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夕馍香倍思亲

 大春观察 2020-09-10

除夕馍香倍思亲

作者张道康

快过年了,妻从象房村馒头店买回一大箩筐花卷馍馍馒头,女儿拿起一个菜馍,咬了一口说,没有奶奶包的好吃。
我拣起她丢下的馍馍,掰了一块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往年除夕夜母亲为我们蒸馍馍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小时候,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盼过年了,每年临近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做馒头、蒸包子。我家对门开饲料店的李伯老家是北方人,做起各式各样的面食来,那皆是小菜一碟。记得最清楚的是李姥姥做的富强面高庄馒头,真是又白又大。
咱家孩子多,母亲怕我们眼巴巴的馋人家的馍。她都会在除夕前夜,亲手给我们做上拾几斤面的馒头、馍馍、花卷等。从一大清早开始,她就忙着和面,摘菜,洗菜,剁馅子,忙得一刻也不得歇。
母亲是南方人,照理说弄面食应该不是她的强项,可不知她是打哪学的。一袋面粉,一个脸盆、几瓢清水,经她的巧手左揉右搓就成了一个大面团,还要加上一种发酵的面引子,用一床棉被围放在床上,我们兄弟几个就用身体围着面盆,七口八舌的在等起面,盼望面团能早早的发起。等着等着,小弟他就趴在棉被上睡着了。

外形漂亮的馍馍
待过几个小时后,母亲扒开面团见到有孔孔出了,大家一齐欢呼起来,母亲揉面、搓条、摘单、压个、擀皮,一个个圆溜溜的包子皮,如同流水线下来的一样,母亲再塞馅、拎皮、转花一气呵成,那馍馍上面的摺花花仿佛像一朵朵美丽的太阳花,张着嘴巴逗我们这些小馋猫微笑,一个个馍馍均一般大小,像从一个模子倒出来似的。
我也学着她的模样左包右捏的,可总也转不出好看的花来。小哥他最调皮,他会乘母亲不注意,突然偷摘下一小块面团,放在煤炉边烘烤,那熟面团发出的阵阵香味,好闻极了。
当一锅生馍馍被端上炉子之后,我们就忙前跑后不停地看钟,急匆匆告诉母亲:五分钟了,八分钟了⋯⋯
每一锅馍馍熟了的时候,我们都兴奋地举起小手,向母亲讨要一个,母亲总是满足我们的要求,那热气腾腾的馍馍可真香呀,馍馍馅有萝卜丝的,有黄芽菜的,还有豆沙的,咬一口,鲜美的馅汁余味无穷,当时我们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母亲蒸的馍馍了。

做成各种动物形状的馍馍
到了最后一锅,母亲总会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她按照我们的生肖属相,用面塑的手法给我们做了大肥猪、小老鼠、小白兔等小动物,她用红豆作兔眼睛,用茨菇把子作鼠尾巴,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生灵,真是好可爱好可爱啊,我们左瞧右看,爱不释手。对门李姥姥逗我们玩,说要拿她家的大白馒头换我们的小白兔兔。我才不换呢?我们把小宝贝像命一样捧着搂着,骄傲地自说自夸,相互攀比着,相互炫耀着。晚上就放在枕头旁边,喃喃地和它们说着悄悄话,玩上好几天也舍不得吃,那欢愉快乐的心情是无法比喻的。后来我们成家有了孩子,宝宝最爱吃的就是奶奶亲手为她做的馍馍。

作者(左1)与家人忙年夜饭的情景

如今母亲离我们而去好些年了,过年家中也不再自己动手蒸馍,而是去馒头店买回吃,可儿时每年除夕夜母亲为我们蒸馍馍的欢乐情景,却永远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一缕缕温暖的回忆。

(注:馍馍——南方人俗称包子)

作者简介

张道康,男,八十年代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音乐文学学会理事,发表过多篇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