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妻子博朗什跟斯特里克兰德好上了,且要坚决跟着斯特里克兰德走。施特略夫由于无法想象妻子与斯特里克兰德在狭窄低矮的阁楼里生活,自己拎包出户,将房子让给了斯特里克兰德,他盼着妻子会有回心转意的那一天。 没多久,斯特里克兰德抛弃了博朗什,悲愤交加的博朗什喝下了草酸。酸液腐烂了博朗什的口腔及身上的皮肤,在博朗什弥留之际,她拒绝了施特略夫去看望她的请求,她心里在等待的是斯特里克兰德,可斯特里克兰德说自己根本不爱她,他精心于自己的画作,根本没有时间去谈情说爱。 博朗什死了,施特略夫收到了博朗什的一张裸体画,画是斯特里克兰德给他的,施特略夫怒不可遏,他准备撕毁这种羞辱他的画,突然,他手停住了,他觉得斯特里克兰德画的实在是太美了。斯特里克兰德说,自己根本不爱博朗什,她的身体太好看了,且他需要女人泄欲,裸体画画完了,他对博朗什就失去了兴趣。 斯特里克兰德真的是个人渣! 书里有个类比,说的是男女爱情观。爱情中的男女如树与藤的关系,藤子攀附在随便的一颗树上,它不过是对有保障生活的自我满足,对拥有家财的骄傲,对有人需要自己沾沾自喜,对建立起来的家庭洋洋得意。女人秉性善良、爱慕虚荣,因此认为这种感情极富精神价值,但在冲动的热情面前,这种感情是毫无防卫能力的。这样的话,女人读起来一定不会开心,估计这是小说的缺憾。 施特略夫回到故乡荷兰,几年后,他又去邀请斯特里克兰德去他的故乡,那里非常幽静、优美,民风非常淳朴,那里可以感化斯特里克兰德。斯特里克兰德拒绝了施特略夫的好意,理由是,他没有那么多闲工夫。 我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了斯特里克兰德,并走进了他的画室,原本以为非常了解斯特里克兰德的我,看了他的作品之后,突然觉得斯特里克兰德越来越陌生。但是,我能感觉到他的骨子里有一种强烈地要挣脱一切束缚的愿望。 多年后,因为机缘,我来到了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塔希提的小岛,这里是斯特里克兰德最后的落脚地,我知道了一些关于斯特里克兰德的事。 他在岛上跟一个叫爱塔的土著姑娘结了婚,虽然他除了婚礼什么也没有给她,但是,他们在岛上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还生有一个孩子。每天晚上,斯特里克兰德坐在阳台上抽着烟,妻子爱塔陪伴在一边,他们静静地听着上千种生物在海滩上活动的声音,斯特里克兰德对这样的生活非常陶醉,也非常沉醉期间。 斯特里克兰德在屋里作画,画从地板一直到顶棚。遗憾的是,他得了麻风病,在死之前已经双目失明,且四肢不全,医生发现他死在屋里一角的席子上。医生几乎是看到他这件巨幅绝世之作的唯一外人,不懂画的医生都被斯特里克兰德的创作艺术震撼到了。 根据斯特里克兰德的遗嘱,爱塔将斯特里克兰德的画室连同画作付之一炬,连一根木头都没有剩下。 当我把斯特里克兰德的死讯告诉斯特里克兰德夫人时,她已经在伦敦开一间画廊,她以画家遗孀的身份,在卖着复制的斯特里克兰德的画,每张画都价值不菲。 他们一家人听到斯特里克兰德的死讯都目无表情,即使斯特里克兰德的已经当上牧师的长子,他冷冷地说了一句“上帝的磨子,越磨越密了。”这句话,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俗语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讲完了。毫无疑问,毛姆是天生的讲故事的能手,虽然说本故事来自于画家高更的经历,但是,剧情能如此的跌宕起伏,无疑经过了作家的艺术加工。 毛姆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那是因为他奉献了诸多的伟大作品,《月亮与六便士》其实只是其中的一部,但是,阅读以后给我带了的冲击和震撼,简直是无以言表。 月亮和六便士无疑是两种象征,当大部分人低头在地上寻找六便士的时候,也会有人在抬头望月亮。单纯从人性上来说,假如说斯特里克兰德对画画的追求是在望月亮,真的让很多人怀疑望月亮这个举动的崇高。博朗什追求斯特里克兰德,表象上是在追月亮,其实,她和绝大多数女人一样,不过是一根想缠着大树的藤而已。 因为爱才而变得有点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画家施特略夫,他的人性中倒是暂放了月亮的光辉,可惜,这样的光辉是那么的暗弱,且常常被浮云所遮蔽。 斯特里克兰德夫人似乎很可恨,所有沉溺于生活中的人,低头捡着六便士都是第一要务,也许你会觉得她世俗,滚滚红尘中的人,原本就是世俗的,假如你是斯特里克兰德夫人,在她的处境上,你能比她做得更好吗?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