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店荣欣庙 | 我的小学

 印象黄陂 2020-09-13

【编者按】300年前清中期的建筑,初作家族祠堂,后演变为寺庙——荣欣庙(据郭家家谱记载,实为容习庙,后辈口述中谐音衍生为荣欣庙),继变为荣欣庙小学,再为郭岗小学,最终被拆,杳无踪迹!

文 | 郭颖华(黄陂蔡店郭家岗)

清明回老家,总会有许多感概。最让我惊讶的是,我曾经读过的小学,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没有一点建筑痕迹,没有一丝人间烟火,已是一片荒野。

我的小学,不是一般的建筑物,她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朝中期,距今大概有300年了。

据老人讲,这座建筑起初本不是学堂,而是郭家岗周边十七、八个自然村落公共祖先的祠堂,里面陈列着历代祖宗的牌位,以及家谱家史。


这里曾经是族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族中无论谁升官做府、或者经商谋生,哪怕深进宫廷、或者远渡重洋,都会深深惦记这座祠堂。

这里,记载着每个族人的根基和来龙去脉,更有光宗耀祖的辉煌。族中无论是务农、或者卖艺卖力为生,无论富有还是清贫者,都会敬畏这座祠堂。

这里祖训宗法,规劝惩治懒、恶、盗、淫……弘扬褒奖忠、孝、义、节……


正是因为这些激励和鞭笞,传递着正能量,族人多有建树。

最享盛名的是官至翰林的祖先,直到"文革"前,那个"钦赐翰林"的牌匾,还在高大的祠堂中悬挂着。现在乡人常以"书香门第"来激励本族,母亲经常对我们说:"郭家的门头高三尺!"意在勉励子女高起点做人。

外出经商的族人也可圈可点。时至今日,侨居香港、台湾、东南亚及美国的族人不计其数,香港著名的郭氏兄弟集团,与本族多有渊源。

在家务农的族人也不可小觑。今天族人居住的,依然是祖辈留下的故居:青石青砖青瓦、雕梁画栋、精琢细凿的石立门、动感犹存的石浮花、菱角有型的石柱、平面感很强石基,都反映着那个时代的辉煌。还有遍及十几里外的祖田祖地,皆是族人一代一代辛苦积累、积虑置业的巨大成就。

由于族人的繁荣昌盛,不知什么时代始,这个专奉祖宗的祠堂里,进纳了各路神仙和菩萨。于是,这祠堂又成了方圆十里八乡村民烧香拜佛、祈愿求福的圣地。


昌隆极盛时,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荣欣和尚来做住持。据说荣欣和尚博学多才、精通世理,这里一时又成为传道、授业、解惑、医病的场所,以致这个祖庙最终以荣欣和尚法号命名——荣欣庙。

荣欣庙不仅仅是一个祠堂了,她承载着浓厚的文化符号,浸润着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文。

传说中的"郭向阳""郭神武""郭老大"的故事,依然在乡间流传;英年捐躯沙场的先驱郭家厚烈士是我嫡亲四父;毕业于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原国民党一百军上尉、抗日英雄郭国威是纯正族人;民国总统黎元洪,祖籍和出生地就是本族芳邻,不出二十里地。

战争年代,荣欣庙里的宗谱家史失散,经书禅文被焚,和尚弟子各逃生路。虽然荣欣庙最重要的内涵遭受重创,但基本的外部结构尚存。


据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罗老先生说,荣欣庙共有六口天井。按照明清建筑习惯,天井代表太多含义:通风、采光、观天象、神灵、族运等等。一口天井,代表着一户大家族,类似于现在一组楼梯代表一个单元,能够布局六口天井的庙宇,其规模可见一斑。

后来这里住进了六家农户,于是,庙里面能拆的俱被拆尽,几百年的老木柱、香笼、木器被拆下,或做柴火、或盖猪舍、茅厕。

我开始记事时,这里已经是学堂。那时大姐在学校教书,她带着学龄前的我去学校,印象中,庙宇的基本结构依然保持完整。记得办公室的墙壁上有泥菩萨,办公室里间有一阁楼,作为女教师宿舍,这里原是寺庙禅房。

兴奋的我到处乱跑,惊诧于古老建筑的廊腰缦回,柳暗花明:一堵墙后藏着一个门洞,门洞进去则是偌大个教室,内面书声琅琅;一条走廊看似到了尽头,不经意转弯处豁然开朗——一口天井下面一株桂花树!


等到我上小学时,庙宇中间高大的善堂已被拆除,只剩下一个四合院式的学校。除了门楼和两边高大古朴的教室外,中间空旷得什么也没有。

我们村与荣欣庙相距两里许,一西一东遥遥相望。童年不知愁的自己,背着书包出了门向东,迎着朝阳,弯过田垄曲折小路,走过一座石桥,再穿过一片杉树林,上坡,再绕过一口很大的池塘,再上坡,便到了学校——荣欣庙小学。

童年的快乐其实很简单。高高瓦崚上的青苔、防火墙上的野篙、落在重檐上的小鸟、门楼上的钟声,都能激发童年无限遐想。校门前的池塘、后面的山坡、左面的操场、右面的菜地,皆是童年快乐源泉......


悲哀的,不是童年的逝去,而是承载童年快乐的小学去无踪影。

是谁拆了这庙?为什么要拆?拆下的那些"秦砖汉瓦"、雕梁画栋去哪里了?空旷的荒野怎就容不下一座庙宇?难道就需要那几块砖,去建猪舍?难道就缺那几片瓦,去盖茅厕?难道就等着那几根古木,去换点烟钱?

这座几百年的庙宇,终于在我们这代人手中,逐步毁灭、直至消亡殆尽。而我们,甚至没有一丝惋惜、一丝愧疚。


悲哀的,不是小学去无踪影,而是古庙所沉淀的乡绅文化和代代相传的民俗历史戛然而逝。

这座古庙的命运,就像古时受"文字狱"摧残的文人学者。首先剥脱其政治权利,否定其价值。于是从文化殿堂坠落草间,童叟皆能欺之。然后改造、劳役,榨取其剩余价值,直至病重老矣,弃之。

拆的不是学校啊,是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庙!

我们时常听闻“弘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扎根民间、历史传承而来的信仰、价值。如果一个地方,没有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没有对民族文化的敬畏,那单纯的唱唱山歌、跳跳傩舞、重建民俗景点又有什么意义?

古庙是历史,是文化,是内涵,是民族,是精神……

古庙是民俗,是沉淀,是时间,是凝聚,是沧桑……

本文作者郭颖华授权恋恋城邦发布!

关于作者:郭颖华,1968年生于武汉市黄陂区蔡店乡郭家岗。1984年出门求学、打工、谋生,现居黄陂前川。

有风景  有味道  有故事

恋恋城邦  倚阁守望

投稿 | 联络:zshp2015@qq.com

邦主微信(qq同号):230908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