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20章: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人言可畏,不得不随波逐流。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道德经第20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17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lei lei)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an)兮其若海,飉(liao)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20.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老子将行道之人与芸芸众生作对比,并感慨世风日下。

上一章提到“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回归到道的怀抱,那么在现实世界,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困扰。人有七情六欲,常从自我的角度去分辨善恶美丑,有些行为的微妙界限容易混淆,还真不好拿捏恰当,老子首先举了两个日常所见的例子。

“唯”是唯唯诺诺,“阿”是阿谀奉承,虽然都是表现下层对上层的低声下气,但世俗之人却大都觉得“阿”似乎比“唯”体面得多。这两种做法到底有多大区别?其实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故称“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是喜好赞美喜欢,“恶”是厌恶讨厌,在第2章中老子就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将“美”和“恶”放在一起比较,这都是世人的自我判断标准,对自己有利的就喜欢赞美,对自己无利的就厌恶贬斥,立场不同看法就肯定不一样,美与恶的差别究竟有多大?故称“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为什么会这样,俗话说“人言可畏”,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唾沫星子淹死人,谎话说千遍好像就变成了真理。在一定时期形成的社会风俗习惯,也是大家都认可的东西,即使有不合理之处,但谁也不敢轻易去违背啊。所以众人都不得不放弃原则随波逐流,故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是田地荒芜,第53章说“田甚芜,仓甚虚”,老子把人贫瘠的心田比作是荒芜的田地。“央”是中央,“未央”有两层含义,既说偏离了大道的中心,又指如何回归道的中央。老子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礼仪尽失世风日下,所以孔子立志要“克己复礼”,老子最后要出关避世,他们都对当时的社会深恶痛绝。老子认为人心的荒芜就像是田地荒芜一样,并且大有蔓延之势,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道”的中央,不由得发出了“荒兮,其未央哉”的感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