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去新加坡的理由之一:日啖榴莲三百颗

 香甜夹心 2020-09-15

爱,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爱,甚至可以不需要理由。

譬如那个人,又譬如那个水果。

有人说榴莲臭烘烘烂糟糟,有啥好吃的。

可也有人说,最爱就是榴莲的臭烘烘烂糟糟。

七八月份,或者说从六月底到九月初,爱榴莲的人在新加坡是幸福的。

曾经听人说,在芽笼最多榴莲摊,是享口福的最佳去处。

我去了,也吃了,但总觉得,有些不对。

这里的摊子上,好多种榴莲放着,可名字真的能对应起来吗?那些写着猫山皇,金风的字样,怎么看怎么像是全庸,金唐那种西贝货的样子。一种写着D24,可旁边另一种却写着苏丹王——这不应该是同一种吗?

于是找新加坡人问,他们笑笑:干嘛要非去芽笼吃榴莲呢?地铁口,住宅区,巴萨里,哪儿没有呢?

芽笼这地方,游客太多,吹嘘的太多,慕名而来的人太多,自然会有专做游客生意的地方。这些个榴莲,其实不靠谱。

想来也是啊,去年四月份到新加坡,凡是榴莲摊卖的都自称猫山王,看着那些个样式各异的“猫山王”,我也是避之唯恐不及。

谁让猫山王有名呢!

据说这种就是今年马来的榴莲王“黑刺”。但我觉得不是很靠谱

于是虚心请教,得高人指点,往一处名叫阿生榴莲档的地方去。这地方很是偏远,巴士换到轻轨,路上折腾近一个小时。

这里过去不远已经是马来西亚的国境,绝少游客泛滥,最初这生意只是做得周边街坊,做出名气,全新加坡的老饕都来捧场。前几年是要预约才能有,今年则是到地方排队,卖完为止。

门口几大筐放着,上边贴着纸,分别写明是哪些品种。比榴莲更多的,是人。

各个品种的特点科普,明码标价

问猫山,有。问金凤,有。问黑刺,老板摇摇头:已经过了档期。

于是就猫山和金凤吧。猫山色泽金黄,肥腴,上口甜而回味苦,苦后再是甜,金凤颜色偏淡,甜味更足,而重要的是那股浓郁的臭味,不像猫山更多的是香。

但这股臭味很过瘾啊。

不敢多吃,一顿两个。

近处那个是金凤,后边那个是猫山。

第二天再去,来回颠簸两个小时,只为这一口过瘾。

在新加坡四晚上,不曾漏过一天。

日啖榴莲三百颗,不辞长做坡县人。

其实芽笼也还好了,除了不符实的名字,和虚高的价格,可毕竟是新鲜的榴莲味,别挑那些贵的所谓名种就好。夜宵时候顺路,一块钱买两粒,便宜到笑。

还学到一个秘诀:吃榴莲吃到两手都是味道时候,用榴莲壳的内侧来洗手,去味效果最好,鸡汤里头怎么说来着?“赠人榴莲,手有余香。”

考虑明年去槟城过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