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继新|激活生命的潜能与灵性——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诗教”采风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这是对诗教高度浓缩又极有见地的诠释。那么,什么是“温柔敦厚”?徐复观在《释诗的温柔敦厚》中这样解说:“‘温柔敦厚’都是指诗人流注于诗中的感情来说的。诗人将其温柔敦厚的感情,发而为温柔敦厚的语言及语言的韵律,这便形成诗的温柔敦厚的性格。”他说,所谓“温”,就是“不太冷,也不太热”;所谓“柔”,指的是“有弹性,有吸引力,容易使人亲近的柔和感情”。至于“敦厚”则是“富于深度、富有远意的感情,也可以说是有多层次,乃至无限层次的感情”,“这种敦厚的感情,有如一个广大的磁场,它含有永恒的感染力。”显然,诗是“情动而辞发”且动人心扉的真情流淌;但它又不是任意宣泄,而是冷热有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它不是粗言俚语,而是“皆雅言也”。它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有“兴”有“思”,言近意远,让人从“素以为绚兮”中体悟先仁后礼的要义。它的目的不是培养“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的无用书生,而是造就“温柔敦厚”、文质彬彬的君子。所以,诗教就居于孔子教学内容的“六经”之首。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谈到的“诗”,是专指《诗经》而言的。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诗教中的诗,从外延上来说更大一些,可以说是横贯古今,甚至是涵盖中外的。不过,其诗教的核心意旨,则与孔子及徐复观所言并无太大的区别。

显然,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的诗教,不是要人人都成为诗人,而是通过诗教,培育学生“温柔敦厚”的感情,“思无邪”的诗性、灵性,以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人格修炼的自觉意识,从而锻造“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

为此,他们通过课程诗教与行走诗教两个途径,登临了诗意沛然的辉煌殿堂。

课程诗教引发乐学情趣

课程诗教,主要是指学科教学中的诗教。为了更好地实施诗教,学校将编写的《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教材,正式纳入课堂教学之中。《诗经》等经典诗文,就成了学生必学的内容。如果这是显性课程的话,那么,诗歌节、语文月、诗词社团课和市区及全国性的诗歌活动,则成为诗教的隐性课程。据黄玉峰校长讲,这些课程都有专门的教师,定量的课时,相应的教法以及科学的评价等。

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他们不但要认真地研究诗教教材,还要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这会增加不少工作量,可老师们乐此不疲,因为正是在这种研究中,提升了他们教学与研究的水平,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最初认为写诗高深莫测的学生,也慢慢地写诗作赋起来,有的还在灵感闪现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即兴赋诗,且被教师誉为佳作。在学生写诗热潮被激发起来的同时,有的教师也跃跃欲试,当堂赋诗,赢得学生一片喝彩。

如果说语文学科的诗教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非凡的话,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等学科的诗教也不甘落后,同样呈现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态势。囿于篇幅,笔者仅就采访数学老师刘宗三的某些诗教片断呈现出来,以期让读者从中窥斑见豹。

刘宗三老师说,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就是与诗词紧密结合的。其中,以《算法统宗》为代表的古典数学文献中记载了大量以诗词为载体的数学典故和问题。中国20世纪以来最杰出的数学家熊庆来、华罗庚、苏步青、陈省身、谷超豪、丘成桐,毫无例外,无一不是诗词高手。被誉为现代分析之父的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指出:“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才能的数学家,决不会成为一个完全的数学家。”因为数学美和诗词美有一条看不见的通道,走入其中,不但会让学生感到数学的诗性之美,还会领略到其摇曳着抽象之美的无穷乐趣。

刘宗三老师常常被数学的诗词之美所感召,并由此研究出了数学教学中开展“诗教”的途径和方法。

一、用诗导入新课

用诗词引发兴趣、复习旧知和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数学教学的良好情绪背景,让一般人看来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生趣盎然。

在教学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一课时,他一上课便吟诵了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刚一吟罢,他便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你们知道吗?这首诗里有着今天数学学习的内容?

学生顷刻振奋起来,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看着他。

于是,刘老师从从容容地说道:“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第一句‘两个黄鹂’描写的是两个点;第二句‘一行白鹭’描写的是一条线;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是一个面;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一个空间体。

稍停,他感慨不已地说:“同学们,杜甫何其伟大啊!他不但为了我们描写了一幅有近有远、有动有静的美妙春色,还把数学中的点、线、面、体刻画得惟妙惟肖!

