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虎湾】马誉炜:一袋金皇后玉米的记忆●家事春秋之十四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客服微信号:WDWHW66054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父母在省城居住时,舅舅和妗子经常去看望他们。宇峰供图


我小的时候,我们那个苏堂小村很穷。有一个现象:村子越穷,在粮食作物种植上,就越不搞多种经营。田地里种的都是清一色的麦子、玉米、高粱、谷子等粮食作物。像什么花生、芝麻、黍子、蔬菜等好吃但产量低的作物是很少种植的。许是考虑常吃的东西还满足不了,哪有田地拿出来种那些稀有经济作物啊!
而离我们村六七公里,娘的娘家大周庄就不同了,人家那村的日子相对要富裕得多。村子里大片大片的田地种的是经济作物,因此,小时候,我最喜欢跟娘去姥姥姥爷家了,尽管知道姥姥姥爷并不是亲的,是娘的堂叔婶,但去了能吃到花生、芝麻盐、黍糕等稀罕的食物。而且看着姥姥姥爷、舅舅妗子一家待我们如同亲外甥一样,我们吃着也就更为理直气壮的了。有时娘还带着我在那里住个一两天,就更是求之不得的了。其实,姥姥姥爷家即便富裕,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也富裕不到哪里去,之所以让我们觉得幸福,一半是怜悯其中,一半是亲情所致。
那时候,农村人的日子真是不好过。许多人家经常揭不开锅,吃饭时见不到粮食,一锅红薯北瓜;稀粥照见月亮,没有咸菜蘸盐水。我们家虽然父亲在县上有工作,但孩子多,又多是男孩儿,都处在长身体、能吃不能干的时候,因此也常常是“罗锅上山——前(钱)紧”。



有一年夏秋之际,家乡一带遭旱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父亲从集市上买来的一些粮食,已经被我们这几张嘴吃得缸净盆光了,娘开始施展她做饭的八般武艺冲着红薯下手,吃得一家人个个烧心难受,不吃饿得慌,吃了烧得慌,眼看一个个就要撂倒在炕上。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家院落的枣树荫下——是娘家舅舅来了。但见他推着一辆很旧的加重自行车,自行车的后架上是满满的一袋粮食!娘和我们兄妹几个真是喜出望外。这可是救命粮啊!舅舅走后,娘拆开口袋一看,还是一袋当时特别金贵的“金皇后”玉米,那种玉米磨面出数,熬粥筋道,但成熟期长、产量不高,同样是我们那个村子生产队上弃之不种的。娘说,这是她让人捎信说了咱家遇到的困难,给你舅舅家暂借的,以后咱有了就还人家。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我们都默默地点头听着娘的话。



转眼到了第二年秋天,年景还算凑合。从队里分到一些新玉米,娘就吩咐四弟,用自行车载着一袋玉米粒给舅舅送去。上中学的弟弟骑得满头是汗,到了舅舅家累得气喘吁吁。舅舅正在家里收拾院落,一看四外甥驮着一袋粮食来了,就明白了个大概。
舅舅问:“老四,你这是干什么?”
四弟边擦汗边答:“俺娘让俺还去年借您的那一袋金皇后玉米。”
舅舅顿时很生气:“还什么还!快给我驮回去!”
四弟忙说:“俺娘说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舅舅用他那双大手重重拍了一下四弟肩膀说:“你小子不懂,那是说给外人的,一家人没有借和还这一说!”
说着,舅舅又一把拉过四弟的自行车,将自行车和粮食靠在东墙根上:“走,给我吃了饭再走”。
就这样,四弟去还玉米,玉米未还上,还吃了一顿在我们家很难吃上的捞面。那天我从地里干活回来,听他说还有肉卤呢!
数年后,我们兄妹都长大成人,相继成家立业。舅舅在我们家一直有着至高无上、倍受敬孝的地位。现在虽然舅舅已经离开我们有十多年了,但我们兄妹几个仍从心底里感激他。
因为我们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那袋金皇后玉米提取的营养元素。

 

   2017.11.21-22于北京朝阳



重点推荐




马达🐴
全生
胜辉
感恩有您,一路随行。办好公众号,离不开大家的支持,随机抽取支持者,表示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