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篇 《黄帝内经》之二

 三和行者 2020-09-18

医学之宗

精华内容之三(续本月8日精华内容二)

【原文】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译文】

黄帝向少俞问道:饮食五味进入人体后,分别进入相应的脏腑经络,五脏六腑在其影响下也会发生各自的病变。如酸味进入筋,食用酸味过多,会使人小便不通;咸味进入血液,食用咸味过多,会使人口渴;辛味进入气分,食用辛味过多,会使人内心有熏灼之感;苦味进入骨骼,食用苦味过多,会使人发生呕吐;甘味进入肌肉,食用甘味过多,会使人感到心胸烦闷。我已知道这些情况,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希望能听您讲讲其中的道理。

少俞回答说:酸味入胃以后,由于酸味涩滞,具有收敛的作用,只能行于上、中二焦,而不能迅速吸收转化排出。不能排出就流注并停滞在胃中,如果胃中温暖调和,就能促使它下注膀胱。膀胱的皮薄而柔软,遇到酸味便会收缩卷曲,导致膀胱出口处也紧缩而约束不通,影响水液的排泻,从而形成小便不利的病证。人体的前阴,是全身宗筋汇聚的地方,肝主筋,所以说酸味进入胃而走肝经之筋。

【原文】

五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六腑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译文】

五脏之气失调,各有其所主的病证:心气失调会噫气,肺气失调会咳嗽,肝气失调会多语,脾气失调会吞酸,肾气失调会打呵欠。

六腑之气失调,也各有其主的病证:胆气失调会发怒,胃气失调会呃逆,大肠小肠失调会泄泻,膀胱不能约束会遗尿,下焦泛滥会水肿。

【原文】

五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

【译文】

人体五脏对身体各部分各有所主:心主血脉,肺主皮毛,肝主筋膜,脾主肌肉,肾主骨髂。

(明天继续:子篇 《伤寒杂病论》 中医“众方之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