生育,小我3岁的弟弟怀在腹中6个多月,被强制性引产,这成为母亲一生的痛,也让我成为家中的独子。父亲是一位土建筑师,经常在外做工地、包工地,家中一切的大事小事都由母亲扛在肩,母亲白天干农活,晚上给我和父亲变换花样做好晚饭,每天晚上是最幸福的团聚时光。从3岁多开始,父亲和母亲轮流生病,几乎是“弹净粮绝、负债累累”,小学三年级时,因欠下30元的学杂费,被学校赶回家,差点辍学,这成为我成长记忆中最痛的伤疤,至今无法愈合。我3岁到10岁,那段寄人篱下的日子,人穷被人欺的日子,亲人邻居都看不起的日子,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母亲的支气管扩张,发病后会吐大块大块的血,小时候我生怕失去母亲,还好老天眷顾我们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母亲四处求医,到宜昌找一个老中医看好了母亲的病。

由于家庭的变故,母亲19岁那一年,她的大哥(我的大舅)刚好30岁,突发脑冲血,因公牺牲在了自己心爱的教师岗位上,家中的长子离世,母亲6个兄弟姐妹就大舅读了师范大学,其他几个兄弟姊妹最多只读了高中,最优秀的大舅离世,让整个家庭进入了低谷,外婆整天以泪洗面,大舅的坟都快用手刨平了。母亲经介绍,21岁嫁给了父亲,嫁给父亲时,就承诺,不管生活如何辛苦,一定要报答父母的恩情,我10岁那年,母亲商量父亲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举家搬迁到外婆家,为外公外婆养老送终,这期间我们在一起生活了16年,直到前几年外公病逝,母亲这10多年的时间全部花在了持家养家,给外公外婆看病及养老送终上,期间还送我参军报国,让我成为了共和国的军人,这些年,通过父母的努力,在乡镇盖上了楼房,家庭条件、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

  前几年,父母攒下的血汗钱,全部支援我在部队驻地购买了房子,去年初,房子装修,母亲告别故乡,来到了文明山城——三明,白手起家在三明建起了新家,去年初,还给我介绍了对象,当了我的媒人,让我在最快的时间遇到了一生相爱、相守的人。去年国庆节1号,母亲前后准备了一个多月,我和妻子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当了一生最大的官——“新郎官”,去年春节前夕,还在老家办了一场体面的结婚答谢宴,让母亲在老家与新家之间两边忙,瘦了10几斤。

于工作的原因,我每周只能周末回家一天,照顾怀孕妻子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的身上,母亲成了我们新家免费的保姆,老婆怀孕前期,反应强烈,每天呕吐,母亲换着花样做一些好吃的给她,母亲替我做了一切丈夫该做的事情,每天家里操持的井然有序、干净整洁,还陪老婆产检,逛街散步,当起了我和老婆的驾驶员。母亲闲暇之余,包水饺、做糯米丸子,烹饪水煮鱼、腊肉、腊鱼等多种菜品,温暖我们的胃。母亲虽然来三明时间不长,但与邻居间关系处理得特别融洽,经常帮助身边的邻居,还帮他们烹饪可口饭菜、教他们厨艺,我每次回家,大家都夸我母亲年轻勤劳,热心善良。

      关于母亲的故事,只要动笔就停不下来,想想有时情绪不好时,对母亲会出现不好的态度,心存愧疚,实属不该。有一种爱,生死相随;有一种情,一生不变;有一种人,默默陪伴;有一种心,只为付出;母爱是一本书,回味无穷,温暖心房;母亲,勤劳质朴的精神值得我一生去学习、去细细品味;母亲,总是默默付出,不求任何回报。

母亲,待儿为国尽忠后,自当卸戎装,到那时,不用明月寄相思,儿自在身旁……

—END—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作者简介

胡鑫,笔名丹心之剑,出生于湖北公安县,2006年12月参军入伍,军事记者,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爱好文学创作和军事摄影,散文《板栗情怀》获2008年全军“奥运征文”二等奖,从事军事新闻10余年的时间,该部队所有基层连队都留下了他采访的足迹,先后在《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人民公安报》《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中央电视台》《福建文学》《橄榄绿杂志》等多家中央、省市级网络媒体、电视媒体、报刊媒体发表文学作品、新闻图片、视频新闻2000余篇(副),先后多次参与重大抢险救援任务的宣传报道,多幅新闻作品获奖,个人多次立功获奖,2014年6月荣登“中国见义勇为好人榜”。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投稿邮箱:whming369@163.com

以文载道 以文会友 以文化人

坚持真实 严实 朴实的风格

不哗众取宠  不粗制滥造  不追名逐利

长按二维码关注《思与远方》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