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会议|听课回响:于细微处彰显别具一格——听张学青老师《腊八粥》有感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作为一篇小说,内容简练流畅,语言平易浅白,文中的对话鲜明地体现了人物个性,且具有生活气息,沈先生用娴熟的文笔,看似简单叙事,却又点缀不少小心思在其中,描绘了一幅“气韵流动的腊八风俗画”,让人读来不禁回味无穷。

本次张学青老师的公开课,更是带领五年级学生对小说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使学生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对话的品味和文中微妙的用词的把握,掌握小说写作的精髓。不管是沈先生细腻的笔调还是张老师灵活的教学与生动的课堂,都值得我们慢慢欣赏潜心学习。

从生活入手,自然导入

最开始的导入环节以张老师提问学生“今早是否喝粥”入手,虽没太大新点但也轻松自然符合主题,通过展示腊八粥图片问学生粥的特点,进而引用老舍对腊八粥的描述:像小型农业展览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腊八粥的了解和兴趣。

文章三分,以整体带动局部

导入环节结束后,张老师并没有急于对小说进行分析,而是一步步引领学生将小说内容整体分为三部分:爱粥(第1自然段)、盼粥(2到18自然段)、吃粥(19到20自然段)。使学生首先对小说的脉络和写作顺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整体的认识,以点带面总结出此文章的前、中、后三部分内容,进而从三个部分展开教学,把握目标,环环相扣,使教学内容更加整体、系统。

三部分的主题都是在张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而出,课堂中张老师更多的语气是发问,如:那喜爱腊八粥的人们在文中有没有喝粥啊?哪些自然段写人们喝粥的?那中间一大部分内容写什么呢?或者引导学生回答后对学生的肯定,如:哦。好的。对,是这样的。通过不断地发问与肯定,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课堂表现力,并树立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张老师这种对课堂的把控和隐藏的助推力值得我们借鉴。

把握用词,品读人物语言

张老师对每一部分都带领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并把解读重心放在微妙用词的分析和人物对话的讲评。师生对“爱粥”部分中的“老孩子”“叹气似的沸腾”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让学生把握作者用词的良苦用心。其中对于“老孩子”,张老师带领学生从情感和语言押韵两方面进行品读:人老了老了,就像小孩子一样。老人也像小孩子一样很馋,期盼着喝腊八粥,所以他没有用“老人”,而是用了“老孩子”;“小孩子”“大孩子”,都是三个字,“老人”是两个字,改为“老孩子”这样节奏就出不来了是不是?张老师详细的解释了作者“老孩子”的写作用意让学生明白虽是很小的一处笔墨,却也是作者仔细斟酌的结果。“叹气似的沸腾”更是通过师生模仿“天冷哈气”和“开水冒热气”直到“泡泡破裂”的声音,一步步让学生正确领悟“叹气似”的真正的情形。师生共同模仿、共同探索,课堂活泼生动有趣味,快乐之余掌握要点,这在课堂上的兼顾难之又难。

作为一篇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总要花费不小心思与笔墨,在沈先生的《腊八粥》中,人物形象的体现主要依托文中大量的人物之间的简短对话。因此张老师便从对话着手,课堂中通过师生对读、同桌对读、个人展示读等多次朗读文中人物语言,并结合标点的应用,来体会人物情感。如:“那我饿了。”这句,张老师通过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与多处八儿的行为和话语,共同揣摩八儿说这句话时的语调和内心想法,经过师生共同的讨论和老师引导,使学生得出八儿并不是真的“饿”,而是撒娇要吃粥的结论,提醒学生读时,带一点撒娇和哭腔,把“那”的读音拉长:“那……我饿了!”使学生读出人物的神韵,走进人物内心。正是张老师不避繁琐的带领学生一遍遍透析作者用词用句的心意和把握小说中人物语言想要折射出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了解沈先生《腊八粥》的写作特点,让学生体味语言文字于细微之处彰显别具一格的魅力,并进行赏析和学习。

名师课堂,守正创新

十五堂展示课,要学习借鉴之处绝不只有十五个,值得我们潜心学习的不仅只有张学青老师,每位老师都有个人所长和冲破主流的见解与方法,教学更是通过一些细微处理,彰显出与众不同。通过展示课更让我明白,课堂不是谁配合谁,更多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相长,不是一味的迎合学生或老师,而是一种师生共融,是让师生共同成为认知的学徒,通过一堂堂课,不仅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个人素养也获得明显的发展,这才是良好的教学。

山东师范大学 李婷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