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会议|听课回响:道法自然,让孩子自然生长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记得首次拜听赵俊友老师的课,是我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当时一听说有他的展示课,我的同事说了这样一句话:“别人的课可听可不听,但赵俊友老师的课不可不听。就这样,第一次聆听了赵老师的课。记得上课的那个报告厅座无虚席,连座位之间的过道都被听课的老师占满。而我是拿个塑料凳子在门外的走廊上,透过密集的人头,依稀能看到赵老师带着孩子们在上课,但我听得非常认真,听课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赵老师课堂的几乎整个实录。后来整理发至瑶海教研社区网,被老师们纷纷下载学习。

2019年4月,我有幸,来到齐鲁大地、美丽泉城——山东济南,在第十一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再次目睹赵俊友老师在全国人文高端论坛上的风采。赵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这么短小的寓言故事该教什么,怎么教?赵老师的课堂给我指明了方向。

激发学生表达的自然之道——评价语

如在导入部分:“师:名字介绍得好。他介绍得不错,不错在哪儿呢?刚才主持人讲了一遍,他就记住我的名字了。这样的人叫什么人?叫人才。听过一遍,就能把话说下来,就是人才。这样的话,天才是能说出什么样的话呢?人才能说出只听过一遍的,那天才呢?……实际上,刚才两位同学没有把话说出来,他们已经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天才是什么,就是从来没有听过别人说的话,他也能说出来。刚才金牌主持没有说,他能说出来。了不起啊。现在再给你个机会,做个天才的机会。

这种朴实的评价语,唤醒学生内在表达的课堂设计,可谓匠心独运。如果我是学生,我想当人才,但我更渴望当天才,看似无意的两个词,既激发了学生内在渴望成长的种子,更在引导孩子语言表达的方法——课堂上不仅要善于聆听,还要巧于创造自己的语言,就是会知识的再加工。这就是语言思维从形象到抽象的发展,所以赵老师的课不是在教孩子学课文,而是借助课文这个例子,启发引导孩子们表达的方法,激发学生内在表达的种子,让他们冲出泥土,呼吸,努力拔节生长。这样的课堂,你能听得见孩子拔节生长的声音。

其实这样的课堂评价带来的高效例子,在这节课上,不胜枚举。我相信听过赵老师这节课的老师们,一定对一位课堂上引经据典、语出惊人的小男孩印象深刻。

如在演故事环节,“师:现在开始,我是葡萄架,你是狐狸,我也是故事的叙述者,但不用书,你知道我的书在哪里吗?生:在你的脑子里。师:还在这里(指肚子),知道这是哪里吗?生:在你的肚子里。(观众大笑)师:在肚子里就是满腹经纶。生(长得像赵老师的孩子):能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台下掌声热烈)”

为何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引得台下老师掌声雷动?千万别以为这掌声仅仅是给孩子的,我们都知道,能够用大脑记住的东西,那叫知识,但能够记住并能合理自如地运用,那就是文化了。能做到这样的人叫什么?用赵老师的话说,这叫天才。赵老师虽未明说,但就在自己润物细无声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很自然地生长了,是语言的更是思维的生长。而这个生长小点,恰恰是课堂非常关键而成功的开始,所以到后面,当我们再听到孩子脱口而出的“鹦鹉能言,不离飞鸟;星星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一禽兽之心乎?别说是人类了,就是动物撒谎也是不对的。”台下观众热烈鼓掌的回应,也都在情理之中了。所以观课堂生成之妙,我个人觉得绝不是出现在最精彩之处,启而待发的点(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铺垫)最为令人期待和欣赏的。这就好比排球的二传手,投球的人水平再高,但二传手的球的垫的不到位,你也打不出高水平的球来。所以,我个人感觉,赵老师就是这样俯下身子来教学的,课堂上的“出色的球手”。
读懂文本的自然之道——朗读

书声琅琅的课堂一直是语文老师所追求的理想的课堂状态。在赵老师的课堂,赵老师的朗读指导方法就如象牙塔,一层套一层,每一层一个花样。

(1)读正确——准确无误、一字不差

“师:这则寓言加上题目,共104个字,但是你不要以为很短,就能读好,不一定。你要能把它读得准确无误,一字不差,可不简单。现在请把课文纸拿起来,自己念,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准确无误、一字不差了,请举手。好不好?自己念,现在开始。

初读部分,赵老师让学生带着“准确无误、一字不差”的目标去读书,但99个字的短课文,孩子们能认真对待吗?请将不如激将,赵老师谙熟教育之道,所以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2)读流畅——像说话一样自然

“师:读书,我一听就知道,这三个同学在读书,你什么时候能让我一听,他不是在读书,他们三个在讲话,那么自然,会不会?哪个同学读书和说话一样自然?(鼓励学生,学生陆续举手)

如果赵老师这样一说,学生就能读得像说话一样自然的话,那绝对不能说是赵老师教的,那是孩子的本色水平。所以说,看似简单的第二个朗读目标并非那么容易达成。深知此道的赵老师,采用这样几步走——

第一步:巧借评价,自己示范。

(“读得好,这个孩子他是一边读一边摇头,配合着节奏,不错,但是还是在读书。看我读,读书跟说话一样。”)注意,赵老师喜欢让孩子看老师:看老师板书,看读书老师读书。

第二步:个别指导,因材施教。

“你的声音特别好听,能不能像说话一样读书?能不能?(并给孩子做简单指导)“师:她读完了,又好听,有自然。现在给你们一次机会,一起来把最后一自然段读一遍,像说话一样自然。”注意,赵老师看似只是在表扬那位读的好的同学,实在借助读得好的孩子这个例子,告知所有的孩子们,要像这样读就自然了。这样一来达成朗读目标就水到渠成了。

(3)读出感情——用眼睛、用动作、用神态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寓言读好了,像说话一样自然,但是我觉得还不过瘾,能不能用眼睛去读,用动作去读,你会吗?注意语调、语气。自己放声练一练,看有的同学已经指手画脚,开始自己练了,怎么用眼睛读,放声读。师:你只用头去读不行,要用眼睛去读,用动作、用神态。谁会?师:这是用眼睛去读。”大道至简,对比赵老师的课堂,回顾自己的教学,猛然发现,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其实就是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去融入,去借助感官把文字表达,而不仅是用声音。如此,便可以让静止的文字,有了跃然纸上的生命力。这样有目标、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加深来对文本的理解,有了与文本的情感体会,再到后面的寓意,便不讲自明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自然之道——示范

赵老师的课上,他喜欢用这样的语言,“请看我写”、“请看我读”、“请看我表演”,请看我写的文章”……简简单单一个看,绝对不只是感官上的注意力集中,实则是春风化雨般的示范辐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赵老师秉承并坚持着的自然课堂之道——示范引领。不就是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一韵》里说的“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吗?


课堂上的赵老师善用自然教学之道,点拨学生的生长点。生活中,赵老师喜欢静下心来练字、看书、写文章,深扎一线钻研教学。他深爱儿童,他将一腔热血投注在儿童教育的事业中,有的时候,他似乎也成了儿童,因为他始终有一颗对教育的赤子之心,这种对教育的专注和挚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深深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学习者。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和平小学二小  叶凤琴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