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身无分文,被人看不起时,学会犹太人的“借势”思维带你突围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9-18

每个人都想一生一帆风顺,通过自己努力走向财富巅峰。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人生终有起起落落,在你穷困潦倒的时候,负债累累,身边的亲戚和往昔的好友都在有意无意地疏远你。

你是否对自我产生了怀疑,甚至自暴自弃,觉得自己终将一事无成?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然,我们有时候只是用思维禁锢住了自己,转换新思路,突破思维禁锢,就能重获新生。

如何去突破我们自身的思维禁锢呢?我们可以从“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犹太人身上找到答案。

犹太人的富有是众所周知的,仅占全世界0.3%人口比例的犹太人,却占据了全世界最有钱企业家的一半份额,随便拉出来一位世界知名的富豪、科学家都有可能带有犹太人的血统,比如洛克菲勒、“股神”巴菲特、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等等。

犹太人被称作“商人的民族”,商即与钱相联系,法国的思想家孟德斯鸠评价犹太人的赚钱能力:“记住,有钱的地方就有犹太人。”

为何犹太人中会出这么多富豪呢?这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有很多犹太人哪怕最开始也身无分文,但也能闯出一条自己的财富之路。

犹太人亨洛维格就是其中的翘楚。

亨洛维格在最开始做生意的时候身无分文,向父亲借了一点点微薄的资金,打捞起了一艘废弃的旧船,修好后,租给别人,获利50美元,从此打开了他的“借势”之路。

之后他向银行申请贷款购置旧货轮,却因没有抵押物遭拒。

亨洛维格就另辟蹊径,将自己的油轮以非常低的价格包租给一家效益非常好的石油公司,然后他找到银行,以此包租合同证明他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包租收入来支付贷款,并且这些收入直接由石油公司打到银行帐上偿还本息,有这家效益好的石油公司效益做背书,银行终于同意给他贷款。

他拿到贷款后,马上购买油轮,然后又用同样的方法以包租金抵押贷款,以此不停滚动,最后贷款还清,他拥有了很多油轮。

这就是亨洛维格的“借势思维”,自己在没有什么能力的时候,就要想尽办法去借别人的“势”来成就自己。

“借势”不代表欺骗,而是灵活利用别人的资源为自己造势,让自己从中获利,有时候思维的转变才能带来人生的改变。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囚犯收到妻子的来信,说要种土豆了,可是她没办法一个人把地翻完,不知道该怎么办。

囚犯给妻子写信说,她别翻地,因为地里埋了很多武器。过久囚犯收到妻子的回信,说家里来了很多警察把地翻了一遍,但什么也没找到。囚犯回复:“你现在可以种土豆了。”

这虽然是个故事,但却蕴含着同一样的道理,“势”常常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候我们缺乏的只是发现它的眼光。所以我们在生活遇到困境、不如意的时候,要学会收起抱怨,自怨自艾,而应该开始学习,并且不断注意观察,寻找可以“借势”的机会。

“借势”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别人的优势、能力、价值来帮助自己,“借势”一定是双赢,不能因为用“借势”的名义,用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私欲,那就不叫“借势”,而是坑人。可能一时有效果,但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做大,做强,格局决定一切。

著名品牌杜蕾斯就是个“借势”好手,它与多家产品的联动,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广告文案,并且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它在广告中说:

亲爱的,箭牌口香糖:

感谢你。这么多年,感谢你在我左边,成为购买我的借口。

而绿箭也回复:

亲爱的,杜蕾斯,不用谢,有我,尽管开口。

在这个案例中杜蕾斯借了绿箭的“势”,同样绿箭也反借了杜蕾斯的“势”,一个消费者看了都会会心一笑的广告,两者联动,成就了彼此。

“借势“就像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想要“借势”,也需要让有“势”的人愿意借给你,这个前提就是建立在自己有能力的基础之上。试问谁会平白无故把自己的好资源随意给人?就像亨洛维格也是证明了有还款能力,银行才会贷款给他。

在职场中常常有人说别把平台优势当成自己的能力,而这个“平台优势”就是我们能借用

的“势”,但这个“势”想要借得好,自己也要有能力,不然平台也会抛弃无能之人,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企业也不会愿意让你永远的“借势”。

有些时候人脉关系的利用前提是,自己有让别人利用的价值。

犹太人有句箴言:“没有能力买鞋子的人,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可谓一言道破“借势思维”。

犹太人的思维模式成就他们的财富帝国,学习其思维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财商,无论是做生意还是职场为人处世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暂时的生活困难并非我们没有能力,更不是什么智商、学历的差别,只是需要学会转换下思维,就感觉醍醐灌顶,突然打开了新的窗口,走向不一样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