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之教|走向世界不是梦——汪洋家庭教育启示录(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教育孩子具备孝顺的美德与管家的能力

目前,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惰性行为,以及不知孝敬父母的思想倾向,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一困惑,一些家长在娇惯抑或指责孩子的时候,却很少反省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思想行为。虽然他们确实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孝敬父母的美德,更希望孩子能够成为适应未来挑战的有用人才,但是他们步入了一个家庭教育的怪圈,认为孝顺父母是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的事情,现在则是家长全心全力疼爱孩子的时候;帮助家庭与社会做事是未来之举,目前则需要对孩子悉心呵护与尽力帮助。其实,孩子犹如一张洁净无瑕的白纸,父母在上面涂什么颜色,画什么图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与一生。如果一味溺爱,使孩子养成只图享受、不会做事、不知关心和帮助他人,甚至不知关心帮助父母的心理定式与生活习性,即使长大成人,也是积重难返,难以重新养成良好的习惯。社会上这种令父母遗恨终生的事例比比皆是,然而不少人对此熟视无睹,仍然继续进行着这种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的“教育”。

汪洋清醒地审视了这一畸形的家庭教育现象,认真剖析了产生这一教育后果的内在原因,结合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对林曦从小进行了有的放矢的教育。她意识到,父母不仅要以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爱心来关心和帮助孩子,也要使孩子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关心与帮助,尤其是要使孩子能够反过来发自内心地关心与帮助父母,从而养成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并以此为乐、以此为荣。

林曦有了自理能力之后,妈妈便教会林曦炒菜做饭,并让她承担安排全家饭食的工作。每逢周末或外婆不在家时,林曦便主动做饭。她先征求妈妈的意见,妈妈喜欢吃什么,她便做什么,而且所做的菜符合色香味俱佳的高层次要求。做完后,林曦将可口的饭菜端到妈妈面前:“妈妈请品尝,如果不合您的胃口,我重新去做。希望妈妈多提意见!”看到妈妈满意的笑容后,她才感到自己尽到了责任,喜滋滋地离去。平时,妈妈刚刚起床,林曦便会将热茶泡好,轻轻端到妈妈面前,甜甜地问一声“早安”,然后才笑着去干其他事情。有客人光临,也是林曦将其迎到屋内,轻声笑语中将茶泡好,轻轻地放到客人面前。林曦精通茶道,泡的茶芳香四溢,每每受到客人的啧啧称赞。

妈妈的衣服需要熨烫,叫一声林曦,便迎来一片笑语。林曦很快就将衣服熨得平平整整,使妈妈穿上精神倍增。妈妈与外婆生了病,吃什么药,什么时候吃,她都一清二楚,并会按时递送药物与开水,看着大人将药吃下方才悄然退下。至于打扫卫生等体力活儿,林曦更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她认为,孝敬之情是从心里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能减轻大人一点劳苦便是奉献了一份孝心,便是一种美好与幸福。

汪洋认为,培养女儿孝敬老人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她经常对林曦讲,孝顺之心体现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之中,做家务便是学习生活的一种调剂,也是人生的莫大享受。能够劳动,愿意劳动,并为别人做事,是一种幸福与快乐,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妈妈可谓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她孝敬林曦的外婆,也无私地帮助素不相识的人。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林曦认可了这种品行,并且逐渐渗入心灵。所以,她所有的孝敬行为,都呈水到渠成之势,显返璞归真之美。

同时,妈妈还着意培养林曦处理家庭事务的能力。林曦才四五岁时,妈妈便让林曦帮助处理一些事务。做某一事情,尽管家长并非束手无策,却故意表现出忧虑焦躁的神态,促发林曦情不自禁地想方设法,出谋划策,为父母分忧解难。有时候,林曦可以连续提出三四条处理问题的意见供妈妈参考,而且有的确实言之成理,行之有效。渐渐地,林曦成了决策家庭事务的主要人物。年龄稍大后,妈妈干脆彻底放手,让林曦总揽处理家庭事务的大权。于是,家里该做什么事,如何去做,林曦都认为是分内之事,而且处理得当,应付自如。即便是纷乱如麻的事情,经林曦条分缕析,很快也会迎刃而解。

于是,妈妈又大胆地将财政大权交给林曦。这位家庭“财政部长”受命之初便接受了家庭“总统”——妈妈的12字旨意:“节俭为本,出入合理,账目清楚。”林曦家的经济条件尽管已达小康水平,但该花的钱花,不该花的钱分毫不动。妈妈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平时生活俭朴,在外工作从不喝一瓶矿泉水;林曦如法效仿,从不买一件昂贵的衣服穿,从不买一根冰棍吃。节余钱款,可供以后不时之需,也可帮助生活贫困的人。平时生活不求精美,粗茶淡饭而已,所以,奢侈与她们无缘,浪费也远离她们而去。翻开林曦的账本,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以及支出项目,都一清二楚,分毫不差。

理财如此,管物也是林曦的分内之事。家中诸样东西放置于何处,父母未必知道详情,林曦却如数家珍,了若指掌。只要妈妈提出要哪样东西,林曦便会如探囊取物一样轻松取来,送至妈妈手上。

林曦管理家务的能力与孝敬父母的美德同时放出了光彩,从而给了妈妈一个安慰与欣喜。同时,这也给所有的家长一个有益的启示: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的培养并非难事,关键是要改变观念和做法,从小开始。所谓的爱祖国、爱人民,绝不可束之高阁或流于空谈,而要实实在在地从爱父母、爱家庭做起。一个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有何资格奢谈爱国的大道理呢?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展示出一个人的爱心,并影响到其良好品德的形成,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社会,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同理,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小开始,从家庭这一社会的细胞开始。我们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也不能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更不宜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只要家长起到表率作用,信任孩子并指导得法,孩子的潜能便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而且这种能力一旦形成,便会起到辐射作用,带动其他能力的提高。以后在处理家庭以外的事情甚至较大的事情时,都可以游刃有余。这种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用的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家长何乐而不为呢?

非常有趣的是,培养孝心与管理家务的能力又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孩子管理家务,自然可以减轻父母的身心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尽着一份孝心。孝敬父母不是单纯的口头表述与心里的想法,而要表现在各个方面,帮助父母管些事务,也是尽着一份孝敬之心。所以,二者彼此关联,相互促进。作为家长,对于这一两全其美的事情,是否应该在顿悟之后马上付诸行动呢?

End

原载于《父母要成为子女的精神导师——五个孩子走向卓越的奥秘》,陶继新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第1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