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说俺淮北的小吃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淮北的吃货》、《淮北菜、淮北味儿》时,就想着一定要说说淮北的小吃。

    我是在蚌埠小吃的虐待下长大的。

    说是虐待还真不含糊。

    五十年前的老蚌埠一条华盛街,从蚌埠大戏院后墙,到百货大楼东门、洋茅厕跟前,满满一条街的卤菜、小吃,后来聚成油光粉面、香气宜人的向阳路饮食群。

     我们上学、放学、到街上玩,皆须经过小吃摊,总要鼻尖上顶着香味,从眼睛到肠胃受着煎熬,来来回回的馋。

    尤其是傍晚,摊车燃起石灰灯,亮度很高的光束照射在油光光的卤猪蹄、香肠、大块卤牛肉、鸡鸭鹅上,伴着肉包子、葱油饼、豆脑的喷香,一马平川的扑进我的辘辘饥肠。

     手里很少有零花钱,偶尔父母赏几个,赶紧买画片、看小人书,抓把小枣或买跟冰棒,至多吃根油条,其他的免谈。

      人民电影院跟前的雪园的馄饨、什汤,二马路侧街的天津水饺铺,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天仙、尤物。

     大马路边的金山饭店、同源茂就是皇宫王府,一回没进去过。

      我生长在老蚌埠的小吃街,却对老蚌埠的小吃毫无发言权。

     这一点让我难过许多年。

    为了报复童年的味觉、肠胃受伤,十九岁上班拿钱后,我专喜欢吃淮北的小吃、地摊,馄饨、什汤、水饺、卤猪蹄、香肠、大块卤牛肉、鸡鸭鹅、肉包子、葱油饼、豆脑,在我眼里就是爱恨情仇。

     我享受这快感许多年。

     直到腰围三尺冒头才略微收敛。

     淮北小吃我以三句话概括:样子孬,味特香,绝不精益求精。

      说样子孬还真不是贬低。

     随随便便支几张歪头歪脑的小桌子,趴趴屋墙、屋顶一定是黑乎乎的,一个案板一个炉子就开张了。

     小煎包歪歪扭扭,豆脑碗沿说不准还咧着小嘴,油条粗粗细细、高高矮矮的。

     它就是分明的跟洁癖对着干,“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信条的子孙。

     几十年前就这样的小吃摊点,出了一中东门鳞次栉比。

    还有淮海商场西门侧街,教育巷、友谊巷。

    谁能说出淮北小吃有模样俊俏的,他一定不是老淮北。

    淮北小吃样子孬并不是说它不讲究。

    你喝它面筋汤,碗里面筋条和细嫩的豆皮勾着几叶青菜,极细的肉丝若有若无的飘着,三两碗吃不够。

     单表个临涣烧饼。

      它有脆香见长的油酥烧饼,层层叠叠的千层烧饼,亦有柔润清香的马蹄烧饼;但真正的本色的临涣烧饼,却是块大见长的薄层烧饼。

      它嵌入细碎的葱花,用生猪油涂抹,一面撒满芝麻。

     烧烤出,面酥,透着猪油的葱花香,皮瓤柔,咬一口满唇异香。

      配着油茶或面筋汤,真是世俗的美味。

    淮北小吃跟小城人一样的淳朴、厚道,那是一种结结实实的香味。

    小煎包,透着浓浓的麦香,略有焦黄的挑味,里面的馅一定是新鲜的。

    它的稀饭慢慢的熬出,那汁是粘稠的,和几片干红芋碎块,米香渗着甜。

    我有时很怀疑。

    比如老局小跟前的面皮香辣到上瘾,几天不吃竟然想它;就疑心那点点黑黑的芝麻形的小东西,是不是传说中的什么东西捣碎的。

     它这种香气天然,带有很奇特的诱惑。

     小城人有时喜欢放胡椒大料八角,我吃着就很不惯。

    淮北有家专做小吃的上规模大企业叫徽香昱原,它的牛肉饼堪称一绝,料实味厚,吃着口感真好。

     淮北印象的粉丝包子也是得味,放油渍拉,透香不腻,每次吃到撑圆肚皮。

     很多人喜好濉溪老城的油茶;还有就是“七只羊”的羊肉饺子,原先一块钱一个,柔嫩味鲜。

     淮北人喜欢吃花样,抗不住外来小吃的入侵。

     东岗楼西面路边开家山西老面馆,我去吃它的刀削面,汤料扑鼻的怪味;再不愿吃第二回。

     有一段沙县小吃热闹,号称“千里香”,吃两回淮北人就知它是盐和鸡精、味精的迷魂阵。

     满街好几家太和板面,刚吃感觉不错。那回到太和开会,当地朋友请我到最正宗的那家吃,面一条就满一碗,要十八块,那汤味正,面道劲,配着精煮的羊脊椎,满嘴香。就知淮北的板面有其形而不得其神。

     老母鸡汤面条,能吃出鸡精味道。

     南方的汤包,肉不精,汤料陈,怪味扑鼻。

     外来的小吃,牛肉汤、羊肉汤最混杂,小吃的要价不能高,一碗加肉十五块钱顶很了,货真价实就难。

    温哥华二期门口有家牛肉汤,拆骨汤要到二十元,汤料足,亦有肉筋;一块临涣油酥烧饼要两元,配着吃就腻。

    它打不出薄层烧饼。

     陀汤堪称最有特点的外引小吃,你不要小看它这一碗,却有4300多年历史。

    传说彭祖用野鸡配些药材和稷米制作出了味道鲜美的野鸡汤,也叫雉羹,献给生病的尧帝,尧帝喝了以后很快恢复了健康,于是把彭祖加封在了大彭氏国,大彭氏国就是今天的徐州市。因此,雉羹也有了"中华第一羹"的美誉。

      一碗汤换回个徐州城,真值了。

     徐州老百姓嫌“雉羹”之名太雅口,唤作“陀汤”。

    矿工医院门西边一家,生意很好,麦仁、鸡丝不少,但还是缺一分鸡汤的鲜香。

    (五马路往西的韦婆婆餐馆以面食见长)

     淮北小吃的绝不精益求精,真是万难。

     它的小煎包、临涣烧饼、面筋汤、芋头米稀饭、油茶,凑几样就是淮北小吃的殿堂。

     但它就是不求上进,不求精品,马马虎虎够吃够活就行。

    香港一个老太太的“湾仔水饺”,从无证小摊贩做起,到华人世界的知名品牌,真是风生水起。

    淮北小吃就是不要长进,小城好一点装修的小吃铺面,一定做的不是本地小吃,你说怪不怪?

    生意差他就撤摊子,生意好他就是趴趴屋、小方桌的悠着,绝无做大做强、走出淮北的哪怕一点点念想。

     你要跟他说,他乐呵呵的看你,当你有病。

     我看到有篇文章评点全省各地市的特点,淮北被冠之以“豪爽大气,能吃能喝”,颇不以为然。

     淮北人豪爽但不大气,小吃做不大、做不精、做不强就是证明。

     说淮北人能喝,什么蚊子都能晕二两的吹,实在是捧杀。在淮北,我见到的一瓶不倒的多是来自阜阳、皖南、蚌埠、淮南、上海的淮北人,土族也有,不多。

     能吃则要另说,你弄个披萨或是蛋糕塞他嘴试试?

     当然,淮北小吃我们吃得多,那是因它实在是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