学生被刘老师诗情画意的“数学解释”所陶醉,很快且兴奋地走进了《长方体的再认识》的学习之中。

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话,那么,诗意则是激起学生兴趣的美妙乐章。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不但心灵愉悦,高效也不招自来。

二、用诗固化长时记忆

初中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记牢基本概念;可是机械记忆,不但记得慢,而且忘得快。刘老师将这些概念编成顺口溜式的诗歌,则可以让学生展开形象思维的翅膀,在饶有兴趣、朗朗上口的诵读中,很快记在心间,且长久不忘。

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之后,他发现有些学生对移项等步骤和方法丢三落四,容易出现格式和符号问题,于是编诗一首——

已知未知闹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

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一才写完,检验无误真正好。

结果,学生高高兴兴地读一小会儿,就倒背如流了;而移项等步骤和方法,则形象而又深刻地烙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三、用诗进行总结

教学某些新的知识之后,如果不作有效的总结,很多知识还会以碎片的状态散落在学生的大脑里,所以,总结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是,有的教师以抽象的形式将所教知识梳理之后,学生虽然也多能当场明白,可很难长久铭记。而刘老师通过诗歌这一载体进行总结,则让学生在兴高采烈的吟唱中,将知识长时间地固化在记忆的长河里。

在教学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时,异面直线的几何性质“空间中既不平行也不相交”,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为此,他在备课时灵机一动,作了一首打油诗《异面直线的爱情》——

我们是异面直线

不属于任何一个平面

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羡慕平行

虽然不曾有过交集

但却能够并肩向前,不离不弃

羡慕相交

纵使不能相伴永远

但,至少还拥有过曾经的美好

可我们只是一对异面的直线

不能平行,亦无法相交

甚至,不能仰望同一片蓝天

我们是异面直线

无论如何努力地伸长臂膀

也无法交握我们的双手

这首诗让学生瞬间亢奋起来,读着,笑着,背着,很快把直线的几何性质记在心里。即使下了课,他们依然意犹未尽地相互吟诵着,甚至有的学生还将其“谱”成曲子,自鸣得意地唱起来。于是,喜欢上刘老师的课,就成了孩子们的心理期盼,学习的效果之好,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四、用诗歌指导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法,更要让学生掌握学法,因为教师教会学生与学生自己学会不在一个层次上。教师长期引导学生关注与研究学法,就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高效而轻松。恰如中国第一篇教育学论著《学记》所言:“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善于学习,从而让教师费力不大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学生还会将取得的成功归功于老师。

刘老师就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他曾引用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读书》,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陆九渊告诉我们,读书不要性急,要平平缓缓地细心涵泳;读不懂的地方,不妨暂时先放过去,等到上下文都读过之后,或是日后重新阅读时,慢慢地就会领悟了。

不只是读书,在预习未学数学知识的时候,也要平心静气,慢慢地涵泳、品味,当有某些新的感悟时,就会感到兴味无穷,并在无意识间增强了自学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不但掌握了学习方法,还会上升为知难而进的学习品质。这样,学习效率之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用诗励志激趣

“诗言志”早见于《尚书·尧典》,延绵至今,成为中国的诗学传统。刘老师认为,“诗言志”也应当成为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经典指向。尤其是古今中外数学家“志于学”的典型案例,更能培育学生远大的学习志向。华罗庚是众所周知的数学家,他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已经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为此,刘老师就将华罗庚所写的励志诗读给学生听,并让他们牢牢记住,化在心里,付诸行动。比如华罗庚1981年曾写过《寄青年》一诗——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

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华罗庚是中学生心中的偶像,他们从这位大数学家的诗中,感悟到只有立志学习,才能终成大业,对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志向,就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而又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在“学不可以已”中不断前行,从而“化育人生”,让生命更有意义。

刘老师认为,用数学家积极奋争的精神和在诗词方面的极高造诣激励学生,适时引入数学史上的名人诗词,以及教师创作对教学数学产生作用的诗词,不但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还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但是,过犹不及,诗词教学不等于学科教学。究竟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诗教,五浦汇的老师们总结了三个原则:一是诗教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力争为教学锦上添花,但不可喧宾夺主;二是学科教学中的诗教要自然、贴切,不可硬凑或生搬硬套;三是学科诗教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

