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期间,一个心理咨询师的独居生活

 心理咨询师拉拉 2020-09-10
原本计划这个春节去重庆朋友家过完春节就直接飞去长白山滑雪的,结果大年初一出到湖南怀化的高铁站,看到高度戒严的状况,我直觉这个问题还比较严重,而且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想到如果去到长白山也不让外出,都是宅,那干嘛不宅家里呢?况且这样特殊情况,景区酒店极大可能会关闭,想到这里,于是我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回广州待着。

事实证明,我的直觉判断是正确的。大年初一回到广州的时候地铁公交还未强制性地要求佩戴口罩,两天之后就强制要求了。

大年初一回到广州,大年初三幸得友人赞助三个口罩,大年初四开始佩戴这个普通的医用口罩,大年初八送出一个,还剩一个未用。


期间有朋友甚至来访者发微信告诉我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拿口罩,但我觉得我一个人独居,用不了那么多,那些资源可以留给更需要的人,于是没去预约。算起来这个口罩用到现在也有半个月了,但真正佩戴应该也就三四个小时。

恐慌情绪蔓延,在新闻上看到很多非医务工作者佩戴N多层,甚至有些佩戴N95之后还要再套几层,而且每出去一次就丢掉一个,我觉得真的很浪费。

作为医学检验毕业的本科生,我的本科知识技能包括病毒培养和核酸检测,因为知道是什么东西,也知道该怎么去防范,同时也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足够的信心,所以我并不恐慌。

前几天在大学同学群里看到有个同学说的话我深表赞同,他说,抛开剂量谈毒性的都是耍流氓,这句话的意思是,疫苗其实也是病毒,只不过是灭活或者半灭活的病毒,意思是疫苗也是剂量大大减少的病毒,既然如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稍微接触一点点,这个也是有助于我们自身生产抗体的。我并不是说不做防护,而是说在防护做好的基础上无意识地被动接触一下,只要平时身体是健康的,那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况且很多人并非医务工作者或者高危人群,那就更没有必要了,况且,很多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都在重复使用这种口罩,其他人,你到底在怕啥?

我理解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我认为,人类最本质最根源的焦虑都是源于死亡,只要修通死亡焦虑,其他焦虑基本都会迎刃而解,但可惜,大部分人都无法修通,所以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处于此起彼伏的焦虑之中:现在是病毒焦虑,这个疫情过后又还会有别的焦虑。

焦虑的人,永远都活得那么狭隘逼仄。

疫情期间,除了做正常的咨询,我还报名了跟疫情相关的公益心理咨询,除了如饥似渴地追剧,还开始重启许久未玩的游戏(还有人跟我买号了),同时,还开始玩股票(也赚钱了),我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有意义。

前几天血液中心说疫情期间导致用血量大增而血库告急,发短信鼓励市民去献血,我还准备过几天天气好了去献个血呢!

疫情对我个人的影响大吗?

不大。除了不能时不时去喝杯咖啡徒个步,平时只要不出远门我也基本宅家里,我很享受宅家里的时光,这个更进一步地验证了我的内倾型人格。这两天还有几个外国友人问候我,我感觉他们比我还担心害怕,我说我很好,没事儿,我不是在安慰他们,我是真的没事儿。这个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在医院连续值班的同学说他们现在已经麻木了,没啥感觉了,我在想,台风的中心反而是最平静的。医院工作者那么淡定,反倒外围的观众那么激动,中国的老百姓(我指的是我以及跟我一样的人)那么淡定,反倒国外的人士那么恐慌。真是局外人的恐慌。

如何真正不给国家不给家人添麻烦,并且做些事情帮助抗战疫情?

避免传播谣言和恐慌,避免频繁急刷和转发有着夸大情绪或的社交媒体言论,可能很多转发的人会觉得这是为了帮助他人,但实际上,你可能只是为了缓解你的焦虑,但你这么做,不仅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反而会激起别人的焦虑。现在网络那么发达,只要想了解的,都会去了解的,不要太低估他人的学习能力和谨惕意识。好好宅家里,并且好好享受宅家里的时光,尝试做一些以前未尝试过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如果实在做不了什么,那么减少浪费口罩,也是一种贡献。

最后,也请大家不要因为自己不能上一线感到愧疚而不敢享受生活,我相信,如果国家需要我们,我们也会挺身而出。现在国家需要的是医务工作者,所以他们挺身而出了,你的职业不能上一线,那就在二线后方好好待着就行。

前几天中国女篮击败了西班牙,拿到了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女篮教练说了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和赞同,他说:"当一个人挺身而出时,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挺身而出时,那叫担当;当一个国家身处逆境,呼唤一种精神时,那就是使命,就是信念,就是一往直前!"

好好宅家,响应国家的呼吁,等待国家的召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