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亦城传习录42:意元体病,病在何处

 知无涯兮生有涯 2020-09-17
         9月13日下午,我和明东约好一起去看老师。照例是明东先到,我进老师家客厅时,老师正跟明东谈,耀民夫妇也在。老师今天兴致很高,谈科学实验,谈哲学,谈第三次大分工。吃晚饭时,我插空再次请教意元体病的问题。

        包:老师,那个意元体病,它是病在参照系还是意元体本身或者灵元呢?

        老师:实际上是在参照系的根儿上。

        包:哦——

        老师:参照系那个生命活动那儿。

        老师接着说:意元体最核心是灵元,再往外第一层不是生命活动吗?这个生命活动不是普通的生命活动,是脑子、神经细胞,意元体那儿,那儿那个生命活动。就在那个“知”——“知的层次”里边最基本的知里边儿。

        包:那个“己知”那儿吗?

        老师:还要深一些。

        包:“知有知无”那个层次?

        老师:比那个稍稍外一点儿。

        包:哦,再外一点儿。

        要理解这段对话,需要熟知老师有关“知的层次”的理论。

        老师把意元体的知用分为多个层次,专门撰文详细论述过“知的层次”。我也曾经在2017年初就知用请教过老师。我认为,“知的层次”是老师有关体的知用的开创性的创见。

        按照老师“知的层次”理论,人的第一层知是灵知,也就是意元体最基本的知,是灵元自身的知,是映知——映自和自映功能的那个知。这个知,知有知无,即知道映进意元体的映像是有还是没有。

        第二层的知是“己知”,是灵元的知与生命活动的参照系结合,灵元附着到生命活动,形成“我”,也就是“己”,这个己知道哪些是自己,哪些是自己之外的非己,也就是“知我与非我”。

        【意元体病发病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老师9月13日晚饭时给我的解答是,这个患处或者说病根就在上述一、二层知——灵知与己知之间。也就是老师说的“参照系的根儿上”。】

        第三层的知是“良知”,是在己知的基础上,知道来了事自己知道或不知道,就是“知知、知不知”。这个知知、知不知与第一层的“知有知无”不同,这个知,知道的不是意元体映像的具体物,而是有关某事的信息。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的就是这个层面的知。这也是一个真切的知。所以王阳明提出要“致良知”。你知道这件事是个知,你不知道这个事,也是个知。你心里很明白自己知道或不知道这个事,这就是知知知不知。

        第四层的知是“知顺知逆”、“知是知非”,就是一件事物来了 ,知道它对于自己的生命活动是顺还是逆,是好还是不好,好的就是“是”,不好的就是“非”。这个层次的知,已经进入价值判断。

        第五层的知是“知善知恶”,这已经进入道德层面。这层道德之知虽然基于生命活动,却已经超越了生命活动,受到文化、社会意识的深刻影响。

        在善恶之知之上,又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知识之知、才情之知、见闻之知,这就进入具体知识层面了。

        【由知的层次和老师的解答可知,意元体病,病在意识最深处,所以极其难治,必须满心而发涵养道德,发动意识深处的革命,这样,方可转危为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