行走诗教激活生命灵性

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者。因为满腹诗书只有与“行走”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写出动人心扉和富有意义的佳作。对诗词创作深有研究的黄玉峰校长和老师们,在实施课程诗教的同时,自然也进行了行走诗教的探索。在黄玉峰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走出校园,到山村田野、名胜古迹、社会场所等地,情动辞发,吟诗作赋,于是,一个个“诗人”横空出世,所写诗作也愈来愈多、越来越好。

不过,行走诗教并不是率性而为,而是具有“温柔敦厚”的特质。不能“太热”,让行走者成为一匹匹脱缰的野马,任其奔腾。为此,经由教师、学生以至家长的共同研究,制定了一个研学流程,让行走诗教成为一种课程,并作为一项小课题研究。为此,需要制定研学规划,编撰研学手册;还要行前培训,行后形成诗词集、论文集。

行走诗教中的每一项内容,既有文字述说,也有操作流程。比如行前的创作诗文的培训,都有专门的培训教师,制成文图并茂的PPT,为学生开设讲座,对与行走诗教有关的内容一一进行培训。比如写诗需要掌握的三个原则:一是绝对不能无病呻吟,而要有感而发。二是不要故作高深,而要道法自然,通俗易懂。三要符合写诗的规则,这条较难;为此,便降低要求,减少规则,相对宽松,但要做到押韵,符合字数要求,了解读法上是二二三节拍还是三二二节拍等。

有了这些培训,还要让学生拥有自信心,非常肯定地告诉他们,人人都能写诗,甚至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风华正茂的中学生,掌握了写诗的“诀窍”,又得老师们的鼓励,便一个个有了写诗的冲动。

一、触景生情,情动辞发

以前学生外出旅游,老师要其写篇写景等类的文章,多是以记叙文或散文的体裁而写,而且常常是平铺直叙,少有文味。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去庐山研学游的时候,学生见景生情,由情入诗,一双双想象的翅膀翱翔天空,一篇篇的诗作也便纷涌迭出。我们不妨看看八(3)班吴承璋所写的《庐山》——

山高雾环绕,

流水比天高。

鸟鸣景色美,

山静学子闹。

他笔下的高山流水、雾绕鸟鸣,静谧的秀山与学子的快乐之“闹”,和谐成一曲景色之美的乐章,让人生成一种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审美快感。同时,小作者的情感,也在写景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这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只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语)的时候,美景才能具有生命的动感,并让读者从景色的描写中,去触摸作者彼时彼地的感情跃动。

二、迸发灵性,立马成诗

黄玉峰认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具有作诗的潜质,只要为其引路入道、创设情境、激发灵感,就能让他们产生从不会作诗到学会作诗,从诗写得一般,到写出好诗,从思维不畅到灵感迸发的跨越。

2018年暑期的“君子养成行走研学课程”是江西之行,行至风景如画的江西九江时,学生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灵感便自天而降,诗词脱口而出。且看徐静萱同学的《如梦令·九江晨景》——

晨驻江畔酒家,

山似断虹天涯。

云烟无归处,

峰巅并肩朝霞。

如画,如画,

欲掩倾世风华。

这神来之笔,以至让不少老师想起孔子之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三、陶冶情操,砥砺志向

诗歌不只可以抒情,也可以陶冶情操,砥砺志向。学生在游学行走中,瞻仰古代先贤,为其情操与精神所感动,便有了一首首积极向上的诗篇。

白鹿洞书院曾是大师讲学与辩论的文化教育学府,回想当年理学大师朱熹修复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规,延聘教师,充实图书,招收学生等的情形,自是让人敬而仰之。且看冯雨伦同学所写的《游白鹿洞》——

五老峰下白鹿洞,

人杰灵秀聚其中。

文公已去不复返,

学规犹在似警钟。

这首诗虽少了含蓄之美,却不乏“志于学”之妙。也许这次白鹿洞之行,会让冯雨伦同学以朱熹为楷模,立下学习之志,走向一条人文之道。

而在读汪怡萱《游郁孤台》时,则让我们感到有一种浩然正气在升腾——

郁孤台前石像立,

目光炯炯辛弃疾。

早年英勇奋杀敌,

晚年提笔写诗词。

辛弃疾一生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可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却贯穿了其生命的始终,尽管壮志难酬,依然英气长存。汪怡萱游郁孤台有感而发,在对辛弃疾唱一曲由衷赞歌的同时,爱国的激流也在其心里激荡起来。

