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三字经》,学常用字(21) | 《诗》既亡,《春秋》作

 欢丸妈妈陈霜 2020-09-10

家好,欢迎来到欢丸妈妈,我是陈霜。

今天我和欢丸继续同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三字经》。

收听往期节目请点击菜单栏-听-“懂三字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穀梁》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诗经》已经亡了,这个亡可以理解成《诗经》这部书在长期的历史传播中散失了很多,同时,也可以理解为随着周朝的衰落,《诗经》中的微言大义也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冷落了。

于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史书,整理修订了《春秋》。《春秋》是一部历史书,它的编排方式是根据历史年代的顺序,叫做“编年体史书”。《春秋》的文字虽然很简短,但是其中隐含、寄托着对当时政治的看法,褒扬善行好事,贬斥恶行坏事,这些看法都不是很直白地直接说出来,而是用各种讽刺、比喻的方法来说的,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写文章的方法叫做“春秋笔法”。寓褒贬,寓是寄托、隐含的意思。褒贬,分别是好事和坏事。我们现在也说一个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这个字在大象字卡的土部/蓝部,家长和小朋友们可以找出来看一下。

诗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偏旁部首叫言字旁,就是言语的言的变形。言字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首,我们之前也讲过,说话、讨论这些字都是言字旁的。诗字本来的意思就是诗歌。诗在古文里经常是特指《诗经》,后来也有我们熟悉的唐诗,到了现在诗的范围就更广了,也无所谓格律和押韵了。你也可以读一些儿童诗,创造自己的诗歌。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穀梁》。

解释《春秋》的书有三本,分别是《春秋公羊传》、《左氏春秋》和《春秋穀梁传》,叫做春秋三传。这个传的意思就是解释经书的文字。我们现在一般都是读《左传》,也就是《左氏春秋》,相传这本书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写的,左丘明和孔子所处的时代相同,两个人都非常敬重对方。孔子还曾经说过:“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低三下四的恭敬姿态,左丘明认为这样的人可耻,我孔丘也认为可耻。把抱怨藏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很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样的人可耻,我孔丘也认为可耻。两个人的观点也是非常一致的。

今天的《三字经》我们读了“《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还学了一个诗歌的诗字。小朋友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什么心得和想法,都欢迎留言给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