四、化育心灵,达观人生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些诗人,历经磨难,甚至九死一生,却处乱不惊,表现了极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主义精神,有时,它还会在其所创作的诗词中流溢出来,有的还成为了千古绝唱。而目前很多中学生,恰恰缺失的就是这种态度与精神。中学生“学而时习之”,往往可以起到化育心灵、达观人生的作用。

在游览江西著名古迹八镜台的时候,老师们带领学生登楼观赏八镜台上的八景,学习苏东坡的《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并听了关于苏东坡人生的讲座。同学们从中了解到苏东坡是一位参透儒道释文化的大诗人,也是一位宠辱不惊的乐感文化的代表人物。王子怡同学有感而发,以“听苏东坡讲座”为题,赋诗一首——

东坡赣南作诗忙,句句豪迈又大方。

为人朴实又乐观,做人风格留橙乡。

就其艺术表现形式而言,这首诗难入好诗的殿堂;可是,由此对苏东坡达观精神的体悟,却又不失为一首有着积极意义的佳作。因为苏东坡特有的精神品质,已经镌刻在了小作者的心里。即使虽不能至,也已经心向往之了。

据黄玉峰讲,不只是学生写诗,老师也写诗,仅在江西行中,他和副校长姜乃振,以及数学老师刘宗三、唐晓春,物理老师杨晓胜,英语老师俞奇凡,语文老师陈燕,生物老师高海艳,英语老师张斌斌,体育老师王玉志,以至家长义工冯俊佳的妈妈等,都写了一些诗词。

比如在衢州研学行中,黄玉峰到新华小学下村校区后,就即兴赋诗一首《题赠新华小学下村校区》——

五浦少年访下村,麻糕楚橘酬情深。

桑翁六九门前立,古宅三园创意新。

自制香茶且代酒,巧培神树岂无魂。

屈平诗性若相伴,定创美文惊世人。

黄玉峰是个专家学者型校长,爱好写诗书法,他的诗不但内蕴丰厚,而且合乎古诗规则。他自创的诗作再用毛笔书写出来,自然就成为上乘精神佳品。有人求而得之,悬挂家中,有客人来临,常一边欣赏,一边吟唱,玩味一番。

黄玉峰却谦虚地说,我的诗和书法都缺乏灵性,有些教师学生的作品,比我强,很有光彩。

在行走中,师生们放飞思维,或即兴赋诗,或推敲成文。写得文采斐然者自然会让人击节称叹,写得略有诗味者也会得到鼓励。这样一来,原来就喜爱写诗者就有了大展身手的天地,原本不会写诗者也在尝试写诗中偶露“峥嵘”。一时间形成了欣赏诗歌创作诗歌的氛围。

三年多来,师生们走遍了很多地方去过越州,去过眉州黄州惠州,走过徽杭古道,到过江西等地;在上海各区尤其是青浦行走,去过各大植物园,进过博物馆、农场和工厂;每到一处,都伴随着诗歌创作。虽只三年,师生们已创作了11000多首诗词,以内部刊物的形式,编撰了十本诗词选集。学生参加“中华之星国学大赛”连续两年获得优异成绩。

在诵诗写诗高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黄玉峰认为也不能太“热”,还要适当地“冷”一下。师生写了这么多的诗,可真正经得起推敲而成为真正意义的好诗者,所占比例尚不太大。因为所有的大诗人,看似即兴而写的诗作,其实是需要不断地反复地推敲修改的,而且有厚重的诗词学养在做支撑。

为了增加师生诗词学养的“厚度”,首先,学校在每次行走之前,都要为学生提供大量与行走之地相关的诗词,从而让大家先学后写。二是通过自编的诗词课程,增加学生诵诗的量。三是引导与鼓励学生课外学诗背诗和写诗,还要求家长也参与其中,形成诗教家庭。四是让学生培养学生终生爱诗写诗的习惯,从而实现培养“独立、善良、智慧、美丽”的人的宏大目标。

黄玉峰对笔者说,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人生教育,君子养成”,诗教过程,确实有效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当然,还不止于诗教,学校还进行了科教、礼教和乐教的探索,四教和谐发展,就构成了学校的治校方略,从而让学校有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END

原载于《教育名家》,2019年第3期。

在看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